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起名 > 起名大全

百家姓的來源之徐姓姓氏起源

中國的姓氏文化對於周邊國家和地區都起到了很大的影響,中國幅員遼闊,古代文明領先世界水平,因此,歷史上關於中國的姓氏文化起源也一直是各路史學家、民間組織爭論的焦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百家姓中算是人口大姓的徐姓的來源。

百家姓的來源之徐姓姓氏起源

  一、姓氏源流
  徐氏的姓氏來源比較純正,主要出自嬴姓。是先帝玄孫伯益之子若木的後裔。相傳陷帝有一個孫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懷有大業。大業娶少典氏女子女華為妻,生下了皋陶,皋陶生三子(另一説是六子)長子伯益,又叫大費。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賜他為嬴姓以外,還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給他,姚女後來生了兩個兒子,其中小兒子叫若木因為他的父親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國。徐國曆經了夏、商、週三個朝代,都是作為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時候,傳到了徐國的32世孫徐君偃,他很聰明,對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愛戴,國力不斷強大。周穆王擔心其長期下去成為後患,便與楚聯合前去鎮壓。徐偃王不忍讓廣大百姓塗炭,只好棄國躲進了彭城一帶的山中。由於他得得民心,跟着姓源流詳介:早在遠古時期,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個大的部落羣體。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黃集團,也稱華夏集團;東部的東夷集團;南部的苗蠻集團;東南沿海的百越集團。徐姓的遠古始祖就是東夷集團中的重要首領少昊。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這座山後來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兒子宗于徐,稱為“徐子”,繼續管理徐國。春秋時期,徐國被楚國打敗,國力從此日漸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時候,徐國被吳國所滅,徐國的後裔就稱為徐氏,以國為姓,代代相傳。

二、遷徙分佈
  遠古時期若木被封徐國的地方在今天的安徽鳳陽縣北部,這是徐姓的最早的發源地。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國滅亡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大姓了。後來他們紛紛向北方遷徙。大致經過漢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唐,在我國北方的山東、河南等地形成了多處郡望。及古代的東海、高平、東宛等地。具體的遷播時間是:秦朝以前已遷入了山東。歷史商有一個日本始祖徐福,也叫徐市,關於他渡海求不老神藥的事,在歷史上有多處記載,《史記》中的《秦始皇本紀》是這樣記載的:“徐市,齊人,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嬴州,請地齊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之。”徐市訪不老神藥的故事,雖然在不同的史載中有一些出入,但卻為兩千多年以前的徐氏遷播於山東提供了有力的證明。東漢以前已有徐氏再遷播到今天的甘肅省境內。也就是説,在漢朝的時候,徐姓已經遷播於北方的廣大地區。徐姓的南遷也比其他的姓氏要早一些。據《東海堂徐氏族譜》的記載,在漢桓帝時,有一世祖徐稚遷居江西南昌;

2、世祖遷居至浙江龍遊;3世祖分居於浙江、江西、江蘇等省的好多地方。二徐姓的大舉南遷是從魏晉開始的,隋唐時期在我國的南方又有了進一步的繁衍發展。宋末,徐姓人再由江西石城遷至福建的上杭、連城等地。元朝的時候,徐姓主要繁衍於廣於安徽、江蘇、河南、山東的江淮地區。兩漢魏晉南北朝時,徐姓已經發展到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西、浙江、廣西、四川、湖北等地。唐朝時,徐姓始人福建和廣東,明末人台灣。由於徐姓主力早在秦漢時期已遷離北方,中國北方几次戰亂對徐姓的傷害相對較輕。尤其在宋、元、明時期,徐姓在贛浙蘇閩四省繁衍最盛,尤其在江蘇,形成了東海、高平、琅玡、濮陽、東莞五大望族,最終形成了今天典型的東方大姓。

宋朝時期(960—1279年),徐姓大約有84東的豐順、梅縣、海豐等地。總之,徐姓在秦氫漢的時候主要分佈在我國黃河下游地區,尤為山東繁衍得最為旺盛。從魏晉至唐代,徐姓主要繁衍於淮河及長江下游大部分地區,宋朝以後,已經分佈於廣大江南地區了。至於我國西南地區的徐氏的大量繁衍就是宋代以後的事了。

