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中華禮儀之邦的內涵有哪些?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中,禮制禮教在中國古代社會一直延續,因而中國也被稱為“禮儀之邦”,那麼,你知道中國禮儀之邦的核心和內涵是什麼嗎?什麼是禮,禮對於現在社會是否還有作用呢?不妨隨小編一起到中國禮儀文化去看看吧。

中華禮儀之邦的內涵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禮
  中華文明的核心是什麼?這在學術界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我認為是禮。有人會説,你這是賣什麼吆喝什麼,因為你是研究禮的,所以才會把“禮”抬得這麼高。可是對不起,這一説法的發明權不是我的,而是屬於着名的史學家錢穆先生。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錢先生就先獲我心。錢先生在台北的素書樓會見一位美國學者時説:“你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只是看到了它的手指和腳趾,要了解中國文化必須站到更高來看到中國之心。”錢先生非常明確地説道:“中國的核心思想就是‘禮’”。為什麼可以用“禮”來統領中國傳統文化呢?錢先生強調了以下兩個要點:

首先,“在西方語言裏沒有‘禮’的同義詞”,“西語中沒有‘禮’這個概念,西方只是用風俗之差異來區分文化”。正因為如此,歐洲國家的地域多“小國寡民”的特徵。而在中國,方言、風俗可以彼此歧異,但是,“無論在哪兒,‘禮’是一樣的”。中國各地的風俗、方言的差別之大,甚至不亞於比如法國與德國的差別。而數千年來,中國雖然歷經磨難,但始終沒有走向分裂,因為彼此在一個更高層次上是認同的,那就是“禮”。

其次,“(禮)是整個中國人世界裏一切習俗行為的準則,標誌着中國的特殊性。”傳世文獻裏可以為錢先生的説法提供佐證的地方可謂比比皆是,比如《左傳》中講到,禮是“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是為政者“經國家、定社稷、立民人”的依據。《左傳》和《禮記》裏還多次講到禮是“國之幹也”、“人之幹也”,“政之輿也”之類的話,禮無論是對於國家還是對於個人,都猶如一棵樹的軀幹,而不是枝杈。沒有它就挺立不起來,因為它是中國人立國安身的準則;禮還是推行政令的車輿,沒有它,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達於四方。可見“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之重要,於此可見一斑!

錢先生的見解,高屋建瓴,非常精闢,不如此認識,就不足以把握“中華禮儀之邦”的本質,我本人非常的贊同。可惜不知什麼原因,學術界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錢先生的這個談話,所以我必須在一開頭就特別提到,希望引起大家的關注。

“禮”是什麼
  那麼,具體來説,禮包括哪些內容呢?限於時間,我不能面面俱到的介紹,只能着重介紹下面幾個要點。

首先,禮是以道德為核心的國家典制。任何國家都有典章制度,而在中國古代,十分強調典制的制訂,一定要符合禮的原則。為什麼呢?因為古人是把禮作為道德和客觀規律的代名詞的。所以《禮記》中寫道:“禮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易”是改易、移易的意思。禮體現的是不能改易的道理,具有最大的合理性。

國家典制是行政管理的規範,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至關重要,所以歷代政治家和執政者都非常重視,因而有許多的作品。其中最值得向大家介紹的是《周禮》這部書,不知諸位讀過沒有?清代學者孫詒讓稱讚它“體大思精”,是黃帝、堯、舜、禹、湯、文王六代治國智慧的集成。《周禮》是一部理想國的藍圖,建立一個美好的國家所需要的綱領和政策,書中幾乎全部涉及到了。例如:中央和地方的格局應該怎樣劃分?兩者的關係怎麼協調?如何教育民眾?如何考核各級官員?部門之間如何制約?豐歉之年的税率怎麼確定?司法制度如何保證公平合理?等等,非常豐富,而貫穿於其中的則是“理”。

下面我們舉一個例子。《周禮》裏的秋官是主管司法的部門,但這絕不是一個濫用刑罰的機構,因為嚴刑酷法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刑是一種在迫於無奈的時候才使用的教育手段,目的是為了最終不用刑。因此,秋官裏面有許多合於“理”的規定。例如,在判定罪名時,先要確認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是初犯還是屢犯?如果屬於初犯,罪行較輕,就不要關進監獄,讓他站在一塊稱為“嘉石”的石頭上,把罪名牌掛在他胸前,讓他感到羞恥,決心改過自新。這樣雖然沒有用刑,但已經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再如,為了保證下情上達,民眾有冤屈要申訴,有關官員必須受理。如果拒絕受理,申訴者可以站在一塊叫做“肺石”的石頭上,這時監察部門的官員就會出來聽取申訴,如果情況屬實,拒絕受理申訴的官員要受到懲處。

