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經典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在學校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英語很難學,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因為最難學的是中文,因為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五千年的歷史了。中國的文化是多彩多樣,底藴也是比較深厚,在先秦時期出現了文化大繁榮,是文化發展上面重要的一筆,孔子儒家思想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下面看看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所謂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闡發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質達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論與方法。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具體內容:五達道、三達德、九經等;主要原則:慎獨自修、忠恕寬容、至誠至性;檢驗標準:抽象標準和具體標準;知行方法是知行合一;主要途徑是禮教;中庸之道的現代意義主要體現在促進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建設等方面。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總結:看完小編整理的文章,大家對中庸之道有更深的瞭解吧。對於儒家思想,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應該接觸到了,學習的語文和數學就是它所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