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黎族織錦的簡介,黎族織錦的資料

黎族織錦是一個歷史的傳承的產物,而黎錦是現在中國最貴的一種布,最為主要的是它還具有歷史價值,而且非常的具有特色,黎錦空間在什麼地方呢!它就在海南島,黎人取中國彩帛,拆取色絲和吉貝,織之成錦,這也是證明黎族是一個非常久遠的民族!下面來看看吧!

黎族織錦的簡介,黎族織錦的資料

  黎族織錦

黎錦堪稱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歷史已經超過3000年,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史書上就稱其為“吉貝布”,其紡織技藝領先於中原1000多年。海南島因黎錦而成為中國棉紡織業的發祥地。黎錦服飾異彩紛呈,包括筒裙、頭巾、花帶、包帶、牀單、被子(古稱“崖州被”)等,用黎族織錦和單、雙面繡布料製作的黎錦筒裙絢麗多彩,黎族婦女還要在上面鑲嵌上諸如雲母片、貝殼片、銀片、琉璃珠,穿上鑲嵌珠寶的筒裙,行動或跳舞時,熠熠生輝。潤方言區(白沙一帶)黎錦的裙子是所有支系的筒裙中最短,可以説是最早的超短裙。

黎錦在春秋時期就有盛名,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黎錦包括筒裙、頭巾、花帶、包帶、牀單、被子(古稱“崖州被”)等,有紡、織、染、繡四大工藝,色彩多以棕、黑為基本色調,青、紅、白、藍、黃等色相間,配製適宜,富有民族裝飾風味,構成奇花異草、飛禽走獸和人物等豐富圖案。黎錦精細、輕軟、潔白、耐用,中原無可比擬。“黎錦光輝豔若雲”就是古人對黎族織錦工藝發出的由衷讚美。 古時中國南方各地的棉花是由原產地印度、南美等地通過海路經海南島等地傳入。

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紡織技術遠遠領先於中原漢族,元朝黃道婆將黎族的紡紗、織布等技術加以改進傳播到內地,迅速推動了長江下游棉紡業的發展,掀起了被海內外學者稱譽的持續數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織品取代麻織品成為生活必需品,黃道婆也成為中國紡織業的始祖。 古稱“吉貝”布、“崖州被”、“棉布”,是黎族的一種特色花布,遠在春秋時期就盛行,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黎族人民採用木棉花蒴果內的棉毛、苧(zhu)麻纖維,及分別來自於美洲和印度的海島棉、巴西木棉、大陸棉和樹棉等灌木類棉花,以織繡、織染、織花為主,刺繡較少,用天然植物色素作顏料,紡織成一種特色花棉布(以麻、棉分別做經線和緯線)。因木棉又名吉貝,故黎錦也叫吉貝。黎錦精細、輕軟、潔白、耐用,古語稱“黎錦光輝若雲”。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紡織技術領先於中原漢族,後來灌木類棉花逐漸由海南島傳入中國南方,元朝時黃道婆又將黎族的紡紗、織布等技術加以改進傳播到內地,迅速推動了長江下游棉紡業的發展,掀起了被海內外學者稱譽的持續數百年的“棉花革命”。

小結:黎錦並非只有歷史的原因,更重要一點是它具有強大的手工技術,這是華夏的文化瑰寶,但大家見識到黎錦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黎族的強大之處啦!

標籤:黎族 織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