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解讀羌族歷史文化和羌族文化現狀

羌族是中華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歷史文化悠久,它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那麼羌族發展到至今,羌族現在的文化和羌族歷史上的文化有什麼不用的地方呢?有哪些文化是完整的傳承下來,哪些文化隨着時代的發展改變了呢?下面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解讀羌族歷史文化和羌族文化現狀

  一、羌族歷史文化
  1、羌族語言文字
  語言作為民族文化的核心載體,本身就是民族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很遺憾,在我們的走訪調研中,始終不能遇到1個完全精通羌語的人。即便是年紀較大的老人家也只能説或是聽懂幾句零星的羌語。從資料中得知,羌語支語言是我國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內的一羣語言,全部分佈在我國境內,包括十二種現行語言和1種文獻語言。羌語支語言有明顯的共同特點:語音方面複輔音豐富,單輔音聲母有小舌塞音和擦音,塞擦音有四套,元音有長短、捲舌、鼻化,但很少有鬆緊,韻尾大體已丟失,聲調的作用不大;語法方面,人稱代詞有格,量詞與數詞結合為數量型,但不如彝語支豐富,動詞有人稱、數、體、態、式、趨向等語法範疇,用前後綴方式表達,各語言表示相同語法意義的前後綴有明顯起源上的共同性,形容詞沒有級的範疇,結構助詞比藏語支語言豐富;詞彙方面,有較多的漢語藉詞和藏語藉詞,各語言之間的同源詞一般在20%左右,最多達30%。由於各地的羌語相互不通,缺少語言充分使用的環境,目前使用羌語的人越來越少,其中青少年更是少之又少。在一家羌族手工藝品店裏我們遇見了1個對羌族文化相對比較瞭解的店員,在她的筆記本上記錄了幾句簡單的日常用語,當然因為羌族沒有自己的文字,都用漢字標註。我們都饒有興趣地學起來羌語,但是語言不去運用總歸是要遺忘的,當時記得很清楚的現在也都忘光了,這大抵也是羌語漸漸消失的原因之一。
  羌族沒有文字,這是我們調研之前所瞭解到的。我們在羌民族工藝品上見到的文字往往都是雲南的東巴文字。但是在一個民間藝術家口中得知,其實羌族歷史上曾經有過文字,早在遠古的時期,羌人就曾有過文字創造。有些刻在後來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還能找到,大體可以釋讀。至於後來遺失也有一段民間傳説。相傳那是的文字是記載在羊皮上,而懂文字的也僅限於祭師。有一個祭師由於多喝了些酒,不慎把羊皮掉到了河裏,從此羌族文字也就消失了。當然傳説也只是傳説,我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羌族因與漢族人民的長期交往,很早就用漢文記事,羌族文字長期不使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經專家學者的努力及地方的支持,《羌族拼音文字方案》於在1991年創制完善並試行成功。在50餘所中心國小、5所國中高中學校和130餘所村小開設羌文課程羌漢雙語教學試點,約1萬多名羌族學生接受了羌文學習。

