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建築民居

除夕和春節哪個是過年 過年是除夕還是七年級

春節或者過年我們總是混為一談,現在生活節奏太快,我們對於節日氣氛是越來越平淡了,連基本的如何區分都不瞭解,下面就是我們總結的關於除夕和春節哪個是過年與過年是除夕還是七年級的全部內容,現在一起來看看吧!

除夕和春節哪個是過年 過年是除夕還是七年級

除夕和春節哪個是過年:
  除夕是過年。

從農曆上年的最後一天(除夕)守到來年的第一天(春節),我們對這一節日又稱它為過年。

過年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表示一年即將過去,而春節則是農曆正月七年級,是新年,表示新的一年到來。

除夕的來歷除夕這個節日是由先秦時期的逐除演變而來。所謂“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有《呂氏春秋·季冬記》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除夕最早應是西晉周處撰着的《風土記》等史籍。

關於年的由來,有一個傳説。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裏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裏,"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以後每到冬天的這個時間,家家户户都貼紅紙對聯在門上,電燈籠,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夜裏,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賀道喜。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過年"。

廣義的春節包括正月和除夕,過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而特定意義的春節指的是大年七年級,也就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

除夕和春節哪個是過年 過年是除夕還是七年級 第2張

過年是除夕還是七年級:
  “過年”起源於我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起初日期並不固定,直到漢武帝實行“太初曆”才正式確定在正月七年級。雖然民國規定改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百姓仍以陰曆正月七年級為“過年”。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農曆正月七年級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農曆的正月七年級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

除夕和春節哪個是過年 過年是除夕還是七年級 第3張

春節美食有哪些:
  一般春節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如年夜飯,尤為講究:一是全家務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必須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體現團圓之意;二是飯食豐盛,重視“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年年有餘”;這條魚準看不準吃,名為“看餘”,必須留待七年級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居上。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飲酒。吃飯時關門閉户,熱鬧盡興而止。

小結:我們國家的傳統習俗流傳至今,傳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每個節日知識也是要充分的去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