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福建南音與梨園戲的聯繫與區別

中國戲種比較多,相信喜歡戲劇的人也不會少。作為中國戲曲文化,在南方福建這一地帶,主要流行高甲戲和梨園戲等。南音,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漢族古樂。起源於唐,形成於宋,主要流行於閩南及台灣、南洋羣島華僑居住地區。很多人不知道梨園戲和南音的區別和聯繫,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二者。

福建南音與梨園戲的聯繫與區別


  先説二者的區別。首先是歷史的形成上,南音的肇始可以追溯到唐代,梨園戲則是是宋、元南戲的一個支派。泉州是南音的故鄉,而泉州是一個“移民”城市,歷史上幾次次大的移民潮促進了閩南方言的形成於發展,同時南下的中原人帶去音樂不斷與當地音樂結合,並逐漸發展變化而形成南音。據説,王潮、王審知兄弟率兵入閩後,帶去了唐代“大麴”;這些“大麴”傳到民間,與當地民間音樂相結合,從而產生了南音(或者是融入了南音當中)。孫星羣認為:“王審知在佛教上花費了大量的財力和人力,把精力放在宣揚佛典上,與此同時,他也不自覺地通過佛教保存、傳播樂唐樂,促進了南音的肇端。”另外,南音人不管身處何處,都祭祀一個共同的祖先——郎君大仙。“郎君大仙”又稱孟府郎君,指的是五代時期後蜀後主孟昶。許永忠説,“南音,即江南音樂、南部音樂之意,專指起源於五代十國後蜀帝都、江南錦城成都、後在福建南部廣泛流傳並蕃衍到台港澳和東南亞、歐美各國及日韓的中國古代宮廷音樂樂種……目前,多數中外專家學者認同南音界傳統説法,即後蜀後主孟昶 (919-965)為中華南音創始人,並用許多史料加以論證。孟昶之妃花蕊夫人所着《宮詞》156首,記敍孟昶創始‘御製新曲’者比比皆是,其中尤以‘御製新翻曲子成,六宮才唱未知名。盡將觱篥來抄譜,先按君王玉笛聲’最為精闢。孟蜀御樂傳入宋都汴京,有《宋史·樂志·教坊》為證。該志書説:‘宋初循舊制,置教坊,凡四部。其後平荊南,得樂工三十二人;平西川,得一百三十九人;平江南,得十六人;平太原,得十九人;餘藩臣所貢者八十三人;又太守蕃邸有七十一人。由是,四方執藝之精者皆在籍中。’可見,西川139名樂工功不可沒。”袁靜芳教授認為,“五代西蜀曲子詞音樂是泉州南音之發端,而五代蜀主孟昶精通音律,喜愛並倡導曲子詞音樂,因此後世南音推崇他為‘始祖’”。 因此之所以把五代蜀主孟昶定位南音祖師,是因為五代西蜀“曲子詞”音樂被當作泉州南音之發端,而孟昶對“曲子詞”音樂有一定貢獻,他本人又精通音律,御封的“郎君大仙”名正言順,所以把孟昶定為“郎君大仙”予以祭拜。(上述材料摘自陳燕婷《南音傳統演唱程式探析》)我查閲《中國音樂辭典》時並沒有對福建南音的形成時間做準確界定,只是説南音和古代的歌舞音樂、詞曲音樂、戲曲音樂都有密切的關係,清代時,南音的形式確立,並且流行。但是綜上所述材料,包括樂器形制,應該可以確定南音起於唐代。


  其次在性質上,福建南音是一種樂種,梨園戲是一個戲劇劇種,性質決定了二者內容與形式的不同。福建南音包含有“指”“譜”“曲”三大部分,“指”又稱“指套”,是有詞、有譜的套曲,許多“指”與古代戲文,尤其是宋元南戲或傳奇密切相關;“譜”,是標題的器樂套曲,如着名的“四”(《四時景》)“梅”(《梅花操》)“走”(《八駿馬》)“歸”(《百鳥歸巢》)四套;“曲”,即散曲,是有歌詞的樂曲,數量眾多。三者之間演奏時嚴格遵循“指”—“曲”—“譜”的演唱順序,以過支曲聯接不同管門、滾門的樂曲(如錦板),遵循由慢到快的演唱順序(如七撩—三撩—疊拍—緊疊),曲與曲之間不間斷不重複。內容上大致可以分為抒情、寫景、敍事三類。梨園戲是宋、元南戲的一個支派,分為小梨園(七子班)和大梨園的“上路”“下南”三大流派。內容和形式上較多保留了宋、元劇目和形式特點。“上路”存有不少南戲腳本,多數敷演忠孝節義,如《朱文》《蔡伯喈》等;“下南”則較多地保存本地特有劇目,古樸粗獷,生活氣息濃,如《鄭元和》《蘇秦》等;小梨園以生旦見長,文辭典雅,曲調纏綿,表演細膩,如《蔣世隆》《董永》《陳三》《呂蒙正》《高文舉》《郭華》等。

其三在表演上,梨園戲有着一整套代代相傳的嚴格科範,其基本動作稱為“十八步科母”,尤其是手勢表演,豐富多彩,細膩獨特,與敦煌壁畫人物的手勢有着一脈相承的異曲同工之妙。南音以演唱為主,演唱者表演成分較少。

相對於二者的區別,梨園戲與南音的聯繫是主要的,二者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相互促進,相互影響。

首先在流傳地域上,二者都流行於福建省閩南方言區,屬於中國音樂體系中的閩台支脈,都植根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

其次二者不僅在樂隊在配置上近外,在具體樂器形制和樂器組合上也相近。比如梨園戲和南音中都是簫與二絃一組,琵琶與三絃一組,執拍板者位於中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