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間工藝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吃粽子的寓意

導語:包粽子是歷年來的端午習俗,每當説起端午節,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又可以吃到粽子了。南北兩個地區對於粽子的製作方法總是不一樣的,有鹹有甜,當然對於裏面的配料也是不同的。那麼大家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吃粽子有什麼寓意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吃粽子的寓意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麼
  傳説,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屈原是戰國時楚人,當他看到國家將亡時,於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而死。老百姓划着船去打撈他的遺體,並將米飯撒到江中,防止魚蝦侵害到屈原。於是有了端午節,有了龍舟競渡,有了吃粽子。另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版本,是説屈原生前正直,是他的政敵在江中追趕他的小船,將他殺害後,裝在麻袋中深入江底。為了掩飾罪行,偽作了“懷沙”一篇遺文,傳言屈原是自盡。但老百姓心中有數,於是也有了端午節,划船是暗示小人們追殺屈原,包粽子,是暗喻小人將屈原捆綁並投入水中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吃粽子的寓意 第2張

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有哪些
  1、紀念屈原
  端午吃粽子,現在人們普遍公認的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説,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老百姓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2、“粽”驅蛟龍
  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對他説:“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要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吃粽子的寓意 第3張

3、求子
  端午節中,人們會互贈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且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小結:包粽子按照傳統當然方法就是用竹子的葉子包裹着糯米和一些喜歡的配料,將粽子包裹成有四個角的樣子,最後再經過蒸煮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