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走進民主革命的中心 探尋嶺南文化根源

中國嶺南地區,在用滾滾的海浪不斷向世人展示着它的滄桑往事,默默地為中國近代的民主自強發出自己的光和熱。嶺南地區就是中國這樣一個泱泱大國的影射,永遠耀眼。今天我們將通過這片土地,來探尋一下關於嶺南文化的最初形態。

走進民主革命的中心 探尋嶺南文化根源

  關於嶺南文化的起源
  長期從事歷史地理研究特別是嶺南歷史地理研究的曾昭旋教授説:“地理環境不同也就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在古代我國基本上可以劃成三個民俗文化帶。一是北面蒙古草原遊牧文化帶,它向西可連入青藏高原牧區,和國外的中亞草原遊牧文化帶連接。

二是中原農業民俗文化帶,本帶西連藏南農業區,人們常説的巴蜀四川盆地文化區、齊魯山東半島文化區、荊楚兩湖盆地文化區、關中平原秦隴文化區、三晉黃土地帶文化區、長江三角洲的吳越文化區等,即在其中,東連日本、朝鮮。

三是五嶺以南的熱帶親海越族民俗文化帶。這一帶西延是人類起源地的南亞區內雲南省高原。……珠江水系即由雲南高原流來嶺南地區,故嶺南文化淵源古遠,南連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自然地理環境決定文明類型。地理環境不同就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華南地區自然地理環境與這裏的原住民族共同創造了這裏的文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種文化即稻作文化,使這裏成為世界稻作農業的起源地之一,為人類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綜合研究表明,包括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在內的壯侗語民族是華南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黎族的居住區雖然現在不在珠江流域,但黎族與古代“百越”族羣中的“駱越”有密切的關係,是從它發展而來的,其遠古祖先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從兩廣大陸沿海地區陸續遷入海南島,最初居住在沿海和全島各地,過着原始母系氏族公社生活。

後來由於歷代封建王朝的羈縻征剿和國民黨反動政府軍隊的屠殺,大部分黎族人民被迫退居五指山及周圍地區。其他民族,包括漢、瑤、苗、回、彝、京、仡佬等是秦漢以後由於不同的原因,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方向逐步遷入這一地區的。

珠江流域即珠江水系所流經的地域。這是一個自成一體的地理單元,它的西北部遍佈着與雲貴高原連為一體的崇山峻嶺,北部有五嶺山脈橫亙,中部的兩廣丘陵和眾多的弧形山脈時斷時續綿延其間,山嶺之間河流縱橫,有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左江、右江、柳江、灕江、桂江、西江並與北江相匯聚,形成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流域面積45.37萬平方公里,在我國境內為44.21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4.6%(另有少量流域面積在越南境內)。珠江流域在我國跨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以及香港、澳門8省區(含特別行政區)。

珠江流域屬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春季多雨,雨熱同季,有利於動植物的滋生繁殖以及生物多樣性格局的形成,從而為人類起源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珠江流域是我國出土古人類化石最多的地區,也是我國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據初步統計,我國華南已經發現古人類舊石器遺址和地點80多處,其中三分之一是在西江水系流域,所以西江是人類早期最主要的發源地之一。1973年以來在田陽縣百峯鄉百峯村的賴奎屯、百色市四塘鎮那煉村小梅屯、那柴鄉大灣村百穀屯等地發現距今80.3萬年前的古人類遺址,所出土的手斧等大型石器世界着名。到目前為止,廣西發現並確認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遺址有13處。

小結:嶺南一直在中國南海岸邊矗立,佔據着中國最重要的地理方位,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不斷地刻下屬於自己的偉大的史詩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