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起名 > 起名大全

膽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中國古代的百家姓氏中有各種有趣的起源,有的源於某些職業、有些起源於物品、也有一些起源於官職名稱、更有一些是起源於圖騰信仰,那麼,膽姓這個較為罕見的姓氏你是否聽過呢?你知道這個姓氏的起源嗎?它的郡望是在哪裏?隨小編一起到百家姓去看看吧。

膽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一、姓氏起源
  源於物品,出自春秋時期吳國神兵鐵膽腎,屬於以兵器名稱為氏。鐵膽腎,亦稱雙兔、干將莫邪、雄雌劍,是一對寶劍的名稱,為春秋時期吳國的著名寶劍。傳説,這對雙兔寶劍非常神奇,原先是昆吾山中的一種神獸。相傳上古時期,昆吾山產赤銅,黃帝以其製作刀劍,利可切玉,因名曰錕鋙。後來錕鋙化作一對神獸,有兔子一般大小,雄的錕毛色金黃,雌的鋙毛色銀白,它們既吃紅沙石,又吃銅鐵。後來跑到吳國的兵器庫裏,將吳國的劍、戈都吃光了。吃飽了撐得跑不動,被守庫人捉住,獻給吳王闔閭。吳王很生氣,將這對神獸殺死,得到了一對鐵膽,令人將其鑄成一對寶劍,稱作鐵膽腎,雄者號稱干將,雌者號稱莫邪,俗稱雙兔,在古兵器譜上非常有名,記作雄雌劍。東晉學者王嘉在《王子年拾遺記》中記載:“昆吾山有獸,食銅鐵,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而封署依然。王令檢其庫穴,獵得雙兔,一白一黃。殺之,開其腹,而有鐵膽腎,方知兵之鐵為兔所食。王乃召其劍工,令鑄其膽腎為劍,一雌一雄。號‘干將’者雄,號;‘莫邪’者雌。其劍可以切玉斷犀,王深寶之,遂霸其國。”

有人以這對神兵為姓氏,稱鐵膽氏、干將氏、莫邪氏、雄雌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者,稱鐵氏、膽氏、幹氏、將氏、莫氏、邪氏、雄氏、雌氏等等。

郡是指行政區劃,望是指名門望族,郡和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國範圍內的名門大族。古稱郡中為眾人所仰望的貴顯家族。膽姓的郡望是哪裏?

二、郡望
  牟州:即今河南省。中牟縣位於黃河之濱,為華夏文明最最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悠久而燦爛,古稱圃田,留下眾多文化古蹟,中牟城北五里有牟山,高僅丈餘,綿延數十里,據《大清一統志》記載:“邑之得名於此。”一説中牟為春秋初期鄭國大夫祭仲的封地,“中”、“仲”音近,境內又有牟山,故名。據1984年的文物普查,全縣古文化遺址有百餘處,主要有業王瘸崗的裴李崗文化遺址、後魏桐樹崗的仰韶文化遺址、八崗老寨的龍山文化遺址等。中牟縣位於鄭汴之間,戰略地位重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期魯宣公元年(公元前608年)會諸侯於縣境南部的棐林以伐鄭;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82年)秦公孫壯伐鄭,圍縣境南部的焦城。戰國時秦七攻魏五入囿中(中牟別稱);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劉邦敗秦將楊熊於縣城東部的曲遇聚。西漢初期始置為縣制,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稱中牟候國,漢武帝元上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復為縣,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袁紹大戰於官渡。隋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改稱內牟,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內牟為圃田。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牟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牟州仍為縣,其後行政區隸屬雖多有變化,縣名至今未變,治所多在今中牟縣城一帶,到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黃巢起義軍與唐將李克用曾激戰於中牟縣境北部的王滿渡。宋朝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岳飛曾於中牟大敗金兵。明朝崇禎年末年,李自成三圍開封,皆軍次中牟縣。清朝咸豐年間,太平軍曾輾轉中牟縣境;清同治年間,山東、安徽起義軍亦屢次過境。民國初期,直奉兩系軍閥對峙,蔣、馮、閻的中原大戰皆屢爭中牟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中牟縣曾分別隸屬於陳留專區、鄭州專區、開封專區。1983年7月,中牟縣劃歸鄭州市市轄縣。

標籤:膽姓 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