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棗莊喪葬習俗之厚葬

在人類發展的河上有着一顆耀眼的明珠,那就是七千三百年前的北辛文化,而孕育這顆明珠的土地就是棗莊。而棗莊在齊魯大地之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講究孝道,所以崇尚厚葬,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在棗莊厚葬的喪葬習俗究竟是怎麼樣的。

棗莊喪葬習俗之厚葬

喪葬,古稱凶禮,是一個人人生禮儀中最後一件大事。俗諺雲:“活養死葬”,喪葬雖為凶禮,但畢竟是人生最後的大事。棗莊地區自古厚葬成風。從新石器早期的北辛遺址考古發掘的墓葬中發現了兒童用的嗡棺葬和陪葬的石器生產工具;西集大汶口文化遺址發掘的陪葬器皿,有豐富的黑陶、紅陶、灰陶、白陶等各式生活用品。商周貴族墓不僅有大量的青銅器、玉器等陪葬品,還有隨葬的車馬坑、殉人,地上有亭堂建築,地下有祭祀坑;在薛國故城周圍幾十裏範圍內發現的大批漢墓羣,生動形象的漢畫像石、各種陪葬冥器數不勝數。

舊時,棗莊地區基本上全採用土葬,現在,基本都是火葬。但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尤其在農村,許多人家將已故親屬火葬(火化)後,再將骨灰土葬,治喪標準較高,禮俗相當複雜。尤其是對正常死亡的年歲比較大的老人,俗稱“喜喪”,漆棺厚斂,鼓樂發喪,請道唸經,選地安葬。以此顯示兒孫恪守孝道。

舊時,年老死在家中,停靈在堂屋正中間,俗稱“壽終正寢”。人死了,忌説死字,一般説“老了”、“走了”、“過去了”、“回去了”、 “去世”、“逝世”、仙逝、與世辭了等。停止呼吸叫“倒頭”,應該説嚥氣了,有時候,連嚥氣也不忍説,只説準備後事吧。老人在停止呼吸之前,兒女要親自給洗臉,洗手、洗腳、淨身(擦身子),然後給穿上壽衣,壽衣稱“送老衣裳”,一般是藍緞子或藍布做的,穿上壽襪、壽鞋有的地方也稱壽鞋為靴子,帶上壽冠即壽帽。壽衣、壽帽、壽鞋在老人病重期間已準備就緒,也有臨時到壽衣店選購的,上面都繡有壽字。穿送老衣服,一般只穿單數,忌諱穿雙數。穿戴完畢,把抬到靈牀上,停靈。認為如果停止呼吸後再穿戴,就得不到了,即的亡靈就帶不走了。靈堂設在堂屋中間,按方位擺放。頭墊壽枕,束雙腳,白紙蒙面或藍布蒙身,頭南腳北,仰面向上。燃“明燈”,擺上“打狗餅”,盛“倒頭飯”,立“影身草”,靈前放“老盆”,孝男孝女舉喪、燒紙錢、喊路。山亭地區用紅線系銅錢(俗稱制錢)放入口中,有仿古人含玉之意。的兩手,一持打狗“鞭”,即用棉花絮搓成的棉條段;一握打狗餅子,即按壽終時的歲數數烙制的小麪餅,用成串,掛在的手腕上;有的還在袖筒內裝些茶葉。據説人死之後有三魂(俗話有三魂六魄之説),一魂駐守屍骨,一魂轉胎投生,一魂奔赴西天。而西天路途遙遠,又有惡狗攔路,一旦遇到惡狗,便可以用鞭子打它們,同時把打狗餅子扔出去喂狗,以便趁機脱身,順利到達西天冥國。

入斂成服人棺,謂之“大斂”、“成斂”。棺材是的房子,俗稱“棺木”、“木頭”、“盒”,要用上等木料,精心製作。舊時,對棺材的質地非常講究。一是木材的品種,多以柏木、桐木為佳,柳木次之。二是棺材板的厚度,6寸最好,這個厚度做成的棺材叫“天地六”,次者為“天地五”。三是漆工,裏外面都要漆,最好的是硃紅色的漆,漆前先灌桐油,可防潮防水,要漆五六遍,至發亮,敲上去有嗡嗡聲。在棺材的前臉上還要雕一個繁體的“夀”字,也有篆書的。壽字要漆成紅色。

