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其他國學

中國烏龍茶大全之台灣包種

台灣包種茶是烏龍茶中的一種,產於台灣。包種茶是由福建人所創制的,其品質獨特,香氣清香淡雅,滋味甘甜潤滑,是台灣目前產量最多的一種茶。想了解更多關於包種茶的知識嗎?那麼,快和小編一起去中國茶文化中看看吧。

中國烏龍茶大全之台灣包種


  名稱由來
  據日人井上房邦氏之調查報告指出,包種茶是在距今150餘年前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人王義程氏所創制,仿武夷巖茶的製法製造安溪茶,並由他倡導及傳授製法,當這種茶葉製成後,用方形福建毛邊紙兩張內外相襯,放茶四兩包成長方形的四方色,放在爐中乾燥,再選出其中品質最好的一種。

出售時,也用方紙二張內外相襯包成放入茶葉四兩包成長方形之四方包(每包四台兩)或扁形四方包(每包半兩),包外蓋上茶名及行號印章,稱之為包種,然後運往福州加入香花(有茉莉花、玉蘭、樹蘭等)出售,或經由廈門直接運銷南洋,這就是包種茶製造的開始,也是包種茶名稱的由來。

發展歷程
  台灣從事包種茶的製造,據考許多文獻所載均説系始自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蓋以當時台灣之烏龍茶,遭受世界茶業不景氣影響,再加以台北當時專制烏龍茶出口之五家洋行,認為台灣茶價昂貴,無利可圖,乃一致中止收購,致使烏龍茶有行無市,陷於慘境。其後烏龍茶市況,日見衰退,大有“無人問津”一脈不振之勢。此對台灣茶業之發展,顯有莫大之打擊。亦即清代台灣烏龍茶遭受厄運時期。

當時台北一般茶商,鑑於烏龍茶之市況,自五家洋行中止收購以後,景氣日衰,迫不得已,即將台北一帶滯銷之烏龍茶,大部份裝運福州,悉數改制包種“茶,當時在福州通稱為”花香茶」。此固為台灣烏龍茶改制包種茶之由來,亦實為台灣從事製造包種茶之先聲。

品質特徵
  水色蜜綠鮮豔帶黃金,香氣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潤帶活性,包種茶最注重香氣,香氣越濃郁質量越高級。包種茶茶葉外觀為條索狀,色澤翠綠。

製茶比賽
  包種茶原是福建制茶的特殊技巧,茶葉採摘下來後就在該地焙製成團茶,進貢京師。因宋代皇帝皆嗜飲茶,徽宗更是品茶高手,因此對茶的品質要求甚高亦帶動了製茶技術的競爭,閩浙一帶每年舉辦茶葉比賽,最盛時有二十二省六百餘縣參加,選出與賽中上 好品種二十餘種,其中以武夷茶的香氣、滋味最佳。所謂包種茶是武夷巖茶的製造方法之一。

文化影響
  包種茶不僅開創了台灣茶葉的製茶史,更是創造出了山城小鎮坪林的流金歲月。坪林位於台北縣的東南,重山環繞,林木茂盛,山林中有一方平地,蜿蜒而過的是清澈見底的北勢溪,沿溪兩岸是蒼翠的茶園。溪水如同兩條綠帶懷抱坪林。茶是坪林人的重要經濟命脈,全鄉90%以上的人從事茶業和與茶相關的產業。吳德亮先生稱讚這裏是“條條道路通茶園”。坪林的老街至今仍保留着傳統的茶販行業。作為北台灣最為盛名的茶鄉,傳承的不僅是清香獨具聞名於世的包種茶,而且是承載着台灣茶業文化與歷史的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