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盤點那些中國失傳的樂器

中國樂器文化豐富且悠遠,中國誕生了許多的樂器,其中的一部分經受了時代的考驗,一代代傳承了下來,而還有一部分卻隨着時間長流消失了。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來感受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失傳的樂器。

盤點那些中國失傳的樂器


  1、五絃琵琶
  就是敦煌飛天反彈的那種琵琶。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彈撥絃鳴樂器。簡稱五絃。歷史久遠、造型別致,盛唐時期曾流行於我國廣大中原地區,並東傳日本。到了宋代,便不見教坊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已失傳。
  五絃琵琶制如琵琶,稍小。外型式樣較多,頸項有直項、曲項的,音箱有半長梨形、半圓梨形、扁梅花形和扁圓形的等等。

2、小箜篌
  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彈撥絃鳴樂器。又稱角形箜篌。是豎箜篌之一種,屬於豎箜篌中的較小者。
  唐代樂舞就有它,像《霓裳羽衣舞》。歷史久遠,結構簡單,造型美觀,使用方便。長期流傳於宮廷和民間,清代失傳。20世紀30年代得以復興,80年代推陳出新,造型各異的小箜篌登上我國和世界音樂舞台,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之中。

3、鳳首箜篌
  箜篌的一種,在東晉時自印度傳入中原,明代後失傳。
  鳳首箜篌形制與豎箜篌相近,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曲頸項端雕有鳳頭。

4、花邊阮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有一飛天合奏圖,其中一飛天手抱花邊阮。

5、築
  形制如同現在的箏,用竹片敲擊發音,所以古文中常有“擊築”之説。從戰國至隋唐期間,廣泛流行於民間,漢魏南北朝時,曾用於伴奏相和歌,隋唐用於伴奏清樂,廣泛流行,宋代以後消聲匿跡。

6、篪(音chi,第二聲)
  是一種似笛而又非笛的樂器,竹管制成,有吹孔、出音孔,另加五指孔共八孔。
  篪原是一種民間樂器。早在周代,它常與壎一起演奏。戰國之世,它作為大型宮廷樂隊中的一員,與編鐘、編磬、建鼓、簫(排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時演奏。漢魏的相和歌樂隊,有時也用它。六朝時,隨着清商樂的興起,它又成為吳聲的主要伴奏樂器。隋唐時,它是當時藝術性最高的清樂樂隊的一員。宋以後,因主要用於宮廷雅樂而逐漸失傳。

7、管
  中國古代的一種管樂器,起初用玉製成,改用竹,有六孔,長一尺。已失傳。

8、竹相
  現已失傳的中國古樂器,根據文獻所載“相乃樂器,謂送舂聲”之意研製而成。每根相就是一根粗粗的竹筒,最低的亦高達2.3米,發單音,舂地演奏。

9、排簫
  又稱龠、籟、雲簫、鳳簫、比竹等,相傳在虞舜時就已存在,是一種編管樂器。
  排簫在古代用於宮廷、教坊,也有的用於軍隊,在民間曾廣泛流傳。但由於排簫表現力較差,演奏又很費力,到宋代排簫在民間失傳了。近年來,我國已對失傳的排簫進行研製,並改革成雙排加鍵式排簫,共50管,按12平均律排列。
  排簫的管一般多為竹管制成,用繩或竹篾纏梆在一起,或用木框鑲之;也有的排簫管用石頭製成。23管的大排簫,稱作“言”;16管的小排簫稱作“筊”;不封底的稱作“洞簫”;封底的稱作“底簫”。此外,還有10管、13管、17管、18管、21管、24管的排簫。

10、羯鼓
  是一種出自於外夷的樂器,據説來源於羯族。以羊皮做鼓面,用鼓槌兩面敲擊的樂器。現在很多地方使用的鼓,都可視之為是它的演變。這種樂器在唐代曾紅極一時。聲音急促、激烈、響亮,尤其適用於演奏急快節奏的曲目。

11、鞉牢
  又名鞉鼓。常見形制為一根柄上穿2個小鼓,鼓腹兩側用繩系兩上小珠,將柄來回轉動.小珠便可擊鼓面而發聲。《樂書》雲:“鞉牢,龜茲部樂也。形如路鞀,而一柄三枚焉。”有8面(1柄4鼓)、6面(1柄3鼓)、4面(1柄2鼓)等形制。日本嚴島神社所藏鞉牢為1柄2鼓,相傳系唐代實物。

12、軋箏
  這種由多弦組成的弓弦樂器,歷史十分久遠,可追溯至先秦。據《舊唐書·音樂志》載:“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宋陳《樂書》有其所繪圖像,形制與箏、瑟相似,為長方形共鳴箱,面板上張弦數根,用細長竹片擦弦拉奏。

此外,還有雞簍鼓、扁鼓、答臘鼓、毛員鼓等等的中國樂器經不起歷史的摧殘,步入了時間的長流,只剩下曾經了。

標籤:失傳 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