2、羌族服飾
  繡滿花朵的羌族服飾告訴我們羌族人民從古以來就愛美,家裏的成員都穿着自己做的衣服,上面繡着形態各異的花朵,甚是美麗。羌族服飾上繡的羌繡是不得不提的。
  羌繡是我國傳統手工藝中濃墨重彩的一部分。早在明清時期,羌繡已在羌族地區十分盛行。羌族刺繡工藝的針法,主要有挑繡、納花繡、纖花繡、鏈子扣、扎花、提花、拼花、勾花和手繡等。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人們日常所見的花草、飛鳥、游魚、禽獸等。這些充滿生物靈氣的自然存在被創造成為色彩繽紛的花紋圖案,多象徵吉祥如意、憧憬未來的美好願望。如“團花似錦”、“魚水和諧”、“鳳穿牡丹”等等。表現出羌民族粗獷豪放又不乏細膩的性格。
  羌族刺繡主要用來裝飾衣裙、鞋子、頭帕、腰帶、飄帶、通帶、揹帶、袖套、褲子、褲管、鞋幫、鞋墊、枕巾、手帕、衣邊、衣袖口、香包等,從中折射出羌民族服飾文化的歷史。稍作統計,我們就得知,用於羌族服飾的刺繡圖案就有100多種,真是五彩繽紛。這些裝點其美好生活願望的刺繡工藝精湛,樸實嚴謹,佈局巧妙合理、深淺適度,使審美形式與功能形式自然地結合起來:一是出於穿戴的美觀,二是增加耐磨性,延長其使用壽命。
  羌繡凝聚了羌族人民對生活的祈禱和祝福,反映了他們超越現實的夢想,與他們的現實環境緊密相關。他們民族內心存在的感恩情節使得他們崇尚大自然,將自然繡於身上,這是他們的信仰。
  羌族男子的服裝一般是藍布長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頭帕。男子長衫過膝,梳辮包帕,腰帶和綁腿多用麻布或羊毛織成,一般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喜歡在腰帶上佩掛鑲嵌着珊瑚的火鐮和刀。
  羌族婦女的服飾比較鮮豔,她們多穿藍色或綠色的花邊長衫,腰繫繡花圍裙和飄帶,戴黑色頭帕。女子衫長及踝,領鑲梅花形銀飾,襟邊、袖口、領邊等處繡有花邊,腰束繡花圍裙與飄帶,腰帶上也繡着花紋圖案。未婚少女梳辮盤頭,包繡花頭帕。已婚婦女梳髻,再包繡花頭帕。腳穿云云鞋。喜歡佩戴銀簪、耳環、耳墜、領花、銀牌、手鐲、戒指等飾物。
  羌繡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產業,這種產業的發展也必將帶動整個文化的發展。我們得知羌繡是以它的針法特點、色彩的鮮豔明亮、用的粗線而與眾不同的。羌繡對羌族文化整體來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羌族舞蹈
  羌族民間舞蹈大致可分為自娛性、祭祀性、禮俗性3種類型;但從活動的目的性看,許多形式都帶有祭祀神靈,祈福攘災的含義。主要形式有:“薩朗”“席步蹴”“羊皮鼓舞”“跳盔甲”“忍木那。聳瓦”等。舞蹈多是圍着火塘和相互牽手進行的,
  羌族民間舞蹈多和民俗活動相結合,一般無樂器伴奏,舞者邊歌邊舞,或以呼喊聲、踏地聲協調錶演。動作沒有嚴格地規範,變化比較自由,形式古拙,風格質樸,生活氣息濃郁。羌族民間舞蹈基本上是集體表演的形式,參加者人數不限,圍着火塘或在院內圍成圓圈進行。羌族長年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環境,人們為適應山地環境所進行的勞動方式和行動往來的體態,逐漸升華為羌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羌舞美麗是因為這裏的人們是聽到羌族的音樂後自然而然的想要和着音樂跟着節拍翩翩起舞,正是這種由內而外產生的對舞蹈的熱愛,進而對生活的熱愛是感動我們的地方。
  在不同節日或禮俗活動中,有相應的舞蹈和歌曲,歌曲的名稱即該段舞蹈的名稱。舞蹈組合雖因曲而異,但基本動作多相同,一曲一舞,不斷反覆,跳完又換新曲,又會有不同的舞蹈動作,與音樂合二為一。所用的歌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這獨具魅力的羌舞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羌族建築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着名。在吉娜羌寨裏,我們看到了震後仿建的碉樓,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下而上向內稍傾斜。據當地的老人家介紹,以前他們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神奇地是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即便是經歷了大地震也較少有倒塌的。碉樓各層有獨木梯上下,底層圈牲畜,二樓以上作卧室、貯藏室,頂部供神靈。號層開鬥框形射擊孔;也作窗户。建築石碉為羌人生活中大事,擇日、祭神、款待匠人都要放火炮、擺酒宴。嗚鐵銃、跳鍋莊、喝咂酒,載歌載舞。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莊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米餘。房頂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牆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35米,有澗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台是脱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遊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當然現在當地這樣的建築都比較少了,基本上是在政府規劃的旅遊區中才能見到,主要的功能也從原來的居住,防禦轉變為現在的旅遊觀賞。

5、羌族歷史
  歷史上的羌族分佈遍及青藏高原,其重心在高原東部北部及其周邊,包括黃土高原西北部和秦嶺西段兩側。羌族在中華民族中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羌”原是古代漢人對居住在祖國西部的遊牧部落的泛稱,秦漢時期,今甘肅、青海的黃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帶是古代羌族的活動中心,羌人中的冉駹部落則活躍在川西北岷江上游一帶。在歷史上曾處於強勢地位。漢代以後,隨着中央王朝和西藏地區兩個權力中心的擴張,羌族的地域文化和人口逐漸萎縮。唐宋以後,則羌族多融入漢族或其他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羌族中的若干分支由於戰爭、遷徙等種種條件和原因,逐漸發展、演變為一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而如今的其他民族大多由羌族而來,可以説是羌族的後代。這一場興衰史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唯美的畫面,讓我們更瞭解了這個古老的民族。
  經過幾千年的演變,羌族大部分與其他民族融合,而至今仍存在的便包括了北川這邊的一支。我們來到這裏瞭解這裏的歷史和文化,充滿了深刻的意義。

