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其他國學

介紹四川綿竹木版年畫,四川綿竹木版年畫簡介

木版年畫在我國各地都有分佈,但這其中有幾個地方是比較着名,例如四川綿竹就是其中地方,接下來我就重點講解一下該地區木版年畫有什麼歷史淵源,他們的木版年畫有什麼特色?我都分別作一個介紹。

介紹四川綿竹木版年畫,四川綿竹木版年畫簡介

  一、歷史淵源
  綿竹年畫起源於北宋,興於明代,盛於清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注入了新內容及現代人的審美趣味。

  宋代,由於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木版年畫開始在漢族民間廣為流行和發展起來。待到明清以後,形成了各具特色和最大規模的中國四大年畫製作中心:四川綿竹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

  清代中葉,四川城鄉各地普遍興建會館時,多聘請綿竹畫師和塑匠雕塑神像,彩繪樑壁,使年畫師們的藝術在實踐中得以發展;綿竹造紙業不斷髮展和革新,實驗成功“粉箋紙”;年畫作坊管理完善,分工細緻,專人專事,精益求精,不論刻版,敷彩都達到較高水平,並出現有特色的流派和個人風格;外省和本地畫商起了媒介的作用。綿竹縣誌載:“商販遠自陝甘滇黔,裹銀來市易畫,仲則接踵城南,購過者遍於王道百五十里。”

  乾隆、嘉慶年間,由於經濟繁榮,綿竹年畫進入鼎盛時期,年畫行會也相應建立,名“伏羲會”,有專業從業人員九百餘,作坊三百多户,年產年畫1200萬多份,產品除運銷兩湖、陝、甘、青及四川各地外,還遠銷印度、日本、越南、緬甸和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畫商更如過江之鯽,購進銷出,囤積販運,成為從事紙業的經營內容。

  清咸豐年間《綿竹縣誌》説:“竹紙之利仰給數萬家猶不足,則印為書籍,製為桃符,畫為五彩神荼鬱壘,點綴年景。”

  當時綿竹縣有大小年畫市場。小市在城中北河壩及清道鄉,從清道鄉起要擺到近城的南軒祠,約十五里路。大市在城內南華宮,從臘月七年級開始,每天要出售到二更天,直到臘月三十為止。綿竹年畫經畫商傳播,除省內民眾廣為張貼外,還銷於陝西、甘肅、青海、雲南、貴州,並遠銷今越南、緬甸、印度及東南亞各國。

  民國時因農村經濟破產和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影響了民眾對年畫的購買力,加上綿竹縣豪霸橫行,土匪嘯聚,大小紙廠被洗劫或燒燬,年畫作坊紛紛倒閉。昔年譽滿中外的綿竹年畫已是“丹青零落不成妍”的衰敗景象。

  綿竹年畫,由於新中國的誕生又獲得了新生,此後,綿竹年畫藝術在推陳出新,一批年青的年畫作者在老一輩藝人言傳身教的輔導下迅速成長起來,他們認真研究吸收傳統年畫藝術的表現手法和特點,併發揮現代藝術豐富的表現力,創作了一批又一批新年畫。

  二、製作工藝
  綿竹年畫的製作程序和特色全在於手工施彩和勾線,按漢族民間藝匠通稱有以下幾種:
  1、明展明掛:為繪工精細富麗的一種;

  2、勾金:筆蘸金粉或銀粉勾出圖案;

  3、花金:是彩繪後的再加工,用木製花型戳子,拓上金或銀色花紋,現所見花戳子約三十幾種,分服飾花、帽花、衣角花、袖口花;

  4、印金:印過墨線和彩繪後,再用原印版複印一遍膠水(臉手除外),然後撒上金粉或銀粉,掃淨餘粉後即顯出金線或銀線;

  5、水墨:講究筆墨烘染和淡雅的色調;

  6、常形,力求設色單純;

  7、掭水腳:即寥寥幾筆大寫意,是綿竹年畫的特色繪法。

  三、藝術特色
  1、繪畫性強
  在繪製風格上,綿竹年畫既承傳了唐代之前手工繪製年畫的製作風格,又繼承了唐代之後雕版印刷年畫的風格。和中國其他年畫一樣,首先是要刻成線版。但是,線版在綿竹年畫中只起輪廓作用,從不套色製作,最後完成全部靠手工彩繪,經過不同藝人的手筆,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同一個藝人繪製不同的畫幅也會產生不同的趣味。與其他地區用色版套印年畫有明顯區別。這是綿竹年畫區別於其它諸家年畫的主要特點之一,也正是綿竹年畫的絕妙之處。

  2、色彩鮮豔明快
  年畫藝人在他們的作品上使用着儘可能豔麗的顏色,使畫面既熱鬧、又刺激,充滿生機和活力。但是在強烈的對比中,也講究適意和和諧。他們常常用少量的複色:“二門子灰”、或金、銀、黑、白等線、面穿插在對比強烈的色彩中間,以協調畫面色調。藝人們把他們多年來在實踐中總結出的配色經驗,撲素的總結成了一句藴含着深刻美學原理的口訣:“深配淺、釅(指濃度)配淡,深淺釅淡要相間。”綿竹年畫的顏色多用礦物質色和民用染料,根據季節不同製作時調以不同成份的膠礬,使作品顏色爽朗,耐曬耐淋,經久不敗色。

  3、線條古拙流暢
  線條是綿竹木版年畫造型及構圖的基本手段,形因線而立,神因線而傳。綿竹年畫畫師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積累了一整套以線造型的藝術規律。綿竹年畫藝人有畫訣曰“流水褶子(指線條)要活套,鐵線褶子要挺直。”這一曲一伸的變化是綿竹年畫用線的動感和靜感的藝術處理,它給整個畫面賦予韻律感和節奏感。

  4、內容廣泛形式多樣
  綿竹年畫歸納起來有避邪迎祥、風俗習慣、生活生產、戲曲故事、歷史人物、神話傳説、諷刺幽默、花鳥蟲魚等等。形式豐富多彩,有門畫、斗方、橫推、中堂、條屏、單條、木版拓片等,隨着時代的發展又增添了冊頁、扇面、賀年卡、掛曆、枱曆、手卷、廣告年畫等新形式。

  四、傳承發展
  綿竹市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積澱了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綿竹漢族民間木版年畫即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由四川省綿竹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綿竹年畫節”,在每年1月至2月舉行。

  1993年,綿竹市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年畫之鄉”。

  1994年,綿竹年畫入選“中國漢族民間藝術一絕”。

  1997年,綿竹年畫榮獲第五屆中國藝術節金獎。

  2002年2月,國家文化部正式公佈綿竹年畫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綿竹文體局的統計,2007年綿竹全市年畫銷售額2000多萬,就業400餘人,隨着旅遊業發達和出口業務的開展,綿竹年畫每年銷售增長近20%。已遠銷印度、日本、越南、緬甸等國家。年畫已然是綿竹走出去的一張名片。

  小結:我國四川是一個文化古城,各種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而木版年畫就是其中一個,這裏所產出的木版年畫色彩鮮明,線條流暢等特點。他們是我國四大年畫之一,除了這個大家還知道其他三個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