類似的制度,也見於其他禮書。例如,《儀禮》中的《覲禮》記載的是古代諸侯國之間派使者相互聘問的儀節。在主賓見面的時候,使者要致送“國禮”――“圭”,一種非常珍貴的玉器,這是必須要有的外交禮節。但是,在使者要歸國的時候,主人要舉行一個稱為“還玉”的禮節,就是把對方致送的“圭”鄭重其事地奉還給使者。各位可能要説,這不是開玩笑吧?既然接受了,為什麼還要退回去?這裏面是含有深意的。國家與國家交往,藉助於禮物來表達自己一方的敬重,這是在情理之中的。直到今天,我們去見客人都是不好意思空着手。可是,如果彼此交往的注意力集中在禮物的貴重與否上面,那麼,這個禮就成了行賄和受賄,味道就完全變了。所以,“還玉”禮節的設計非常重要,是為了不讓禮物沖淡禮的真意,表示君子之交淡如水。

《左傳》一書以敍述史事為主,中間常常夾雜“君子曰”的評語,評判的標準是“禮也”還是“非禮也”,就看你的言行是否站在“禮”上。比如魯隱公五年春,魯隱公忽發奇想,打算到一個非常遙遠的、叫做“棠”的地方去看人家捕魚。臧僖伯勸阻説:根據自古相傳的禮制,國君是為民眾樹立法度的人,應該專心去做國家的大事。執行亂政,那是要亡國的。魯隱公堅持要去,臧僖伯“稱疾不從”。由於隱公的做法“非禮也”,不符合禮,所以史官將它寫進了魯國的史書,以警示後人。所以説古代的禮,包含了一套以道德為核心的制度。類似的例子,《左傳》裏非常之多,如果大家有興趣,不妨一讀,相信收穫一定會很多。

禮是對人性合理的制約
  西方文化是以神為中心的宗教文化,人的靈魂是要靠上帝來管理的。中國文化不然,它是以人為中心的,人的靈魂是要靠自己來管理的。這是東西方文化的重要區別之一。

那麼,人怎樣管理自己的靈魂呢?時下有一個時髦的説法,叫做“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感”。情感、情緒能夠左右人的行為,情感偏頗、情緒失控就會出亂子。我這裏有一張北京晚報,上面有一篇報道,題目是《2/3的命案屬於激情犯罪》。

《中庸》開頭説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是全篇的核心之所在。“天命之謂性”,是説人的喜怒哀樂之情,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四海之內其性一也”,尊重人性,具有普世的意義。“率性之謂道”,“率”就是沿着,沿着尊重人性的理路來治理老百姓,充分考慮到民眾的喜怒哀樂之情。那麼,幾乎就是治國之道了。可是,人性有天然的弱點,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除非你是聖人。如果過分張揚人性,肆意放縱它,那麼人性與獸性就沒有什麼區別了。因此,需要通過教育來引導民眾,讓他們懂得修正自己的情感,這就是“修道之謂教”。朱熹在《四書集註》裏説,修道的“教”,就是指禮樂教化。

《中庸》接着説:“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的喜怒哀樂之情在沒有外發的時候,是處於“中”的位置,既不過分,也沒有不足的問題。當人在受到外界的影響,情感的外發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往往不是太過,就是不足。要想做到“發而皆中節”,就是恰到好處,就像孔子評價《詩經》的時候所講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一旦進入“和”的境界,在任何時候都能波瀾不驚,從容面對一切,情緒不會大起大落,不會大喜大悲、狂怒暴躁,“舉世譽之而不私悦,舉世毀之而不加沮”,這是一種很高的修養,需要長期的學習。

《中庸》又説:“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民眾原本就有中正的本性,這是我們得以治國的最大的“本”。通過禮的方式,把民眾引導到“和”的境界,把殘留在人性中的動物性轉變為理性,這是治國平天下的最大的道。《中庸》之道,就是追求“和”的道理。“禮之用,和為貴”,禮的終極目的,就是造就和諧的人以及和諧的社會。現在西方有人説中國的發展方向不清楚,其實中華民族從古代就是講“和”的民族,最有資格談“和諧”。我們今天提出建立“和諧社會”,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絕不是應付海外輿論的權宜、粉飾之詞,而是我們千年傳統的自然延續。

儒家認為,人修身需要在“質”和“文”兩個方面下工夫。“質”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品德,比如質樸、誠信、正直、敬讓,這是做人的底色。“文”,説得簡單一點就是一個文明人的典雅的“文采”。孔子的一個學生對此非常不理解,認為“質”就行了,幹嗎要“文”?孔子説,虎豹與犬羊的重要區別是在於它們的皮毛上面的“文”不一樣,如果把它們的皮毛統統剃掉,還能區分虎豹和犬羊嗎?“質”是“文”的依據,“文”是“質”的表露,《樂記》裏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叫做“德Q動於內”,“禮發諸外”。所以,中國人的禮,非常強調內在的德性,把它當做學習禮的起點。

禮是中華民族價值觀、行為方式的體現

西方人講平等,我們東方人講尊卑,乍一聽我們太落伍了,都什麼年代了還講尊卑?其實,西方人講平等也是宗教文化的體現,因為人人都是上帝的兒子。你爸爸是上帝的兒子,你也是上帝的兒子,沒有區別,孩子見了爸爸可以拍肩膀。現在這種平等被很多人追捧。但它就一定好嗎?《參考消息》轉引的《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説,由於一些學生的行為無法容忍,2004年有1/3的美國教師認真考慮過要改行。因為80%的學生張口閉口都説享有自己的權利,如果老師的管教過於嚴厲,他們的父母就會提起訴訟。所以,孩子毫無顧忌,變得很粗野。這種所謂的平等,造成的結果是學生凌駕於老師之上,使得正常的教育很難進行。

