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解讀普米族民居文化

古時,人們居住於原始原始森林之中,房屋主要以樹木為材料,通風又養生。如今,在定居以後,蓋房大多以磚瓦為主,不僅空氣不流通,也導致了身體素質越來越差。朋友們,你們知道普米族嗎?他們房屋會有什麼特色呢?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解讀普米族民居文化


  普米族大多居住在半山緩坡地帶,以氏族和胞族宗支聚居,也有少數和其他民族混合居住的。普米族的民居一般由正房、廂房、院壩、圈房、麥架、廁所、松毛堆、果樹、水塘、菜園、神樹構成,房前屋後、田邊地角,除了常見的水果如桃、李子、蘋果以外,到處都是一片片的梅子樹。春天梅子樹開滿了粉紅色的花,一叢叢、一簇簇,從遠處望去,説不出是寨子還是花園,秋天梅子樹上結滿了金黃的果子,讓人垂涎欲滴。可是説是一個可以獨立的生存系統,這也是普米族民居文化和其他民族最大的不同之處。首先介紹居住的房屋建築風格。普米族的家庭房屋一般是自上而下“三階式”木楞房建築。即第一階正中為正房,第二階兩邊廂房和院壩,第三階圈房。

正房:正房分堂屋和側房,有上下兩層。一層為堂屋,靠門右上方裝有地阪、設火塘、火塘裏支起鐵三腳架,這三腳是古代牧人帳篷裏支鍋用的三顆石頭的發展。三腳後面有神龕。火塘靠神龕的一方。立有宗巴拉。用石頭雕碾泥塑,高一尺五至二尺,蘭坪普米於引處放置一塊平板石井並以鐵鏈連着櫃腳,火塘離地比寧蒗主,約為三尺。火塘周圍設卧鋪,男左女右,互不逾越,以忌混亂,火塘邊是家人活動的中心。側房左右兩邊一般是父母親就寢的地方或可以儲藏食品,其中一間一般情況下是配方酒罈和釀造蘇里瑪的地方。正對着火塘的二樓是經堂,兩側的房間可以擺放東西。

左廂房:一層中間的房間一般用來作廚房使用,兩側一間為面房,一間為手磨房,二層可以擺放一些雜物。

右廂房:一層是普米族家庭的倉庫,存放糧食的地方。二層是成人子女就寢的地方。

院壩:普米族院壩一般大約長15米,寬8米。

圈房:是養羊、豬、牛、馬等牲畜的場所,一般分為三到四間,分類關生畜。二層是存放草料的地方。

廁所:廁所一般設在圈房的背後離正房和廂房較遠的地方。

麥架:麥架是普米人用來掛青稞、大小麥、葉麥等港收割回來的糧食的建築。麥架前邊有一塊麥場,用來打場。

松毛堆:普米人把幹松毛扒來在圈房側面堆積成碉堡式的大松毛堆,用來墊圈房,讓牲畜保暖以及積肥。

果樹:普米人院落兩旁一般種果樹。有蘋果、梨、蜜桃、核桃、花紅、烏梅、木瓜等。

水塘:離廚房較近的地方,方便挑水使用。

神樹:普米族地區氏族有氏族的神樹,户有户的神樹,神樹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神樹一般在正房左上方,年節,祭祀活動以及婚禮,葬禮,甚至出門都要到神樹下燒香磕頭,祈禱佛祖和祖先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