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盤點京族哈節的結構

京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廣西內,京族有着自己語言,他們使用京語,與越南語基本相同。京族也跟其他的少數民族一樣,在漫長的的發展中漸漸形成了具有屬於自己的特有節日,哈節就是其中之一。你瞭解哈節嗎?下面我們一起充實下大腦吧。

盤點京族哈節的結構


  京族哈節:
  京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風情是每年一度的哈節。哈節,又稱“唱哈節”,所謂“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傳統歌節,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哈節主要流行於廣西的京族居住地區。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萬尾、巫頭二島為農曆六月初十,山心島為農曆八月初十,海邊的一些村落則在正月二十五日。雖日期各異,但節日的形式與內容基本相同。

2006年5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申報的京族哈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節日曆史:
  哈節是為了紀念海神公的誕生。京族人以海洋漁業生產為主,信奉海神。每年都要到海邊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請神聽歌"的意思。關於哈節有不少民間傳説。目前在廣西京族三島廣為流傳的傳説是:傳説四、五百年前,北部灣岸邊的白龍嶺下,有一條巨大的蜈蚣精,在此吃人翻船,興風作浪。一日有位神仙化作乞丐,搭船過海,船駛到蜈蚣精洞口,當船主要把乞丐推下海時,神仙把事先煨得滾燙的大南瓜塞進蜈蚣精口裏,蜈蚣精吞下大南瓜,燙得直打滾,屍斷三截,隨波逐流成為氵萬尾、巫頭、山心“京族三島”,頭部漂流至越南成為氵萬柱島,附近居民才得以安居樂業。於是京族人把大仙尊奉為“鎮海大王”,立廟祀之,每年都到海邊迎接“鎮海大王”來享祭,這就成了一年一度的哈節。

標籤:哈節 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