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三伏天的來歷及養生大全

三伏天是相當熱的,每逢這個階段來臨,一定要記得防暑,當心中暑。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食物的質量問題,不是馬上食用的事物儘量保鮮起來。朋友們,你們知道三伏天的由來嗎?三伏天又該如何養生呢?一起來關注下吧。

三伏天的來歷及養生大全

  一、三伏天的來歷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按陽曆計算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俗話説“冷在三九,熱在三伏”。7月7日節氣是小暑,古籍《羣芳譜》中説:“暑期之此尚未極也。”因為小暑過後,全年最熱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熱的日子,又是陰起陽降的時候。《漢書?郊祀志注》中説:“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這天白晝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夏至後日照時間一天比一天少了,氣温卻一天比一天持續升高,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的時候開始入伏,俗話説:“小暑大暑緊相連,氣温升高熱炎炎”。這段時間叫數伏天。

  數伏天氣要一個多月,古人把這段時間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組成。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個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前,那麼中伏就需20天,俗稱兩個中伏;若在立秋之後,中伏就是1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叫末伏。例如: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時間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後就出伏了,隨着日照時間縮短,天氣也一天比一天涼爽了。

  “伏”,乃是藏陰氣於熾熱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與五行搭配中屬金。金怕火,在數伏天氣中逐日消減,因此古人以庚日來計“伏”。入伏以後,暴雨易形成洪水,稱為“伏汛”。農諺説:“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農民喜,小暑防洪別忘記”。因此,數伏天氣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國用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為一週期的紀日方法,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了,據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開始,至今從未錯記,是中國曆法史上的一個奇蹟。由於干支紀日與農曆各月無一定對應規律可循,除推算個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領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龍”等雜節氣時才使用。

  伏天的説法據説歷史相當久遠,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時跟其他節令一樣,民間傳承着很多食俗。

  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三伏天”的由來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氣象專家介紹,今年入伏日在7月14日,“頭伏”長10天;7月24日入“中伏”,二伏有20天;8月13日入“末伏”,三伏有10天,整個“三伏天”達40天。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每年從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也就是頭伏的開始(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俗話説九天一九,十天一伏。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伏日宜吃麪,北方有句俚語,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日吃麪,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上説,何晏在“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何晏肌膚潔白不是塗粉掩飾,而是自然白。這裏的“湯餅”就是熱湯麪。為什麼在熱天裏吃熱面?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説:“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這是迷信説法。用新小麥磨成麪粉煮湯吃,吃後出一身汗,新糧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病,六月食湯餅是有科學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熱湯麪,還可以吃過水麪。將煮好的麪條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滷子,不僅刺激食慾,而且“敗心火”。

  伏裏還可以吃“炒麪”。所謂炒麪,是用鍋將麪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着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麪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説,炒麪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

  二、三伏天的養生大全
  1、餃子
  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入伏的時候,剛好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麪,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餃子。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煮餃子時,粘連和破皮這兩個常見問題讓人頭疼,究竟怎麼煮才能保持形狀完整呢?其實,煮餃子的過程中,水開四次,就熟了。開水下入餃子,當水第1次沸騰時,添入少許涼水,待水開後再加涼水。總共點3回水,開鍋4次,餃子就煮熟了,既不會粘連,也不容易破皮。

  2、餛飩
  在南方部分地區,如上海等頭伏要吃餛飩,其實對於南方人來説,餛飩和餃子幾乎是一種食物。上海人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説法。

  比起水餃,餛飩個小皮薄,煮熟後有透明感,另煮餛飩費時短,煮水餃過程則需多次加涼水,方保證熟透。另外還有一點,水餃重蘸料,餛飩重湯料,在廣東地區尤其突出,雞湯、肉骨頭湯是湯底的首選。我們這邊吃餛飩還常配面一起,稱雲吞麪。

  3、火腿
  杭州人“頭伏火腿二伏雞”。中醫認為,火腿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為最佳。夏天人們往往食慾不振,營養不足。火腿營養豐富,食之不膩,能增進食慾,和冬瓜燒湯,既有營養,又防暑祛病。

  火腿熬湯也有清補作用,還可以加點番茄之類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消除醃食致癌的顧慮。火腿還有加速傷口癒合的功效,現在還把其用於外科手術後的輔助食品。

  4、湯麪
  入伏第一天,北方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習俗,南方如上海是吃餛飩,廣州是吃湯麪。麪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麪條煮熟後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

  此外,麪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佔50%的食品,麪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

  5、雞
  南昌“頭伏吃雞二伏鴨”,湖南與江西比鄰,頭伏也是吃雞。相對來説,江西、湖南人三伏天養生吃雞倒是很有幾分科學根據。

  民諺雲:“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三伏天里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在燉雞時可適量加入生薑,生薑性温,可以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的温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去濕強身的作用。這樣一來,可做到發散體內藴寒,防止秋髮寒病。

  6、羊肉
  “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眾所周知,羊肉是發汗的食物,是冬日裏再好不過的美食,徐州人卻迎難而上,在一年中最熱的伏天吃加了紅油辣椒的羊肉。“伏羊節”是徐州的傳統節日。於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開始,在之後的一個月裏,徐州百姓集聚在各個酒店、飯莊、羊肉館、燒烤攤,吃羊肉,喝羊肉湯,故曰吃伏羊。

  在伏天吃羊肉對身體是以熱制熱,排汗排毒,將冬春之毒、濕氣驅除,是以食為療的大創舉。醫生建議,夏天吃伏羊,水液損失很大,容易使人體電解質出現紊亂,老年人、孕婦、幼兒等身體較弱的羣體,均不適宜大量排汗。市民吃伏羊時,應多喝水避免排汗過量,還應多食用偏鹹一點的食物以補充電解質。

  小編小結:三伏天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沒事的時候要多喝水、沐浴等。食物放久了,或者稍有變質的話一定要扔掉。在運動方面,應比平時少一點,防止中暑帶來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