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起名 > 起名大全

霸姓的由來和歷史名人

我國的姓氏很多都是極其具有喜感的,個別姓氏不管你叫什麼都會讓人會心一笑。小編記得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女孩叫是朕,呵呵噠……是不是感覺喜感倍增?在百家姓中霸姓也算一個大姓,可是一想到要是有女生叫霸XX,瞬間就就覺得一點也不温柔可愛了。現在,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霸姓的起源和歷史上的名人。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裔孫籛(彭祖)之後籛謬,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籛,為黃帝世系。據史籍《氏族典》的記載:“籛字鏗,封於彭,是為彭祖,歷夏、商兩朝,壽七百六十七年。夏封其元孫哲於韋,是為豕韋,而禿、暨、諸、稽、舟、人,皆出彭姓也。”韋遷於夏朝,其後代所建的暨國、諸國、稽國,皆滅於商朝。而禿國、舟國、人國,則皆滅於周朝。籛鏗的直系後代裔孫叫籛謬,公元852~932年,字具美,小字婆留;錢塘臨安人(今浙江臨安),在當代十國時期建立了着名的吳越國。吳越國曆百年後而入於北宋王朝。其後裔分衍出籛氏、錢氏、彭祖氏、禿氏、舟氏、韋氏、豕韋氏、伯氏、霸氏、覽氏、壽氏、名氏、諸氏、諸稽氏、暨氏、周氏(後周賜暨佐時為周)、既氏等。霸氏,即為籛謬之裔孫,是正宗的姬姓後代,源出錢鏐出使中原進貢之途的霸州(今河北霸州)。

霸姓的由來和歷史名人

霸州,在秦朝時期稱上谷郡,唐朝時期改置霸州,當代時期的後周曾一度攺稱莫州。由於霸州地處古益津,北依燕京、東牽渤海,西攬太行,“帝闕下臨通萬國,行人至此望燕山”,當時以“晴波遙映、菡萏飄香”的水鄉風情享譽遐邇,錢鏐非常喜歡霸州之地,遂在霸州設置了由王族負責的貢品中轉運輸站,世襲惘替,其後裔子孫中有人改以地名為姓氏,稱霸氏,世代相傳至今。錢鏐在少年時曾販私鹽。唐朝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浙西鎮遏使王郢起兵反抗朝廷,臨安石鏡鎮將董昌招募鄉兵,錢鏐投充偏將,從破王郢。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南下到臨安,錢鏐領兵狙擊。淮南(今江蘇揚州)節度使高駢讚賞之,遂即推薦董昌為杭州(今浙江杭州)刺史,以錢鏐為都知兵馬使。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後,浙東(今浙江杭州)觀察使劉漢宏謀取浙西,與董昌互攻數年。唐光啟二年(公元886年),董昌採納錢鏐建議,全軍渡江進擊,消滅了劉漢宏之眾,佔領越州(今浙江紹興),平定浙東。唐光啟三年,唐朝政府以董昌為越州觀察使,錢鏐為杭州刺史。自此,董昌和錢鏐分據浙東、西。當時,孫儒、楊行密與錢鏐爭奪潤州(今江蘇鎮江)、常州(今江蘇常州)、蘇州(今江蘇蘇州)諸州,使這一帶處於長期混戰狀態。唐大順二年(公元891年),錢鏐、楊行密聯合起來,由錢鏐佔領了蘇州一帶。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二者再次合兵,擊敗孫儒於宣州(今安徽宣城)。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唐朝政府以董昌為威勝軍(越州軍號)節度使,錢鏐為鎮海軍(今江蘇鎮江)節度使。

唐乾寧二年(公元895年),董昌自稱羅平國皇帝,改元“順天”。錢鏐惱之,發兵進攻,在唐乾寧三年(公元896年),錢鏐攻佔了越州,殺了董昌。唐朝政府嘉獎錢鏐,封為鎮海、鎮東(威勝改名)兩鎮節度使,兼有浙東、西之地。錢鏐在勢力強大時,佔地有十一州之多。其子孫後來又佔據了福州(今福建福州),置秀州(今浙江嘉興),使後來的吳越國轄地共有十三州。唐天覆二年(公元902年),唐朝政府封錢鏐為越王。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又封他為吳王。唐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後梁政權又封錢鏐為吳越國王。自唐朝末期起,錢鏐便一直繞道向中原政權貢奉無缺。後梁貞明四年(公元918年),吳越國取得了虔州(今江西贛州),之後,錢鏐便改由海路入貢汴、洛。

