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普米族音樂簡介,普米族樂器介紹

音樂不僅為我們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也能為那些受過刺激的人羣帶去心理上的安撫。所以,可以這麼説:音樂就是人們最好的心靈雞湯。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看看普米族音樂,它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文化呢?能否截中你心扉?一睹為快吧!

普米族音樂簡介,普米族樂器介紹


  簡介
  普米族的音樂與歌舞有着密切的聯繫,詩、歌、舞不可分割,普米族的詩歌幾乎沒有不用於演唱的,普米族的民歌演唱則大多伴有舞蹈。

普米族音樂有各種曲調。例如“推磨歌”,“煮茶歌”,“撒麥歌”,是婦女們喜愛唱的歌,“在皇帝家裏”、“貢嘎嶺歌”、“外侄給舅舅拜年”等,則是老年男子常唱的歌子;青年人喜歡“阿利約利”的調子。這種曲調的唱詞,大多現編現唱,有短的,也有長的,可以表達哀怨憂傷的情感,也可以表達歡樂和愛情,可以獨唱,也可以兩人對唱。此外,還有“扎尼籠跌”曲調,是專用於大合唱形式的;由一人領唱,眾人隨和。“客坦”曲調,是專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演唱的。

普米族的民歌音樂曲調主要有呀哈巴拉、阿遼遼、那布升洛等。

呀哈巴拉,是一種較古老的民間曲調,旋律悠長委婉、節奏自由,高區一般用假聲唱,開頭常用一個弱起引子作為補充樂句,旋律從低音樂向高音區行進,末尾又回到原來的起音上,前後呼應。

阿遼遼,這種曲調一般不帶引子,而是以一個較高的主音作為開頭,一開始就給人以熱情奔放的感覺。阿遼遼一般用以唱情歌、山歌等抒情的民歌。

那布升洛,是人們對歌時常用的曲調,有鮮明的節奏規範,由一問一答上下關聯的兩句構成。

常見的普米族樂器是笛子,除了獨奏還可分為舞蹈伴奏。舞蹈開始時,總是吹笛者在前面引路,邊吹邊舞,其他人隨之起舞。普米族樂器還有葫蘆笙、嗩吶、三絃、銅鑼等,打擊音器主要是鼓和鑼。鼓有大小之分。大鼓由兩人抬着,一人擊鼓。鼓和鑼也是喇嘛唸經時經常使用的樂器。

普米族樂器四鉉琴
  普米人十分喜愛“四弦”琴,無論在田間地頭,或在幢幢木楞房裏,到處都會聽到抒情、純樸的“四弦”音。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阿布的小夥子愛上了美麗的姑娘阿乃,但姑娘絲毫不為阿布所打動。阿布憂傷地砍來木頭,將它的一端刻成人頭形狀,用羊皮矇住“臉”,又把木頭的另一端削成人身形狀,把四根麻線繃在這根木頭上,製成了“四弦”樂器。阿布整天憂鬱地彈着,彈出了美妙的樂聲。絃聲迴響在普米寨的上空。第四天,阿乃終於被阿布的真誠所打動,接受了阿布的愛情。從此,“四弦”便成了普米人吉祥幸福的象徵。

“四弦”音質優美,能彈出不同的曲調。當遊子歸鄉,家人團聚,朋友重逢,普米人都用“四弦”來抒發感情。

普米人捨不得“四弦”琴,人們用它來讚美新的生活,抒發對家鄉的熱愛,向姑娘表達心中的愛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