二、文化現狀
  由於受到“5.12”地震影響,不僅使羌族人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也使羌族文化遭到近乎毀滅性的破壞。死亡、失蹤羌族羣眾達2萬多人,絕大多數長期從事羌族文化工作和文化研究的本土專家遇難,保存在該縣的大量當地羌族文化資料被掩埋在廢墟中,許多人由北川羌族自治縣遭受地震毀滅性破壞、北川縣羌族文化研究者隊伍及其收集的羌族文化資料被廢墟掩埋。
  但是幸運的是,我們發現羌族文化核心區的原生羌族文化總體上保存基本完整:河谷地帶代表性古碉、古村寨等物質文化遺存受到一定程度破壞,但大多數基本保存完整,受損建築大多可以通過維修、修復予以復原或大體復原;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僅有個別損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主體的羌族民眾羣體絕大部分仍在;文化部門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以來系統記錄的最具價值的大量羌族原生態非物質文化遺產音像、圖文、錄音資料保存基本完好;受地震破壞及次生災害威脅較大的主要為高半山羌寨,但因這些村寨人員傷亡較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傳承羣體仍在,其文化傳承不會中斷。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羌族文化並非經過此次汶川大地震才成為瀕危文化,而是在歷史的變遷中早已成為瀕危文化。羌族巫師釋比在20世紀80年代初已經只有幾位老釋比能夠解説部份經典內容、傳説中原有50多部經典也僅能背誦20多部。
  地震後,羌族文化的保護問題引起了海內外的空前高度關注,羌族文化的搶救保護工作躍上了全社會關注、集國家之力實行綜合保護並擬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新階段。保護好羌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護好中華文化之根、保護好巴蜀文化之源。同時,羌族聚居區旅遊資源豐富,是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和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遺產“藏羌石碉和村寨”所在地,並位於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成都、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青城山至世界自然遺產地黃龍、九寨溝和中國世界自然遺產預備遺產“若爾蓋濕地”的必經中繼區,保護好羌族文化及其文化空間環境,對於羌族地區乃至西部地區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然而,在我們所見的當地對羌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中,我們感到當地過分重視羌族的旅遊開發價值,忽視了對羌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因此北川羌族自治縣的獨特文化氛圍已越來越淡,逐漸失去了以往獨特魅力。從中反映出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不強,旅遊開發中不注重可持續發展等,這些問題困擾着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文脈與經濟的和諧共生。“5.12”大地震對於整個羌族羣落的破壞,以至於影響到了羌族文化的延續。現在很多羌族年輕人已經被外來文化所同化,對於本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讓我們不得不對羌族文化的保全前景感到擔憂。

基於對羌族文化現狀的調查,我們對重建羌族文化有了以下建議:
  1、大力推行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及配套政策
  在羌族地區的中國小適當恢復羌語文教育,並在升學時對羌語文學習者予以一定的政策傾斜;並且應在相關的研究機構和民族高校,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設置課程培養更高層次的羌語言文化人才。
  2、充分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
  民間組織作用在災後重建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政府難以提供所有的公共服務,在廢墟上文化的重建顯得更為艱鉅。這個過程不僅持續時間很長,而且所需資金額度也很大。在這種社會發展的特殊狀態下,民間組織可以成為也應該成為政府建設和諧社會的有力助手。
  3、培養羌族文化研究、傳承和文化傳播的骨幹隊伍
  保護和傳承羌族文化,需要1大批從事羌族文化研究和傳承的人才,對羌族青少年和羌族文化消失較為嚴重地區的羌族羣眾進行羌族傳統文化的教育。大力培養有關方面的人才,形成一支羌族文化研究、傳承和傳播的骨幹隊伍,解決羌族文化保護的人才問題。
  4、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
  嫘祖和大禹文化、古蜀文化、“崑崙”文化和仙道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歷史文化內涵,挖掘這些歷史文化資源,加強宣傳並與四川、與羌族地區的災後文化重建、發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結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義和產業經濟價值。羌族地區部分區域自然生態環境良好,適宜發展自然生態旅遊,羌族地區的山地適宜發展山地種植業和養殖業,對於羌族地區恢復經濟生產、促進羌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具有重要價值。
  5、體現羌族文化特色,建設羌族文化傳承的公共空間
  羌族文化的保護重點在於其文化特色的保護,尤其是非物質文化的傳承極為重要。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必須依靠一定的文化傳承空間及其環境,其中建築風貌、公共文化活動空間、自然環境等要素最為關鍵。因此,新建城鎮應當在建築風貌上體現羌族建築文化特色或其文化要素,並建設文化傳承的公共空間,重視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營造,解決新建城鎮和村寨區域羌族文化保護和傳承所需的空間環境問題。
  “5.12”大地震對於整個羌族羣落的破壞,以至於影響到了羌族文化的延續。羌族文化在地震中經受了損毀的磨難,在地震後期待着重生與復興。對北川地區羌族文化保全現狀,以及受地震影響而出現的問題進行調研,對保護羌族文脈傳承,對促進羌族地區發展有重要意義。我們的力量也許微不足道,但仍希望我們的行動可以讓羌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以及進一步的傳播與發展。而對於羌族文化,需要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的經濟社會的發展,讓傳統與現代傳承、發展,將生活重建、文化提升緊密結合起來,和諧共生,才是一個民族的發展之道。

小結:羌族雖然受到“5.12”大地震影響,許多具有歷史文化氣息的古建築被破壞,但是,當地人民並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壓倒,積極重建。保護好現有的文物,繼續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

標籤:羌族 解讀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