錢鏐在晚年敬禮文士,吳越境內的文化有所發展。他在位期間,築扞海石塘,置龍山、浙江兩閘,以遏潮水內灌。在太湖流域興修水利,境內河浦,都造有堰閘,以時蓄泄,不畏旱澇,並建立水網圩區的維修制度。這些措施,有利於境內農業生產的發展。他開拓杭州城郭,大興土木,悉起台榭,有“地上天宮”之稱。錢鏐在後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逝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吐蕃族,出自西夏王朝同盟部落吐蕃史委部八思巴的後代,屬於以尊號漢化為氏。古羌族有八個主要的部落分支,其中的党項部落為勢力較強的部落,後來建立了強大一時的西夏王朝。在西夏國的同盟部落中,有一個十分着名的、出自吐蕃民族雅隆部的分支史委部(室韋部),傳承了密宗佛教薩迦派,其五世祖為羅哲堅贊,尊號為“八思巴”。密宗薩迦派,得名於該教派的主寺薩迦寺,並因該派寺院圍牆上塗有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的紅、白、黑三色圖案,故又俗稱其為藏傳佛教中的“花教”,是西藏地區密宗佛教之祖。

北宋神宗熙寧趙頊六年(公元1073年),昆·貢卻傑布(公元1034~1102年)於後藏薩迦地方(今西藏自治區薩迦縣奔波山上)建成了薩迦寺,從這裏發展出着名的薩迦派。昆·貢卻傑布的先祖昆·魯旺布,傳為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唐德宗李適貞元十三年(吐蕃赤松德贊時期,公元742~797年)藏族人中最早出家的“七覺士”之一,從昆·魯旺布起,至貢卻傑布之兄喜饒崔臣,昆氏家族世代信佛,主要信奉寧瑪派(舊教,即紅教),至貢卻傑布起改學新派密乘(格魯巴教),他向卓彌譯師釋迦益希(公元993~1074年)學習道果教授,其後世代相傳,成為該派在見修方面的根本法門。薩迦寺建成後,採取寺主由家族家傳的血統傳承方法。貢卻傑布圓寂後,其子袞噶寧布(公元1092~1158年)住持薩迦寺。他佛學造成詣頗深,使該派主要弘揚道果教授等顯密教法系統化,確立了該派體系,把薩迦派真正發展起來,因此被稱為“薩欽”(薩迦派大師),尊為“薩迦五祖”的首祖。袞噶寧布有四個兒子,長子叫貢噶拔,因學經死於印度摩揭陀國。次子叫索南則摩(公元1142~1182年),漢名譯作“福頂”,除向其父學習薩迦派法要外,還向噶丹派名僧桑浦寺第六任堪布恰巴卻吉僧格(法獅子)學習顯密專教法十一年,是為薩迦二祖。三子叫扎巴堅贊(公元1147~1216年),漢名譯作“稱幢”,十三歲時被其史委為薩迦寺座主,是為薩迦第三祖。四子叫貝欽沃布,娶妻延嗣,生有二子,長子袞噶堅贊(公元1182~1251年),漢名譯作“遍喜幢”,學富五明,精通顯密,於克什米爾大班,在喬達釋迦師利尊前受比且戒,一般通稱其為“薩迦班智達”,簡稱“薩班”。