三三兩兩相約,來到家裏慟哭撫慰,問及死因,以表示親鄰和睦相處,一家不幸,眾家同哀。表達人世間的人情味和親情味,俗稱“哭喪”。

弔唁即弔孝,俗稱“燒紙”,是有關生者對及其家屬的悼念和安慰。此為境內城鎮和鄉村,普遍流行的重要喪俗之一。成殮的第二天即為開門之日,從“開門” 之日起延續到出殯之日12點(中午),有擱三天的,即開門三天,有擱七天的,即開門七天,除了有錢人家應酬多,一般農户皆為三天。鄉村弔唁,又稱哭人。除親屬白天弔唁外,本村親鄰,世代聚居,也要去弔唁。婦女一般在白天,三五人成羣結幫,前往哭祭,此時女眷要陪哭;本村的男人們多在晚飯後,帶上塊兒八角錢或攜帶紙、箔,也三五成羣前往哭祭。當他們來到喪主家門前時,把提前準備好的錢、紙交給桌前的記帳人記上帳,俗稱“上素紙”。之後,去靈棚哭祭,此時孝男陪哭。男賓(客)至,擊鼓三下或放鐵炮三響;女賓(客)至,擊鼓兩下,或放鐵炮兩響。弔孝者先奔喪、慟哭、撫慰孝子、孝婦、孝女後,到外櫃記禮。禮畢後,獨自或和同服(同輩)的一起至靈堂拜祭至祭桌前,由左右兩位侍禮者幫忙把祭品從桌子右面移到左面,俗稱“奠桌子”。另有七叩禮、五叩禮、懶九叩(三揖九叩)等。有不懂禮數的,該作揖的時候跪下了,該跪拜的時候爬起來了,引得圍觀的哈哈大笑。祭奠的時候,也是評論“客”的時候。評論某個“客麼樣,某個“客”家世如何。“客”也就是農村俗話説的閨女婿。閨女婿們跪在靈堂前,一邊聽着周圍的人評頭論足,一邊祭拜,臉皮薄的哪裏敢抬頭啊。因為死的不是自己的父母,哭的時候,也就沒有眼淚,只是在那裏乾巴巴的喊:“我的大娘呀……我的嬸子啊……;或我的大爺啊……我的叔呀……”在農村極不平等,男人只讓自己的媳婦稱呼自己的父母為“爹孃”,而稱呼自己的岳父、岳母為“大爺、大娘、或者叔、嬸子”。因此老人去世了,哭拜的時候就有了“兒哭一聲,驚天動地;閨女哭聲真心實意;兒媳婦哭聲虛情假意;閨女婿哭聲老驢放屁!”的説法。據説有一做兒媳婦的,為人極為刻薄慳吝。婆婆去世時,她坐在那兒手扶着腳脖子哭:“我的個娘來……”圍觀的配上一句:“我的個三斤麥來……”她再哭一聲:“我的個娘來……”圍觀的再配上一句:“我的個二斤豆來……”嘲笑她心疼送葬的花費。一哭一和,直把個小媳婦和急了,顧不上哭了,爬起來大罵:“您娘個x,吃飽了撐的沒事幹了?!”

成殮後,由孝子在靈堂祭拜(女眷不磕頭只就地舉喪,也有女子祭拜。作揖雙手舉哀棍(有的地方稱哀杖)磕頭,雙手按住哀棍,邊慟哭邊跪拜。拜畢,按照宗族中輩分的大小、五服制的規定,分批次跪拜,此俗稱“家奠”。

成殮的第二天晚上,闔族人等全部出動,走出村口或街口,焚燒紙錢,稱作“送盤纏”。富裕户焚燒紙人、紙馬或紙驢、褡褳(亦稱捎馬子,古時盛銀錢的褡包)。褡褳裏裝有紙錢、紙元寶、紙銀殼子等。男喪為紙馬、紙人(馬伕);女喪為紙驢、紙牛、紙人(腳伕)。紙馬或紙驢背上馱着褡褳。紙紮的馬、驢、牛等稱“社號”,皆有孝女出資。

