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中國戲曲大全之定州秧歌戲

定州秧歌戲又稱定縣大秧歌,最初起源於華北平原一個古來的漢族戲曲劇中,因為起源地是定州而得名。定州秧歌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部分,定州秧歌戲富有生活氣息,聽起來親切感人,結構自由。現在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感到很好奇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簡介
  “吃飯吃窩窩,聽戲聽秧歌”是廣泛流傳河北各地的佳話。秧歌,起初是農民在田間插秧時哼唱的民歌(又稱稻歌),後來,隨着表演較複雜的故事和不同性格人物的要求,逐漸分出行當,搬上舞台,衍變成富有漢族文化特色的地方戲曲藝術。其內容多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善於體現漢族勞動人民的感情和願望。語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話,生動活潑,饒有風趣,帶有極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氣息。

中國戲曲大全之定州秧歌戲

起源
  定州秧歌又名定縣大秧歌,是流行在華北平原中西部一個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因發源地在定州而得名。據傳其源頭是一種漢族民間小調,經過宋代文學家蘇軾整理而流傳下來。關於定州大秧歌的起源,有兩種近似的説法。其一,北宋時,着名文學家蘇軾謫官知定州任,見城北黑龍泉附近的蘇泉、東板、西板等村民在稻田裏勞動很苦,便即興為他們編了一些歌曲,教他們插秧時詠唱,故亦稱為“蘇秧歌”。其二,遠在宋朝以前,定州黑龍泉附近幾村就流傳着一種漢族民間小曲,北宋年間,蘇軾在定州任中,曾為其填詞正曲,故稱“秧歌”。自清朝以來,當地勞動人民和民間藝人逐步利用“秧歌”這一曲調以説唱的形式演唱有人物有故事情節的曲目。清代晚期,秧歌受其他地方劇種的影響,民間藝人開始把有人物有情節的故事編成戲本,利用秧歌的曲調,並配上板鼓、鑼、鑔等打擊樂,以初級的戲曲形式搬上農村舞台,逐漸形成了大秧歌。據民國十八年(1929)編印的《定州社會概況調查》載:“從前秧歌比較文雅,自前清以來,秧歌的腔調、詞句和表演日趨粗俗淫蕩。官府禁止演唱,但始終無效。”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人民政府的戲曲改革政策指導下,經過不斷推陳出新,大秧歌這一富有鄉土氣息的漢族民間劇種才真正健康地發展起來。

特色
  定州秧歌在語言、唱腔、調式、劇目等方面有其獨有的特色。戲文淺顯易懂,明白如話,有大量方言俚語,生活氣息濃厚;男女唱腔均以宮調式為主,演唱是用本嗓、真嗓大喊的演唱方法。傳統演唱沒有文樂伴奏,沒固定調門,演員隨意起調,加上管絃樂伴奏後,調值為D調。唱腔中大量運用襯字虛詞。旋律以下行旋律較多,但唱法中不乏詼諧俏皮;節奏以一板一眼為主,傳統板式達28種之多,仍舊保留了全用打擊樂伴奏(即大鑼腔)的形式;定州秧歌劇目豐富,涉域廣泛,包括愛情類、節孝類、公案類、滑稽類等,琳琅滿目。着名社會科學家李景漢蒐集出版的《定縣秧歌選》,收入了劇目近百個。

定州秧歌的唱腔獨特,傳統劇目保留了大量漢族民俗和人文信息,成為研究中國漢族民俗以及傳統文化的第一手材料,定州秧歌發展日漸式微,搶救、保護和傳承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