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經典

解讀儒家思想對蘇軾的影響

中國以前有一個老人家,在文學上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位老人就是孔子。孔子創立了儒家思想,成為先秦諸子百家學説之一,以仁、義、禮、恕、忠、孝為主導,成為中國古代主流意識。下面一起了解下吧!

解讀儒家思想對蘇軾的影響

1、不獨獨善其身,又兼兼濟天下——蘇軾對儒家思想的自覺繼承與堅守
  蘇軾自幼就聰穎過人,七歲知詩書,十歲即有當世志。其弟蘇轍回憶“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學四方,太夫人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太夫人嘗讀《東漢史》至《範滂傳》,慨然太息”。

考“制科”時,他曾對北宋王朝的腐敗現狀,寫了《策略》、《策別》、《策斷》等篇文章,提出“立法禁”、“抑僥倖”、“決壅蔽”、“教戰守”等一系列富國強兵、改革弊政的主張。而在他考禮部進士的論文《刑賞忠厚之至論》中更是提出了“天下歸仁”的理想:“以君子長者之道得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這種德治仁政的政治思想成了蘇軾後來一生從政貫徹始終的基本指導思想。

2、以儒為本,藉助佛老,超越佛老——蘇軾對儒釋道思想的吸收與融合
  獨善其身,兼濟天下,實現太平治世,確實是蘇軾一生的追求,歷盡磨難而痴心不改。但在這一過程中,佛老思想又不時衝擊着他的信念,滌盪着他的靈魂。

不可否認,蘇軾詞中確有為數不少的篇目流露出謳歌醉酒、感慨成敗、嚮往歸隱生活的思想。“浮生知幾何,僅熟一釜羹。那於俯仰間,用此委曲情。”(《次丹元姚先生韻》)“富貴本無定,世人自榮枯。”(《浰陽早發》)“寵辱能幾何,悲歡浩無垠。回視人世間,了無一事真。”(《用前韻再和孫志舉》)“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着甚幹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滿庭芳》)等等,皆透漏出似乎無法排遣的看慣榮華變故、虛無遁世的思想。

因此,蘇軾對於佛老思想的兼容並取恰恰是其文化人格完美的體現。曾棗莊先生説:“蘇軾雖然深受佛老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在政治失意後,但是他的思想的主流仍然是儒家思想。他吸收的釋老思想,主要是吸收的他認為與儒家思想相通的部分。”在他政治上奮發有為、嚮往實現他經世濟民的政治思想時,也曾批判過釋、道思想。如在《議學校貢舉狀》中他説:“今士大夫至以佛老為聖人,鬻書於市者,非莊老之書不售也。使天下之士,能如莊周齊生死,一譭譽,輕富貴,安貧賤,則人主之名器爵祿,所以礪世摩鈍者,廢矣。”特別指出了佛老思想之虛空以及對“人主之名器爵祿”的極大危害。但在他處於逆境,經世濟民的政治理想難於實現而又遭排斥打擊時,則又更多地接受佛老清靜無為,超然物外的思想,在其中尋找精神的寄託。如在《醉白堂記》一文中,他借稱頌韓琦來表現自己的處世態度:“方其寓形於一醉也,齊得喪,忘禍福,混貴賤,等賢愚,同乎萬物而與造物遊,非獨自比於樂天而已。”

總結:儒家思想對蘇軾影響的比較深的。對一個人的影響,環境是一個關鍵因素,不然就不會有“孟母三遷”的故事了,在環境的影響下,內心意識也是關鍵的主城部分,一切皆有心所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