中國人講尊卑,看似不平等,其實不然。尊卑是相對的,父親與兒子在一起,父尊子卑,因為父親歲數大,社會經驗豐富,對兒子有養育之恩,當然要尊敬。但這種關係不是不變的,兒子會變成父親,那時也就成了尊者,受到子女的尊敬,公平得很。平輩之間交往的原則,是以對方為尊,實際上是彼此為尊。我敬你一尺,你也會敬我一丈。實際上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平等。所以,錢穆先生講,禮是以對方的存在並且心存敬意作為前提的。禮的原則是與人為善,處處為對方着想,以此求得社會的和諧。

在我們的歷史上,最早實行禮治的是文王。《史記》裏記載,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天下怨憤。周文王用道德來收攬人心,威信很高,諸侯之間發生爭端,都會找文王做裁判。

當時,虞、芮兩國為了中間的一塊田地長期紛爭,於是去找文王評理。可是,他們走進周的地界,發現“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感到非常慚愧的是:“吾所爭,周人所恥”,我們所爭執不休的私利,正是周人感到可恥的東西,去找文王評理,豈不是自取其辱?於是,他們轉身回國,通過互相謙讓解決了爭端。文王沒有出面,就把虞、芮之爭解決了,兩國的風氣也得到了改善,這就是禮樂教化的力量,成為後世追慕的典範。

因此,後世為政者十分重視禮的教化作用。《史記》在介紹制度史的時候,就把《禮書》放在第一篇,並且強調它對於治理社會的基礎意義。《舊唐書?禮儀志》説禮是“人倫之繩墨,失之者辱,得之者榮”,“不可須臾離”。漢代有《曲台集禮》140篇。唐太宗踐阼之初,就命令房玄齡、魏徵等禮官學士修訂了《貞觀禮》100卷。後來,唐高宗又命令長孫無忌等增益補訂,撰成《顯慶禮》130卷。再後來,徐堅等奉命修撰《大唐開元禮》150卷。這些禮書使得大唐的典制粲然大備,對社會的繁榮起了重要作用。同時,衣冠文物,聲教迄於海外,對於新羅、日本等地的文明進步產生了重要影響。

禮在當代還有價值嗎?
  有人可能會講,現在是工業文明甚至是後工業時代,我們的“禮”都是農業文明時代的產物,太老舊了!應該把它淘汰了!説老實話,把社會的發展分成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或者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階段,是學者為了研究和敍述的方便而做的劃分。歷史的發展,並不是刀斷斧劈式的,而是一個有機體。就像一個人,從少年到老年,他體內有一以貫之的東西,不是説到了一個階段一切都要從頭做起的。比如孝敬、誠實、守信等這些基礎性的道德,是可以超越意識形態而存在的,我稱之為“人文基因”,它不僅有繼承性,在某種程度上還會有所遺傳。

物質文明的發展需要精神文明的引領?
  人類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從來就是伴有精神追求的。新石器時代,人類生存條件非常惡劣,即便如此,他們還會在陶罐上面畫畫,用海蚶殼、石片做成佩飾;他們還會思考地球以外的事物,許多神話就是這一時期的產品,這就是精神追求啊!

改革開放之初,有不少人認為,只要走上市場經濟的道路,什麼難題都不難解決。沒想到,製假、販假之風隨之而起,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和健康,而且敗壞了我們國家的形象。於是,又有人認為,只要把法制建立起來,一切問題都會化解。可是,知法犯法、有法不依、鑽法律空子的現象幾乎無處不在,令人不勝其煩。事實證明,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文精神的引領,需要提升大眾的道德水準。在雜亂無序甚至是無政府的狀態下,市場經濟、自由競爭不僅很難長久,而且會帶來災難。

禮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內容
  一個國家的實力如何,大家往往只注意那些看得見的硬指標,比如外匯儲備、人均GDP、鋼鐵產量、進入世界五百強的企業等。軟實力是指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理念等。軟實力很難量化,但確實是在影響着國家的發展的。軟實力不但可以在凝聚人心、激勵士氣、提供史鑑、醇化民風、樹立民族形象等方面發揮作用,還可以為經濟、政治、外交的發展助力,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鄰國似乎比我們覺悟得早一些。

《環球時報》有一篇文章:《日本借軟實力提升形象》。日本人意識到,現在僅僅用金錢、軍事手段增加自己的影響力已經很困難了。21世紀是各國軟實力較量的時代。因此,應該以文化力量為中心,用獨創的傳統的自然協調的人文力量來贏得各國的信賴。日本的做法是,“動漫、遊戲、生魚片,一個都不能少”,希望藉此樹立自己的文化形象。

小結: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以禮待人是很多人都需要學習的,當然,現在我們所説的禮和古代中國所説的禮是承自一脈,也有所改進。

標籤:禮儀之邦 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