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走進怒江獨龍族,聽聽他們的故事

獨龍江畔,有這樣的一個少數民族,這個民族獨自生活在崇山峻嶺中,交通不便,生活經濟不好,有着自己的語言但是卻沒有文字,這樣一個神祕的民族,被稱作獨龍族,沒有人知道他們為什麼要生活在這個險惡的環境中,所以,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關於這個怒江獨龍族的歷史故事吧。

走進怒江獨龍族,聽聽他們的故事

怒江獨龍族
獨龍族居住在遙遠的西南邊陲、獨龍江畔,聚居着這樣一個民族。這個民族自古生活在崇山峻嶺中,條件惡劣、交通閉塞,雖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這個民族極為神祕,歷史上又被稱作“俅人”、“曲洛”,這個民族現被稱為獨龍族。

火塘,家庭的活動中心
獨龍人的生活離不開火塘。做飯、吃飯、看電視、待客多是在火塘進行,火塘是家庭的活動中心。老人、青年人、小孩都喜歡呆在火塘邊,男人年輕時喜歡在火塘邊烤着火抽根25元一支的捲煙男性,待老了手腳不好使了,氣温一低更是離不開火塘;而女人幾乎是不上桌吃飯的,有客人的時候,她們忙着烤土豆、端茶送水、做菜、下拉,火塘邊總有她們忙碌的身影;近年來,在國家的扶持下,即使最遠的寨子也有了發電機,電視能收幾十個台,小孩們喜歡在火塘邊打鬧着看《熊出沒》;家裏的狗、小黑豬也喜歡烤火熱鬧的,在火塘邊來來回回,剛生過崽的狗媽媽似乎還分不清哪個是自己的孩子,慈祥的讓小豬睡在身邊。

早上10點鐘的陽光射進木屋,獨龍老人在火塘邊煮茶。純淨的空氣和飲水使獨龍族出現許多百歲老人,迪政當的木當小組就有兩位。圖中便是獨龍江木當寨子的一位百歲紋面老人,右邊是其八十歲的兒媳。一家人坐在火塘旁,男人們喝得舌頭越來越短,嘴脣越來越寬;女人忙來忙去,共度一個美好的夜晚。“嚇拉”起鍋時要點一下火再吹滅,以此去掉雜質。嚇拉,一種用肉燉的酒,“貢山走一走,獨龍江走一走,要喝嚇拉到木當,要喝嚇拉到木當”,獨龍族人喜歡喝酒,男人女人都能喝。“一拉朽(音)”是一口乾的意思,“二拉朽”是兩口乾,以此類推。

嚇拉酒在獨龍族家家户户都常做,把肉炒熟,按一人一斤的量,把酒放入小炒鍋裏熬上一會兒,起鍋時將液麪點燃再吹滅,一鍋嚇拉就做好了。嚇拉上面浮着一層油,冷了會結起來,喝的時候還需要再熱一下。做嚇拉的肉類是多樣的,雞肉、蜂蛹、老鼠等都可以,不同的食材味道自然也不同。在獨龍人的眼中,相比雞肉下拉,蜂蛹嚇拉更難得、美味一些,不知外來人對此會作何感想。此外,獨龍人的酒量普遍很好,據説,在這每頓一斤、連續喝三天的量最好老實點。夜晚離開了火塘,悄悄的走着蛇形步,準確的躺倒在獨龍毯是獨龍人優良的習慣,而且自熬酒是不上頭的,第二天醒來,照樣精神,絕不像城市裏的某些瓶裝酒,醉後留有頭痛的後遺症。來獨龍江,如果不上山,那就好好的享受火塘與嚇拉吧,那一定是件無比美好的事情!

獨龍族年輕女人大多也能喝酒的,客人喝得高興時,常常大方的陪客人喝上幾杯,圖中這位八十多的紋面老人也能喝上好幾杯,與我們一同歡樂玩笑,雖語言不通,但也其樂融融。

雪山竹葉菜
家常,城裏的山珍海味

獨龍江地處高山峽谷,加上氣候寒冷等原因,耕地較少,對於常逛山的獨龍人來説,竹筍、蕨菜、菌類等野菜就成了家常便飯。而螞蚱、竹筍、菌子、竹蟲、蜂蛹、鼯鼠、草果等這些在外省人眼中的特色食物,對獨龍人來説更普通的不值一提。捕魚熬魚湯是獨龍江野外生活中的重要營養組成部分和精神寄託,簡陋的漁網用石頭做沉坨,用樹枝將其拉直放入河中,一端固定在岸邊,取下樹枝就算成功了,漁網通常第一天下午撒下,第二天早晨坐等收魚,一天有四五條三指大小的收入是極為可觀的,再配上獨龍江支流深處的河水,啊,太好喝了。

獨龍族小夥正在用竹竿下漁網。收穫的獨龍裂腹魚和扁頭魚。在獨龍江,最具人文特色的除了“下拉酒”,就是“獨龍”牌產品了。當地人喜歡在任何當地產的物品上,加上“獨龍”兩個字,以此彰顯原生態、無污染、半野生。獨龍牛、獨龍雞、獨龍豬、甚至獨龍土豆、獨龍石,都是城裏人熱愛的東西。其中,獨龍雞常用來招待遠方來的客人,雞血酒是飯前最好的飲品,獨龍人常説“喝了雞血酒上山不累”;而獨龍牛名氣就更大了,其牛角和小腿是白色的,一頭的價格高達一萬二,比普通黃牛貴出了三分之一。

在一片倒木多的樹林裏撿野生菌。半野生的獨龍牛,其牛角和小腿是白色的,一頭的價格高達一萬二,比普通黃牛貴出了三分之一。

雖然獨龍族在山谷裏面的環境並不是很好,但是他們關於這個山谷有着很多的歷史故事,隨着獨龍族將要走通外面世界的路,這些歷史都會慢慢的消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