到了南理宗趙昀淳佑七年(蒙古庫裕克汗孛兒只斤·貴由二年,公元1247年),袞噶堅贊應庫裕克汗之請,在涼州(今甘肅武威)與蒙古汗國的宗王孛兒只斤·闊端會面,勸導西藏僧俗上層各界歸順蒙古大汗,為維護祖國的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薩迦派獲得了在衞藏地區(即烏斯藏,前藏地區稱衞,後藏地稱藏,衞藏地區在歷史上曾北起那曲地區的當雄縣,南至山南地區的洛扎縣,東達山南的加查縣,西到日喀則地區的昂仁縣,其區域涵括了現在的拉薩市,日喀則大部分地區及山南大部分地區)的政治、宗教地位,是為薩迦第四祖。袞噶堅贊之弟桑擦索南堅贊,生子羅哲堅贊(公元1235~1280年),漢名譯作“慧幢”,傳説他“三歲能誦讀,八歲能背《本生經》,九歲時能為人講經,又生於名族”,故時人稱他為“八思巴”,漢義為“聖者”,是為薩迦第五祖。羅哲堅贊與其弟恰那多吉後來隨伯父袞噶堅贊去閔州(今甘肅武威),後來被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尊為帝師,領總制院事,統領天下釋教,在西藏建立了薩迦派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並奉命創制了蒙古新字,一度頒行全國。在元朝政府的支持下,薩迦派盛極一時,羅哲堅贊與袞噶堅贊、袞噶寧布、索南則摩、扎巴堅贊合稱為“薩迦五祖”。在薩迦五祖中,袞噶寧布、索南則摩、扎巴堅贊三人僅受居士戒,未曾受過出家戒,因此身着白色俗裝,故稱“白衣三祖”;而薩班袞噶堅贊、羅哲堅贊二人則受了出家戒,管理政教,身着紅色袈裟,故稱“紅衣二祖”。
  羅哲堅贊後來與蒙古汗國締結為聯盟,在其後裔子孫中,有取先祖尊號“八思巴”首音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霸氏、巴氏、伯氏,後分別融入藏族、蒙古族、彝族、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衞國君主衞武公之後,屬於以王號稱謂為氏。夏王朝少康執政時期,大彭氏國的支孫元哲受封在豕韋(今河南滑縣萬古鎮),建有豕韋國,時稱豕韋氏。豕韋國雖小,但霸勢甚高,與大彭並稱伯爵,後曾受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商王成湯滅夏之後,豕韋國公族四散出逃,約定以原國名韋或豕韋為姓氏。後來西漢初期着名詩人,楚元王劉交、楚夷王劉郢客、楚夷王劉戊的師傅韋孟在《諷諫》一詩中就稱:“肅肅我祖,國自豕韋。”到了西周時期,豕韋國故地成為衞國之邑,而且是專門用為屯兵之所。到了西周末期的周幽王姬宮湦十一年(衞武公姬和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太戎攻破鎬京,殺周幽王,衞武公毅然率兵佐周抵戎,在戰鬥中立了功勞,被即位的周平王姬宜臼封爵為公。衞武公在位長達五十五年,“能自責,百採眾諫,常與下臣共勉”,使得衞國十分強盛,成為當時屏蕃東周王朝的重要戰略地理支柱。衞武公在九十五歲時曾作《抑》詩以自儆。詩云:“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温温恭人,維德之基”。正如典籍《國語·楚語》中所記載的:“昔衞武公年九十有五矣,猶箴儆於國曰:自卿以下至於師長士,苟在朝者,無謂我耄而舍我,必恭恪於朝,朝夕以交戒我”。周平王十三年(衞武公五十五年,公元前758年),衞武公去世,被尊諡為“武”。衞國人民感其德,賦有《淇澳》歌頌其高風亮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倜兮,赫兮嗄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在衞武公的支庶後裔子孫中,即有以“赫兮嗄兮”之義即“威武霸氣”為姓氏者,稱霸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霸氏正宗。

