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中國戲曲大全之粵劇

中國戲曲文化是我國文化萬花園的一朵燦爛的鮮花,它是我國文化中的精髓。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民間戲曲的種類預計有三百六十五種左右。其實,粵劇又是戲曲中的一個貴族,在廣州省,粵劇的影響力是十分強大的,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粵劇的發展吧。


簡介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廣府戲”,漢族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於珠江三角洲等廣府民系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中國戲曲大全之粵劇

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佈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粵劇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隨着粵語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美國、加拿大、英國、東南亞等廣府華僑聚集地。如新加坡素有“粵劇第二故鄉”之稱。

歷史溯源
  粵劇是廣東藝人吸納外省入粵戲班的戲曲聲腔,加以易語而歌並融進本地的歌謠、小曲而形成的劇種。明中時期,粵中各地已有鄉俗子弟以戲劇為生。明嘉靖開始,出現弋陽腔、崑腔。清雍正年間,廣州有“土優”演戲時唱“廣腔”。及至乾隆年間,本地班藝人在佛山鎮大基尾建立了同業組織瓊花會館。乾隆至道光年間,來自外省的成百個外江戲班入粵,並在廣州成立粵省外江梨園會館。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聲腔和表演的藝術養料,逐漸形成演唱梆子腔為主的演出風格。咸豐四年(1854),本地班藝人李文茂以梨園子弟為骨幹,組織紅巾軍起義反清,清政府嚴禁本地班演出,藝人只得轉投外江班或冒稱京戲登場。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興起,於光緒十五年(1889)在廣州成立八和會館。本地班在這時又吸收了二簧聲腔,能以梆子、二簧腔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陽腔、崑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場十八本等眾多劇目。表演腳色分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總生、公腳、正旦、花旦、淨、醜十大行當,武打技藝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演出獨創的《六國大封相》時,登場百餘人,花團錦簇,土音啁雜,與其他劇種迥異。早期的粵劇戲班,乘坐專門租用的“紅船”沿珠江內河穿梭往返於各埠演出,故又稱粵劇藝人為“紅船弟子”。清末民初,廣州和港澳等地陸續修建戲院,新稱粵劇的本地班逐漸由農村的土舞台轉到城市戲院演出,此後出現流動於大中城市之間的省港大班。為了適應城市觀眾和劇場演出的需要,出現了以編撰劇本為業的開戲師爺,他們新編的劇目多為華麗奇巧的生旦戲。而演出於粵西地區的下四府班,仍擅長表演武生、小武擔綱的正本戲,保持着粗獷質樸的藝術特色。光緒年間陸續離鄉過埠的州府班,這時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國家演出。

行內術語
  梨園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762年)幼年即喜愛歌舞。6歲時,曾為他的祖母武則天在宮院裏即席表演了歌舞節目《長命女》。因為表演精湛,所以博得在座的皇親國戚及羣臣們的讚賞。李隆基繼位後,選定了宮庭的一片梨園作為排練歌舞的場所,這就是梨園的來歷。自此,戲行內人人自稱梨園子弟。

戲橋
  戲橋是開戲前派給觀眾的單張,作為介紹劇目之用。一般印上劇情的簡介、編劇、導演、演員表等等。

紅船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粵劇戲班常在廣州沿海巡迴演出,為方便行程,故棲身於紅船。此類戲班皆稱為紅船戲班。紅船船艙卧鋪分配及工人職責皆有規定,成為日後戲班的基礎。一般來説,粵劇戲班分為本地班、外江班、本地外江班及過山班。一般一個戲班擁有天地二艇,後來規模增加至146人,才設立畫艇。爆肚即是“即興”,可解作實時的創作。演員根據演出時的感情,作出與劇本有出入或沒有經彩排的發揮。

撞板
  在演奏或唱曲時,節拍或速度出現錯誤。由於粵劇很受香港人歡迎,“撞板”成了形容“出錯”的俗語。

欲免向隅
  因為戲棚是臨時搭建的,觀眾席有很多竹柱,那些角落稱為隅。欲免向隅就是説避免竹柱阻礙視線。

扎、叔父
  稱呼戲行長輩為叔。“扎”意思是成名或晉升。這兩個詞語與三合會的黑話相同。因為舊社會粵劇藝人奔走江湖,賣藝謀生,免不了要和黑社會打交道。

煞科
  煞科常見於劇本的最後一頁,代表散場。或者最後一個滾花作結尾,都叫做煞科。戲行內煞科也可以形容關係終結。然而電影界中,拍攝最後一幕也被稱為煞科。

標籤:粵劇 中國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