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盤點布朗族過年的習俗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風俗和自己文化底藴。五十六個民族中有一個,民族叫做布朗族,你是否聽聞過這個民族,布朗族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古老土著民族,跟大多數少數民族一樣,布朗族在漫漫的時間長河裏形成了屬於自己本民族的風俗習慣。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下布朗族的風俗習慣吧。

盤點布朗族過年的習俗


  布朗族過年習俗:
  布郎族用傣語叫“京比邁”,是布郎人最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户户吃紅糖糯米粑粑,還要用芭蕉葉包成兩份,各插上一對蠟條,兩朵鮮花,關到家庭長家中:一份裝入家族長卧塌上方掛的“胎嘎滾”(家族神位)內,作為祭祀家神之用;另一份獻給“高嘎滾(家族長)。各户男家長都要脱下自己的包頭巾,向作為整個“嘎滾”(家族)代表的家族長行拜年磕頭禮。

並且用水象徵性地從頭到腳為家族長做洗禮,祝賀長命百歲,吉祥平安。家族長也向人們祝福道:“全家族的孩子們,逢年過節來祈福,這是祖輩傳下來的古禮,不可忘記。舊的歲月過去了,新的一年到來了,全體兒孫們來告辭拜年,你們都有福了。預祝你們莊稼茂盛,人畜興旺。”祝畢,家族長為“胎嘎滾”(家族神)代襪麼,代襪那神祈禱祭祀。村社以家庭為單位,再到日落方向,舉行滴水儀式。

民族婚俗:
  布朗族的婚姻實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純情的少男少女戀愛和婚姻都比較自由,但也有受到父母干涉的現象。

成人禮:
  布朗族的男孩與女孩到了十四五歲時要舉行“漆齒”的成年禮儀式。屆時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鐵鍋片燒取紅毛樹黑煙,彼此為異性染齒。染齒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開參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動。

戀愛:
  “串姑娘”是布朗族傳統的戀愛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戀愛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小夥子們換上新裝,懷抱三絃,結伴來到姑娘的竹樓下面,爭相用詼諧的語言和熱情的歌聲去打動意中姑娘的心靈。梳粧打扮的姑娘們也早早燃起火塘,打開房門,請小夥子們進來,用對歌、遞煙、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心上人的愛慕。布朗山區串姑娘可以羣訪、也可以單獨夜訪。是青年男女進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求婚:
  男女雙方戀愛感情篤深,男子就會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區許多地方求婚時以花為媒。小夥子把從山上採回的鮮花獻給姑娘,當姑娘確認這個小夥子是真心地愛她時,就在花束中挑選最美麗的一朵戴在頭上,藉此表示同意婚事。

婚禮:
  布朗人的婚禮也不尋常,一對情侶的婚典要重複舉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親之後,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線禮儀式。此後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儘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勞動生活。直到舉行了第二次婚禮,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當兒媳婦。第三次的婚典往往辦在嬰兒出生之後,這次一定要殺豬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親朋好友。

食俗:
  布朗族的飲食別具民族特色,是布朗族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要,特別喜歡吃酸性食品,還常醃製酸味食品,如酸筍、酸肉、酸魚等,製作方法同當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體相同,但布朗族常在醃酸菜時最上面放一層米飯。西雙版納的布朗人還喜食生肉。

布朗人有嚼煙的嗜好。嚼煙的方法是將檳榔葉包上少許的草煙絲,再加入沙基、蘆子、檳榔果、紅石灰等一塊放進口中慢嚼,每次可嚼20多分鐘,吐出的煙渣呈紫紅色,布朗人嚼煙日久,連牙齒都被染成黑色。布朗族喜歡飲酒,且大都自家釀製。其中以翡翠酒最為着名。這種酒在出酒時用一種叫“懸鈎子”的植物的葉子過濾後呈綠色,很像翡翠的顏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間有“有酒必飲,飲酒必醉”之習俗。

居住在西雙版納布朗山的布朗族婦女,尤其是懷孕婦女嗜食當地紅土,據説此紅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布朗族人有食鼠和蟻卵的習慣。布朗族人喜歡食鼠,無論田鼠、家鼠、竹鼠均為所食佳餚。將捕獲的鼠燒光毛,去皮和內臟,洗乾淨後煮食。布朗山有一種黑蟻,每窩有一隻蟻王,能產卵數千,布朗人常挖食蟻卵。

