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草書的代表人物,草書的代表作品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草書便是其中一種字體,現如今,草書的應用雖不像古時使用那麼頻繁,但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依然不變,這種字體書寫簡便,可以為您節約很多時間。今天,就請跟隨小編一起來重温下,古代草書大家以及他的作品。



草書的代表人物:
一、張芝
後漢張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勤學好古,淡於仕進。朝廷以有道徵不就,時人尊稱自為“張有道”。好書法,最擅章草。張芝曾臨池學書,池水為黑,家中衣帛書而後練,於此可見其功力之深。被後人稱讚“超前絕後,獨步無雙。”尊為“草聖”。張芝在書壇上,一直享有極高地位。《書斷》卷中列張之章草、草書為神品,曰:“尤善章草書,生諸杜度、崔璦。龍豹變,青出於藍。又創於今草,天縱穎異,率意超曠,無惜事非。若清澗長源,流而無限,縈迴崖谷,任於造化”。張旭、韋誕、索靖、王羲之父子、張旭、懷素之草法,均源於伯英。
代表作品:《冠軍帖》、《二月八日帖》、《終年帖》等。

二、張旭
生於唐上元三年(675),卒於玄宗天寶九年(750),張旭蘇州人,字伯高,一字季明。善草書。時以李白詩歌,裴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為人桀驁狂放,精善草書,不治他技,為人豁達,嗜酒,世號“張顛”。明瓚《雲林集》謂張旭草書《春草帖》鋒穎纖悉,可尋其源。而麻紙樺煤,古意溢目,真足為唐人書法之冠。
代表作品:《草書心經》、《古詩四帖》、《殘秋入洛陽帖》、《斷千字文》、《今欲歸帖》等。

三、懷素
懷素字藏真,今湖南長沙人。俗姓錢。自幼出家為僧。生於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卒於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唐代明僧,為玄奘三藏僧人之門人。於經禪之暇,頗好筆翰,尤好草書,自言得草書三昧。於故里零陵,廣種芭蕉,以蕉葉代紙揮毫作書,因名所居曰“綠天庵”。好飲,酒酣興發,到處揮毫,人稱為醉僧。以草書着名。是繼張旭之後又一位狂草藝術家。唐呂總《續書評》雲:“懷素草書,援毫掣電,隨手萬變”。《宣和書楷》卷十九謂:“懷素草書,字字飛動,圓轉之妙,宛若有神”。任何一種書體都有這種草化的結晶,如篆草,章草,今草,行草,狂草,從狹義而言,是“解散隸法,用以赴急”的結果。
代表作品:《自敍帖》、《自敍帖》、《苦筍帖》、《食魚帖》等。

四、王鐸
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又號痴庵,別署煙譚漁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時家境十分貧寒,過着"不能一日兩粥"的生活。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累擢禮部尚書。王鐸身逢亂世,仕途多變,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禎帝自縊於景山。馬士英等在南京擁立福王,待為東閣大學士。滿清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於順治九年病逝故里。
代表作品:《杜甫晚出左掖等五律詩卷》、《擬山園貼》、《節臨來遲帖》、《臨柳公權辱問帖軸》等。

五、黃庭堅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着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代表作品:《廉頗藺相如列傳》、《黃庭內景經》、《蘭亭》、《樂毅論》等。

六、歐陽詢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字信本,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
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
代表作品:《草書千字文》

七、趙孟頫
趙孟頫(fǔ)(1254年—1322年7月29日),字子昂,漢族,號鬆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趙匡胤的11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其父趙與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南宋滅亡後,歸故鄉閒居。
代表作品:《晝錦堂記》、《晝錦堂記》

八、董其昌
董其昌,生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於明毅宗崇禎九(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人稱“董華亭”。明代後期着名畫家、書法家、書畫理論家、書畫鑑賞家。“華亭派”的主要代表。
董其昌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佈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説是集古法之大成,“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佈人間,爭購寶之。”

九、王獻之
王獻之(344年-386年),東晉書法家、詩人,字子敬,祖籍山東臨沂,生於會稽(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與其父並稱為“二王”。王獻之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胸有大志,後期兼取張芝,別為一體。
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見。清朝乾隆皇帝將它收入《三希帖》,視為"國寶"。他還創造了"一筆書",變其父上下不相連之草為相連之草,往往一筆連貫數字,由於其書法豪邁氣勢宏偉,故為世人所重。

十、傅山
傅山,明萬曆三十五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07──1684,78歲),字青主,號真山,山西陽曲(今太原)人。是我國明末着名的學者、書法家、詩人、醫學家。傅山出身於書香門第,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兄與弟都是平常之人,惟獨傅山自幼聰敏,博文強記,勤奮好學,善於思考。他繼承家學,併發揚光大,着有《霜紅龕集》四十卷。傅山草書的線條和語言上有很多自己的東西,連綿氣息排山倒海,情感比王鐸更充沛。他以大草形式寫行草,增加了聯綿的線條與組合,更加豐富,更有表現力。

十一、孫過庭
孫過庭,648年生,703年逝世,字虔禮,其籍貫有二説:一説陳留(今河南開封)人;一説富陽(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般均稱富陽人,可是他自稱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擅長書法和書法理論,他博雅能文章,真行草書尤工。草書師法“二王”。以草書擅名,尤妙於用筆,雋拔剛折,尚異好奇。他又善於臨摹古帖,往往真贋不易分辨。孫過庭又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着有《書譜》,深得書法之旨趣。至今流傳,成為學習草書的楷範。《書譜》是中國書學史上一篇劃時代的書法論着,為書法美學理論奠定了基礎。孫過庭書法,上追“二王”,旁採章草,融二者為一體,並出之己意,筆筆規範,極具法度,有魏晉遺風。

十二、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序》等。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冶於一爐,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

草書的代表人物,草書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