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現當代巴蜀文化區的名人有哪些?

著名的巴蜀文化不但整合自身四川盆地文化,還融匯了自己周邊的少數民族文化,由此不難看出巴蜀文化是個善於學借鑑,為我所有的一種文化的融合。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中,巴蜀文化獨闢蹊徑,自成一體。所以每次提到中國文化,巴蜀文化總是值得一提,巴蜀文化衍生出的文化名人也是不在少數,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下與巴蜀文化有關的名人吧。

現當代巴蜀文化區的名人有哪些?


  蘇軾(1037-1101):北宋政治家,大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眉州人。蘇洵之子。詩、詞、賦、文及書畫均是獨樹一幟的開派宗師,是一位博學多能的全才,政聲卓着。着作宏富,有《東坡七》110卷,書法存世有《答謝民師論文帖》、《祭黃幾道文》、《前赤壁賦》等,畫跡有《枯木怪石圖》、《竹石圖》等。

李冰(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秦國人,能知天文地理,水利專家。約在秦昭襄王51年至56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守。在四川灌縣(今屬都江堰市)岷江上主持興建了馳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

郭沫若(1893-1978):樂山市沙灣區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1919年積極投身於新文化運動,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南昌起義時加入中國,後旅居日本,抗戰爆發後,回國加入全民族抗戰行列。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繼續站在民主鬥爭前沿,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解放以後,長期從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組織領導工作,扶持和幫助了成千上萬的科學、文化、教育工作者,對發展中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郭沫若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旗幟。

張大千(1899-1983):內江人,國畫大師。原名正權,又名爰、季爰,字大千,別戌大千居士,畫室名大風堂。1958年在紐約舉行的現代美術博覽會上,其國畫《秋海棠》榮獲金獎,被譽為當代世界第一大畫家。1969年舉家遷往美國居住。1972年在舊金山舉辦《四十年回顧展》,總結其走過的藝術歷程。1976年回台灣,1978年在台北外雙溪畔建成摩耶精舍,從此定居於此。其國畫以山水、人物、花鳥兼長,亦工詩詞、書法、篆刻,精鑑賞,富收藏,廣交友,被譽為當今世界最享盛名之國畫大師,現台北及內江均建有張大千紀念館。

李白(701-762):綿陽(今江油)人,唐代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少時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20歲出遊成都,然後遊歷川內各地,飽覽山河,開闊胸襟,形成自然豪放的詩歌風格。

李白的詩作對當時腐朽的統治集團表現出強烈的不滿,作了尖鋭的批判;對人民疾苦也有反映;對於安史叛亂勢力加以斥責,謳歌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義戰爭;又善於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河山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歌、神話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影響很大。但有些作品中也存在着縱酒放誕,求仙出世的消極情緒。着作宏富,有《李太白集》流傳於世。

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前117):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漢文學家,初名犬子,因仰慕戰國時人藺相如,改名為相如。

司馬相如的文學成就主要是辭賦。《漢書藝文志》着錄司馬相如賦二十九篇。今僅存《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美人賦》、《哀秦二世賦》等6篇。其代表作《子虛賦》、《上林賦》雖非一時一地之作,但內容上前後相接,故司馬遷《史記》將它們視為一篇,稱為《天子游獵賦》。司馬遷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概括它的主旨是用以諷諫。司馬相如的賦重鋪排、重誇飾,極富於文采美和音樂美,為漢代散體大賦確立了比較成熟的形式,從而使漢賦成了一代鴻文。明代張溥輯有《司馬文園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