布朗族人善於種茶製茶,也很喜歡飲茶。姑娘們採下春茶後,製成散茶,又叫“大葉子茶”。她們還能製作一種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竹筒子茶”。就是先把粗竹子砍成一個個竹節筒,將新採摘下來的茶葉炒熟,趁熱裝進竹筒塞緊,用蘆葉密封好,並用藤條紮緊,放在火塘邊烘烤,去掉它的水氣,等到竹節表皮烤焦的時候,就製成了竹筒茶,儲存數年也不會變味。這種茶喝起來香味極濃,布朗族人常用做送禮佳品。

布朗人喜吃酸茶,將茶葉按酸菜製法製成酸茶,放在口中嚼後嚥下,能幫助消化。布朗族人品茶有烤茶和泡茶兩種。泡茶就是用開水沖泡,而烤茶則是在一個特製的小茶罐裏放些茶葉,放在火塘邊烘烤,等冒出香味時再倒入開水,水開之後倒進小茶盅,稱為“濃茶”。
飲食

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雜糧。飲食喜酸辣,並嗜好煙酒。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並以牙齒被染成黑色為美。喜用鑼鍋或土鍋把稻米燜成米飯。尤擅煮竹筒飯,煮時選一段鮮竹,裝好米和適量的水,用火燒熟,剖開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當碗用。米飯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經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類以牛、羊、豬、雞肉最為常見,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蟲。菜餚的烹製技法以清煮、涼拌居多。對許多野味、魚、蝦、蟹、蟬、蟲等食物一般還用舂、炸、蒸等方法烹製。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蟬醬等。喜歡飲酒,且大都自家釀製。其中以翡翠酒最為着名。這種酒在出酒時用一種叫“懸鈎子”的植物的葉子過濾後呈綠色,很像翡翠的顏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間有“有酒必飲,飲酒必醉”之習俗。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個嗜好,並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間還常把酸茶做饋贈親友的禮品。

民族節氣:
  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布朗族其它的節日習俗,與傣族大同小異,如“過新年”,“進窪”、“出窪”等。在傣歷一月十五這天“賧帕”(拜佛),八月十五日“賧坦”。“賧”為傣語,指世俗眾生對僧侶或先祖亡人敬獻物品,佛教俗稱“佈施”或“化緣”。布朗族傳説,他們與傣族是兄弟關係,布朗族是哥哥,居山區種山地,傣族是弟弟,住壩子種水田。因此,布朗族每次“賧佛”都要請傣族佛爺上山,傣族“賧佛”時也請布朗族佛爺下山。

過年節:
布朗族用傣語叫“京比邁”,是布朗人最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户户吃紅糖糯米粑粑,還要用芭蕉葉包成兩份,各插上一對蠟條,兩朵鮮花,關到家庭長家中:一份裝入家族長卧榻上方掛的“胎嘎滾”(家族神位)內,作為祭祀家神之用;另一份獻給“高嘎滾(家族長)。各户男家長都要脱下自己的包頭巾,向作為整個“嘎滾”(家族)代表的家族長行拜年磕頭禮。並且用水象徵性地從頭到腳為家族長做洗禮,祝賀長命百歲,吉祥平安。家族長也向人們祝福道:“全家族的孩子們,逢年過節來祈福,這是祖輩傳下來的古禮,不可忘記。舊的歲月過去了,新的一年到來了,全體兒孫們來告辭拜年,你們都有福了。預祝你們莊稼茂盛,人畜興旺。”祝畢,家族長為“胎嘎滾”(家族神)代襪麼·代襪那神祈禱祭祀。村社以家庭為單位,再到日落方向,舉行滴水儀式。

關門節:
  布朗族也同傣族一樣叫“豪瓦沙”。這一天家族成員照例要給家族長送一朵鮮花、一對蠟條,去祭“胎嘎滾”,並跑着為家族長舉行洗手、洗腳禮,表示祈福。全家男女老幼還要向房門,樓梯及傢俱雜物的鬼靈“蘇瑪”(磕頭),分別奉兩對蠟條作為祭品,祈求人畜來年平安。

標籤:布朗族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