自成殮的第二天晚上開始至出殯的前一天晚上,每晚族人等到附近的土地廟為亡靈送湯水,俗稱“攉湯”。孝孫打着“影門棋子”,兩位侍禮抬着麪湯罐在後,後跟鼓樂隊,再後依次是孝子、孝婦、孝女,後面按五服次序相跟,去時不哭,至廟前,孝子給土地磕三個頭,然後送葬隊伍繞土地廟一週,將麪湯攉下。回來時皆哭。傳説亡魂暫住在土地廟內,等候土地爺分配去向。攉湯,即為亡魂送湯水,再則,叩拜土地爺,祈望能讓亡魂有個好去向。

出殯的前一天晚上向亡靈告別,俗稱“辭靈”。孝子、孝婦、孝女及宗族人等在侍禮的引導下至村口焚燒紙錢、紙轎、紙牛、紙馬、金童、玉女等。奏哀樂、放鞭炮、孝子登椅喊路,囑爹孃要上西天大道,一路走好。父喪扎馬,母喪扎牛。所有“社號”皆由孝女出資。如是“喜喪”(八九十歲病故,兒、孫、重孫齊全為喜喪),辭靈畢開始點戲,鼓樂手用喇叭吹戲,凡閨女婿、侄女婿、孫女婿或其他表親都要賞錢(各地興俗不同,也有本族人湊賞錢的)。

出殯之日,午後將靈柩移至當街或路口,俗稱“發喪”亦叫“發引”。抬靈柩叫“舉重”,舉重的人都是年輕力壯者,事先皆由孝子跪請。最多者有20人,棺兩側各10人。用木棒搭成架,棺木放在上面。停下之後,靈柩前擺祭桌,孝子、族人、親友依次按班輩祭拜,俗稱“路祭”,也稱“路奠”。祭拜完後,孝子摔“老盆”於棺前,然後放鐵炮起靈,也稱“起棺”,鳴哀樂,俗稱“掌號”,緩緩送到林地,孝男隨行,孝女一律就地舉哀,不上林。但有的地方孝女也跟着上林。鐵炮從棺起一直放到村口

安葬後的第二天晚上,有的地方在當天晚上,親屬到林上為新墳添土,俗謂之“圓墳”。兒女們繞墓一週,把祭酒撒在墓周,然後在墓前焚燒紙錢、祭拜。吹去紙灰,看看地上有沒有什麼“圖案”或“字樣”。如果有,表示亡魂已顯靈,知道兒女們在為自己祭典,祭者感到欣慰。

然後,還要燒“五七”、“百日”、“週年”,從逝世之日算起,到三十五天、一百天、一週年時,兒女們要到林祭掃,分別稱為燒“五七”、“百日”、“週年”。有的地方在燒五七時,有幾個兒子減去幾天,本人也減去一天,即提前幾天祭掃。服孝期間還有禁忌,孝子在送殯後一百天內不剃頭(也有五七之內不剃頭的)、不串門、不赴喜宴。過頭一年不炸丸子,不拜年,不貼對聯。服孝期內三年,孝子不能成親,孝女不能出嫁。

如果嬰兒出生後不久就夭亡,通常不埋葬,只用穀草(又稱杆草)捲住,扔到野外或亂葬崗上喂狗。古人認為,這些夭折的嬰兒是來討取前輩子債務的討債鬼,以讓野狗爭食對其懲罰。種過牛痘的嬰兒死亡,也要用穀草捲住,埋入地一角.不留墳頭。兒童死亡,可埋入墳地一角,可以留墳頭,但不能進入祖墳林地。凡未結婚的青年死亡,也作為童喪,一般用薄棺成斂,葬於地頭或祖墳後的指定地點,堆一個小墳頭,俗稱為“小喪”。童喪不舉行任何儀式,不停屍在家,即死即葬,也不作專門祭祀。

結語:有人怎麼形容身外之物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確實是赤條條的來赤條條的走,何必拘泥於形式,死後靈魂也許就變成一陣清風,追尋真正的自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