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齊魯文化作文範文舉例

齊魯文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早已深深紮根發芽,所代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對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仍可提供重要的借鑑和豐富的滋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閲讀的是《齊魯文化》的範文,有興趣的朋友們,快來看看吧!

  範文一:齊魯文化
  在齊魯文化傳統中,顯然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中國社會影響最為深遠並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孔子思想的核心觀念“和”,追求的是一種和諧一致的境界,孔子提倡的倫理行為規範等都是為了達到和諧。孟子基於性善論,認為人人都有先天的仁義禮智之心,道德履踐的可能性都是完滿、平等的,所謂“人皆可以為堯舜”,鑑於統治者和民眾在道德上是平等性,認為統治者應該推己及人實行仁政,而且這是實現長治久安的必要條件。

齊魯文化作文範文舉例

“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觀念,如孔子指出的:“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論語·學而》)孟子則對“和”作了進一步發揮,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醜下》)儒家所講的“和”並不僅僅侷限於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是基於對周文化天道觀的繼承與發展之上。

周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敬天保民,形成了天命靡常、天人感應、天人相通的觀念。周人所理解的“天”並非抽象實體或超時空的主宰,而是天地萬物生命的源泉、統一的基礎,是決定宇宙、社會、人生變動的根本力量。周人對天道懷有無比的尊崇與敬仰之情,強調對天命的體察與順應,認為只有效法上天的生生之道,才稱之為善政,才能保證國家的強盛與民生的安樂,提出:“德惟善政,政在養民”(《尚書·大禹謨》)因此周朝效法天地之道,把“六府三事”即“金、木、水、火、土、谷”和“正德、利用、厚生”作為治國方略,以實現長治久安,“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尚書·大禹謨》)。

“和”追求的是一種和諧一致的境界,孔子所提倡的倫理行為規範等都是為了達到和諧,消除社會的紛亂與爭鬥。但孔子的“和”不是千篇一律,毫無差別,而是“君子和而不同”,和諧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衝突,是多樣性的統一,是在保持差別和個性的前提下的和諧一致,和諧以共生共存。

周文化是先秦諸子思想的直接源泉,中國古代思想家成為道統與學統的傳承者,基於對周文化理解的不同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儒家和道家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孔子更是以周文化的正統繼承者和維護者自居,他有“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的自信,以克己復禮、維繫和復興周文化的禮樂政制為己任,並把周文化提升到“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微妙境地。

孔子對於天道盈虛與時勢變化有着極其豐富和深刻的感觸,因而能夠生存於天人相通的原初境域中,與時偕行,如他自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因此孔子對“仁”、“禮”、“和”的理解都基於天人合一的背景之下,他指出:“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凸顯了天道生成萬物與不言而信的至誠本性,作為他的思想核心觀念的“仁”也是天道生生道的體現,孔子強調“仁者愛人”、“泛愛眾而親人”,珍視包括動物在內的一切生命,如《論語》記載的:“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述而》)他反對一切戕害、漠視人的生命的行為,天道按其本來面目呈現自己,無需任何掩飾,自然而然,無私無慾,孕育生成萬物,即是後儒闡發的“不誠無物”,“(《中庸》)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日生”,(《繫辭》)因此仁者效法天道,同時也能做到文、行、忠、信,剛毅木訥,至誠無私,生生與誠明之道是天人相通的必然途徑,“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道”(《中庸》)。

在處理人與人、人與事、人與自然等諸關係時,孔子提出“中庸”的思想並把其視為最高的美德,“中庸”的本質含義是:“不偏之謂之中,不易之謂之庸”,無過無及,不偏不倚,主張在對立的兩極之間保持某種平衡,“中庸之道”是齊魯文化的邏輯思維方法。

  儒家把統治者效法天道形成的仁德看作政治清明、國家安定的前提,孔子指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孔子政治思想以禮治為核心,而禮是由內在的“仁”所決定的,是仁心的體現,如果缺乏仁德的修養,是不可能真正貫徹禮法的規範的,如孔子所説的:“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他強調仁與禮互為表裏,內在的道德價值決定製度性的外在行為規範,形成以德教為禮治基礎的為政思想,“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這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綱領和原則,要求統治者以發自內心的自覺道德意識和自身的嚴格履踐引導人民,因此他強調:“政者,正也”(《論語·顏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只有統治者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才能順利地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

孔子還提出了治理政事的一些具體原則即“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論語·堯日》)所謂“五美”即五種基本的政治美德,“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它們都是以富民、教民、公正對待百姓為目的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論語·堯日》)所謂“四惡”是“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論語·堯日》)強調避免不教而殺、不戒視成的暴虐之政,統治要以教化人民為目的。

孟子作為戰國時期齊魯文化的最著名代表,在孔子思想基礎上發展出系統的仁政學説。孟子強調了人所具有的道德自覺心,在外在行為上則表現為自覺地“由仁義行”。“仁愛”體現了人道原則與理性原則的統一,要求每個人從人性出發,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強調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理解人,才能自覺地“由仁義行”,才能實現充滿愛心的温情社會。孟子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之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

範文二:齊魯文化
  山東是一個充滿文化的地方。

我們山東有孔子的故鄉曲阜。孔子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個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份子。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着中國人,特別是影響着中國的知識份子。孔子以好學着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山東有東嶽之首泰山。泰山是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圍就被我們祖先所開發,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便是佐證。再早還有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戰國時期,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泰山與孔子活動有關的景點有孔子登臨處坊、望吳聖蹟坊、孔子小天下處、孔子廟、瞻魯台、猛虎溝等。神山、文化寶庫泰山有“五嶽之首”、“五嶽獨尊”的稱譽。它是政權的象徵,成為一座神聖的山。

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歲,多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時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禪;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皇帝的封禪活動和雄偉多姿的壯麗景色,歷代文化名人紛至泰山進行詩文着述,留下了數以幹計的詩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馬遷的《封禪書》、曹植的《飛龍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嶽》等詩文,成為中國的傳世名篇;天貺殿的宋代壁畫、靈巖寺的宋代彩塑羅漢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國書法藝術之大成,真草隸篆各體俱全,顏柳歐趙各派畢至,是中國曆代書法及石刻藝術的博覽館。泰山文化遺產極為豐富,現存古遺址97處,古建築羣22處,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這僅僅只是山東齊魯文化文化的一部分,還有更多的齊魯文化在等着我們去發掘呢!

標籤:範文 舉例 齊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