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中國戲曲大全之黃梅戲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與徽劇、廬劇、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其特點以小戲為主,富有生活氣息和民族氣息,行雲流水,韻味豐富。中國戲曲文化博大精深,戲劇類型眾多,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黃梅戲的起源跟特點吧。


 歷史溯源
  黃梅戲,是中國名聞的五大戲劇種類之一。黃梅戲起源地有四種説法。

中國戲曲大全之黃梅戲

安徽懷寧説
  安徽省黃梅戲發展基金會副會長柏龍駒説,如果“戲因縣名,縣因山名”,湖北黃梅縣有個黃梅山,就説“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那麼,安徽懷寧也有個黃梅山,兩個“黃梅山”,究竟哪個“黃梅山”與黃梅戲有瓜葛呢?柏龍駒先生進而考證,黃梅戲的語言和聲腔是以安慶、懷寧地方話為依託,與懷寧黃梅山一帶民歌小調完全一致的,而與湖北黃梅縣地方話大相徑庭。

安徽桐城説
  黃梅戲是在桐城縣羅嶺鎮嚴鳳英的一出《天仙配》唱響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之後,才真正形成一個劇種的。嚴鳳英是黃梅戲的開山鼻祖,桐城羅嶺(安慶市郊區)的山水、風俗人情孕育了這位傑出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沒有嚴鳳英就沒有當代的黃梅戲。

湖北黃梅説
  湖北省黃梅縣在“黃梅概況”中自稱該縣是“全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的故鄉”,其理由是:黃梅戲在黃梅採茶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戲因縣名,縣因山名”(黃梅縣西二十公里處有一山曰“黃梅山”)。此觀點最早見於湯金城在《黃梅戲藝術》1989第二期增刊上發表的《話説黃梅縣與黃梅戲》一文,在這裏作者把縣名“黃梅”與戲名“黃梅”劃為等號。

安徽宿松説
  安徽省地方學者廖理南認為,安徽宿松才真正是黃梅戲發源地。他説,據考證,黃梅戲淵源於唐初的黃梅採茶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代已經形成獨樹一幟的地方戲曲。“是安徽宿松和湖北黃梅一帶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吟唱的一種曲調藝術形式。兩縣毗鄰,有很長的邊界線,很多東西是無法分開的”。廖理南先生通過查閲文獻資料發現,在黃梅戲發展史上,宿松有十幾項第一,如:
  1、第一個專演黃梅採茶戲。從明代中葉,宿松人就開始在鬆梅嶺街上專演黃梅採茶戲;
  2、第一個將黃梅戲劇目寫入戲台楹聯。清代道光年間,當地人把《送香茶》、《西樓會》等幾個為羣眾喜聞樂見的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台楹聯;
  3、第一個進行“官方公演”。宿松於1853年將黃梅戲由草野請進官方的縣城公演,比《黃梅縣誌》記載的“黃梅戲1934年進黃梅縣公演”早81年;
  4、第一個正式把流行於民間的黃梅採茶歌定名為黃梅戲,1921年出版的《宿松縣志》中,第一次正式記載了“黃梅戲”這個名稱。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影響十分深遠。黃梅戲流行區域正在萎縮,各級黃梅戲劇團特別是縣級劇團的生存日益艱難,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的關心與扶植。

特點
  黃梅戲的類別主要有花腔和平詞。花腔以演小戲為主,富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平詞,正本戲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敍述、抒情,韻味豐富,如行雲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