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起名 > 百家姓知識

公孫姓的來源 姓公孫的名人 公孫氏圖騰

公孫姓的來源

公孫姓的來源 姓公孫的名人 公孫氏圖騰

公孫
一、尋根溯祖 公孫複姓起源很多。春秋時,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喜歡稱公。按照周朝制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為太子 ,其他的兒子便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他們的後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孫為姓,因此,公孫並非一族一姓的後人。最初出現的公孫氏是在上古時期。《路史》載:神農用母弟勖,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後以公孫為姓。軒轅帝初名公孫,後改姬。《廣韻》載 :古封公之後,皆自稱公孫,故其姓多,非一族也。《通志》載:公孫氏,春秋時諸侯之孫,亦以為氏者,曰公孫氏,皆貴族之稱。或眼黃帝姓公孫,因以為

姓公孫的名人

公孫僑

公孫僑複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稱公孫。春秋時期鄭國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子產具有人本主義的思想,強調人事,但也不否認鬼神。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在子產看來,人道先於天道,天道可以存而不論,人道則不能不察。被清朝的王源推許為“春秋第一人”。

公孫鞅

商鞅,衞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稱為衞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在秦國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戰國時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公孫龍

公孫龍(前320年-前250年),傳説字子秉,中國戰國時期趙國人,曾經做過平原君的門客,名家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為《公孫龍子》,西漢時共有14篇,唐代時分為三卷,北宋時遺失了8篇,到如今只殘留6篇,共一卷。其中最重要的兩篇是《白馬論》和《堅白論》,提出了“白馬非馬”和“離堅白”等論點,是“離堅白”學派的主要代表。是著名的詭辯學代表著作,提出了邏輯學中的“個別”和“一般”之間的相互關係,但把它們之間的區別誇大,割斷二者的聯繫,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想體系。

公孫述

西漢末年割據者,稱帝於蜀。後被東漢所滅。

公孫度、公孫淵

公孫度(150-204年),字升濟,遼東襄平(遼陽)人。有二子,公孫康,康弟公孫恭,康子公孫晃、公孫淵。少隨父遷居玄菟郡。初為玄菟小吏,繼升尚書郎、冀州刺史,後被免官。東漢中平六年(189年),經同鄉徐榮推薦,被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公孫度到任後,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漸豐。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中原地區董卓亂起,各地軍閥無暇東顧。公孫度趁機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繼則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向南取遼東半島,開疆擴土;又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儼然以遼東王自居。由於公孫度的鋭意進取和苦心經營,使遼東地區在漢末三國的戰亂年代,獲得了暫時的安寧,推動了當地生產技術和封建文化的發展。

公孫淵

字文懿。魏大司馬,封樂浪公。後自稱燕王。為司馬懿所破。

公孫瓚

公孫瓚(?-199)字伯珪,漢族,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東漢末年獻帝年間佔據幽州一帶的軍閥,漢末羣雄之一。後為袁紹所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