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走進嶺南 探索嶺南文化的基本特徵

嶺南在中國地理劃分為五嶺以南的區域,這裏分佈的民族眾多,文化也是凸顯出極大的差異性,相對於廣府、潮汕、客家文化來説、海南及桂系文化更是具有異域特色。要詳細的概述其文化必須從多角度來分析,下面就來看看有關嶺南文化的基本特徵吧。

走進嶺南 探索嶺南文化的基本特徵

  嶺南文化的基本特徵
  嶺南地區由於受到五嶺的阻隔和大海的隔離,在交通極為不方便的古代社會,嶺南文化失去了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的交流。在唐代之前,嶺南文化的發展極為緩慢,大大落後於中原內地的先進文化,導致嶺南地區文風不盛,風俗奇異。“化外”之地、“瘴癘”之鄉和“蠻夷”、“南蠻”都成了成了嶺南與嶺南人的代名詞。

但這一切的都從唐代有了新的變化,嶺南文化從此脱胎換骨,重獲新生,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初唐名相張九齡在大庾嶺的道路,使得嶺南與中原的交流更加順暢;海上絲綢之路從廣州出發,密切了嶺南與海外的關係,為嶺南文化注入了新的的元素與發展動力。再加上長期頻繁的戰爭造成中原地區的滿目蒼夷,平靜的嶺南吸引了大批中原人遷徙至此,他們的到來為嶺南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力與先進的惡生產經驗,促使了嶺南經濟的告訴發展,從而促進了嶺南文化的進步。

直到明代後期,嶺南文化開始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文化特徵:
  一、開放與兼容。
  從歷史上看,嶺南文化秉承了中原文化的優良傳統,是在中原人不斷南遷的過程中形成的。從某種意義上看,嶺南人基本上都是“客家人”。嶺南人很早就向海外拓展,鴉片戰爭之後中西文化交流更為普遍,與中華文化的其它支流相比,嶺南文化較為充分地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嶺南近代思想家們主動接納和宣揚西方的民主自由學説,認真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知識,並直接用來和落後的封建勢力作鬥爭。

文化的開放性必然帶來兼容性,嶺南文化對各種外來文化一直採取博採眾長的胸襟和兼收幷蓄的開放態度。從文化的國際交流的視野考察,嶺南文化融貫着中西文化的特色,包含着許多外來文化的因素;同時,嶺南文化也十分注重外來文化與嶺南本地的自然和人文相互結合與改造,形成自身的獨特之處。

二、重商與務實。
  嶺南沿海地帶向來有經商致富的傳統,歷史上,嶺南特別是珠江三角洲一帶是一個商業貿易比較發達的地區,尤其是鴉片戰爭之後,發展工商業以富國成為嶺南近代思想家們的共識。重商思潮是嶺南文化在思想構成方面的一個重大特徵。

與商品經濟發達相配合的文化特點往往表現為務實性,嶺南濃厚的商業性,促進了嶺南多元化經濟的發展,從而培育出物質文化的實用性。嶺南文化很注意講求實用,較少保守性或空想性,特別是清朝中期,西方侵略者不斷入侵,民生困苦,整個社會形勢促使有識之士振臂高呼,凡事不宜流於空談闊論,以講求實用為追求。

三、開拓與創新。
  嶺南的大部分居民都是中原和各地移民,歷史上有過秦漢、兩晉南北朝、兩宋、明朝末年等4次大規模的中原人南遷。移民前往新的地方謀生,必須具備進取精神,從而形成嶺南社會勇於冒險、勇於創新、敢為人先的風氣。

嶺南到了近代更加富於創新,勇於打破民族和國際的隔閡,吸取外族、異國的先進科學文化,改造和變革自身的落後局面,開拓出適合自身發展的新道路,很多方面躍居全國領先地位,新思想、新理論更是層出不窮,無論是洪秀全太平天國起義,康梁戊戌變法,孫中山創立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還是國共兩黨合作及北伐戰爭,都是以嶺南為起點。

小結:嶺南地區不但見證了新中國改革開放後的重新崛起。還在民國時期哺育和輸送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以及愛國先驅,努力訴説着往昔的崢嶸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