徐姓分佈詳介:
  從夏朝至秦初,徐姓一直活躍萬人,約佔全國人口1.1,排在第17位。徐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徐姓總人口的23.5,佔江西省總人口的2.4。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浙江(17.1)、山東(10.9)、江蘇(10.6),這四省徐姓大約佔全國徐姓總人口的62。其次分佈於福建(8.3)、安徽(5.9)、四川(5.4)、湖北(5.3)、河南(5),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全國形成了以贛浙為中心的徐姓大聚集區。兩廣、雲貴以及西北地區徐姓人口十分稀少。

明朝時期(1368—1644),徐姓大約有192萬人,約佔全國人口2.1,排在第10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徐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高得多,600年中徐姓人口純增長率高達128,人口純增長了108萬。明朝時期,浙江為徐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徐姓總人口的35.1,佔浙江省總人口的4.5。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蘇(20.2)、江西(9.2)三省,這三省徐姓大約佔徐姓總人口的64.5,其次分佈的態勢。徐姓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江蘇(14.2)、廣東(10.3)、浙江(8.9)、四川(7.4)四省,大約佔全國徐姓總人口的41,其次分佈於山東(6.8)、江西(6.6)、安徽(5.8)、河南(5.7)、湖北(5.1),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江蘇為徐姓第一大省,佔全省總人口的3.9。全國形成了長江三角地區、廣東於安徽(7.1)、福建(5.7)、山東(4.8)、湖北(4.2),這四省的徐姓又集中了21.7。在西北和西南地區,徐姓仍為罕見姓氏。宋元明期間,徐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四川地區的徐姓主要向兩湖地區和南方遷移。全國仍以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主要的徐姓聚集地區,但在東南地區的福建和廣東重新形成另一大塊徐姓人口聚集地。

當代徐姓人口分佈頻率,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江蘇中南部和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山東煙台地區,每平方公里的徐姓人口達到9人以上,中心地區高達12人以上

徐姓分佈密度最高的(7.2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佔國土面積3.4,徐姓人口大約293萬;3.6—7.2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14.4,徐姓人口大約667萬;1.8—3.6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29.6,徐姓人口大約736萬;1—1.8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19,徐姓人口大約199萬;不足1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33.6,徐姓人口大約97萬。

徐姓分佈很廣,但在人羣中分佈並不均衡。徐姓在東部和東南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在江蘇南部、浙江、安徽東南部、江西東北部、雲南中部和南部,是徐姓佔當地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一般達到2.5以上,其覆蓋面積佔了全國總面積的4.4;在江蘇北部、安徽大部、江西大部、山東東部、雲南東部和西部、甘肅武威地區、黑龍江東北部、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台灣北部,徐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1.5—2.5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3.4;在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和東北其他地區,徐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5—1.5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全國總面積的48.1。

三、郡望堂號
  1、郡望
  東海郡:秦朝的時候置郡,治所在今天的山東省境內。西漢時相當於今天的山東費縣、臨沂、江蘇省贛榆以南,山東省棗莊、江蘇省灌南以北的地區;東魏及隋唐相當於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的地區。

高平郡:的勢力範圍逐漸擴展到魯南、蘇北、與閩東,皖全部,而魯南與蘇北屬東海郡。所以,徐姓以“東海”為堂號。

此外,徐姓的主要堂號還有:“聖交堂”、“麥飯堂”、“敦睦堂”、“世德堂”、“存桂堂”、“垂裕堂”、“追遠堂”、“崇雅堂”、“禮耕堂”、“惇王堂”、“懷德堂”、“雍肅堂”、“南陵堂”、“崇本堂”、“修吉今泰始元年改山陽郡置郡,治所在今天山東省鉅野南部。其後屢有遷居,其中北周時曾改高都郡置高平郡,治所在高都,相當於今天山西省晉城、高平等地。

高宛郡:秦始置郡,漢建安初分琅岈、齊郡置郡,治所在今山東省境內。

琅琊郡:秦朝的時候置郡,治所在琅邪(今山東省膠南縣境內)。西漢的時候移到東武。相當於今天的山東半島東南部。

東莞郡:治所在今山東省莒縣。

2、堂號
  東海堂:徐偃王堂”、“文敬堂”、“永恩堂”、“鴻績堂”、“敍倫堂”等。

小結:徐姓的歷史由來已久,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發展和傳承也是有着極大的貢獻,目前徐氏族人分佈廣泛,曾排名姓氏人口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