第四個淵源
  源於王號,出自春秋至秦漢之際所稱王者的後代,屬於以王號稱謂為氏。霸,就是伯,但是以控制其他諸侯為特徵之伯者,這種“伯”是諸侯之長,稱“伯王”。古人恐伯王的“伯”字與侯伯的“伯”字相混淆,便借用“霸”字代替,改稱“霸王”。關於“霸王”的含義,在典籍《孟子》中解釋:“以力假人者霸。”在史籍《左傳·成二年》中解釋:“五伯之霸也。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韋,周伯齊桓、晉文。或曰齊桓、晉文、宋襄、秦穆、楚莊。”在典籍《疏》中解釋:“伯者,長也。言為諸侯之長也。鄭康成雲:霸,把也,言把持王者之政敎,故其字或作伯,或作霸也。”這在典籍《毛氏》中解釋得更明晰:“五伯之伯讀曰霸。伯者,取牧伯長諸侯之義,後人恐與侯伯字相溷,故借用霸字以別之。”在中國的歷史上,夏王朝時期的伯姒昆吾,商王朝時期的伯子大彭、伯子豕韋,周王朝時期的齊桓公姜小白(公元前681年稱霸)、宋襄公子茲父(子茲甫,公元前639年稱霸,但未成功)、晉文公姬重耳(公元前632年稱霸)、秦穆公嬴任好(公元前623年稱霸西戎)、楚莊王羋旅(熊侶,公元前606年稱霸)、越王句踐(公元前473年稱霸),以及秦朝末期的西楚魯公項羽(公元前207年稱霸),都屬於歷史上眾人所承認的霸王(伯王)。只不過古代史學家們都一致認為,在這些霸王(伯王)中,只有項羽屬於“自立為西楚霸王”,但也就是這位自立的“西楚霸王”在歷史上的名號最響亮。
  在這些霸王(伯王)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人以先祖輝煌一時的王號為姓氏者,稱霸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霸氏姓源分別出自姒姓、子姓、姜姓、姬姓、羋姓這五大姓氏,應注意具體甄別。

第五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秦川之河霸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霸水,原來叫作茲水,源出藍田穀,向北流匯入渭河。在史籍《前漢·地理志注》中記載:“霸水,出藍田穀,北入渭。師古曰:茲水,秦穆公更其名為‘霸水’,以章霸功視子孫。”灞河,是陝西省境內的一條河流,屬渭河南岸一級支流,發源於藍田縣霸塬鄉麻家坡即秦嶺北坡。春秋時期,秦穆公嬴任好不斷向外擴張,但在向東方試圖爭霸中原失敗後,轉向西方發展,在周襄王二十九年(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稱霸西戎後,周襄王姬鄭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霸(伯),秦穆公躊躇滿志,改茲水之名為霸水,以彰顯自己的武功。後來人們在“霸”字上加上“氵”偏旁,稱為灞水,今稱灞河。秦、漢時期,漢王劉邦曾在灞河上架有一作着名的木橋,名曰“灞橋”,是當時關中地區的交通要衝,連接着西安東邊的各主要交通幹線。灞河是歷史上“八水繞長安”的八水之一,全長九十二公里左右,主要支流有清河、輞峪河、滻河等。
  在霸水(茲水、滋水、灞水、灞河)兩岸流域的住民中,很早即有以河流名稱為姓氏者,稱茲氏、霸氏、灞氏,後統一為霸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京兆尹霸陵,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前漢·地理志》的記載:霸陵,在秦朝時期稱芷陽縣,隸屬於京兆尹,漢文帝劉恆在西漢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即位後,更其名為“霸陵縣”。漢文帝在(公元前156年)逝世後即葬於該地,就是今天陝西省咸陽市五陵原。在霸陵負責護陵者、以及附近住民中,多為劉漢世家的心腹,很早即有指地名為姓氏者,稱霸氏。
  但要注意,這其中有一支為着名的西漢大辭賦家、武騎常侍司馬相如之後裔,有別於其他劉氏宗親。蓋因司馬相如在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最終擔任了“漢孝文園令”,即守護霸陵之長官,是當時非常榮耀、且在兩漢歷史上唯一的外姓官員,其後有以先祖官居地名為姓氏者,亦稱霸氏,世代相傳至今。

歷史名人
  霸存富
  (公元1965~今),彝族,乳名霸小寶,筆名山鷹;雲南江川人。着名基礎教育家、現代書畫家。1991年畢業與雲南玉溪師範專科學校藝術系美術專業,2004年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美術分院中國畫系,其書法、繪畫作品多次入選省、市展覽,多次獲獎,是近年來成績卓着的中青年書法家之一。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雲南省書法家會員,江川安化中心國小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