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建築民居

寒食節是哪一天,具體有哪些好吃的?

寒食節是中國很多地區性特有的一個節日,在這個節日到來當天很多人都是不吃熱食物的,都是涼的。那麼關於寒食節具體是哪一些呢?具體有哪些好吃的你都知道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寒食節是哪一天,具體有哪些好吃的?

明節吃什麼食物?寒食節是哪一天?冬至之後的第105天就是寒食節,一般跟清明節相差一兩天,因為相近,人們常把這兩個節日看做是一個,講究吃寒食,而這個習俗也是來源於介子推的傳説。介子推母子是被燒死在綿山之上,因此在這一天人們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1、薑絲排叉
  薑絲排叉又叫薑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京味兒十足的北京小吃。雖然是道“北京名吃”,但自己在家做起來一點也不難。只需先用鮮姜泡水,再用生薑水和成麪糰,後擀成均勻光滑的薄片,然後在薄片上撒上澱粉面,疊起合成長條後,用刀切成約寬為2釐米、長5釐米的排叉條,將兩小片疊到一起,中間順切三刀,散開成單片套翻在一起,用温油小火炸好。下一步將炸好的排叉過蜜,用生薑水熬開後撈出薑絲,放入白糖,開鍋後放飴糖,繼續熬開後移小火上,將炸得的排叉入薑絲熬出的薑糖稀中迅速過蜜,控幹放涼即可。

2、馬蹄燒餅
  老北京有句俗語“東一夥子,西一夥子,早點就吃馬蹄燒餅夾果子”,就説的是馬蹄燒餅。製作馬蹄燒餅用的是一個長方形的磚砌吊爐,下面是煤火,上面正面開有洞口,爐頂上帶有幾個馬蹄凹圓形的印模子。烙制燒餅時,將已在案板上和好的半發麪的小餅粘上些芝麻,再刷一層油和糖水,再往爐頂上的模子裏一貼,小餅即成馬蹄形了。烤熟後,外焦而中空,掰開正好夾進去一個油炸鬼,吃起來香酥甜美,十分可口。

3、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它用上好麪粉為原料,先燒適量開水,水開後,改用小火,將麪粉倒人鍋內,迅速攪拌直到麪糰由自變成灰白色,不粘手時,取出稍晾成燙麪。白糖用水化開,香草粉用水化開,適量雞蛋液在碗內攪勻,分幾次加入燙麪中,最後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勻。然後在鍋內倒油,旺火燒至冒煙後,改用小火,此時將揉勻攪拌好的麪糰,500克分成40個均勻小球,人油鍋前用手摁成圓餅,逐個下人油中,待餅膨起如球狀,並呈金黃色時撈出,滾上白糖即成。

4、糖耳朵
  又稱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糖耳朵炸製成形後,要趁熱放入温熱的飴糖中浸泡一分鐘“過蜜”。適宜在秋、冬、春三季食用,因為夏季炎熱,蜜容易脱落。蜜麻花色澤棕黃油亮,綿潤鬆軟,甜蜜可口。

5、驢打滾
  驢打滾來歷不凡,光看它的加工材料包括大黃米麪、黃豆麪、紅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足以符合營養膳食指南上的食材多樣化這一條。它的製作分為製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麪,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6、芝麻醬燒餅
  北京人統稱燒餅,是大眾化的小吃品種。過去不少回民餐館都經營此類麪食,外皮多數帶有芝麻,也有不帶芝麻的,但不管表皮怎樣,中間都是以塗麻醬為酥層的。回民小吃經常是品種配套供應,如豆汁配鹹菜、焦圈,豆腐腦配麻醬燒餅,老豆腐配火燒,餡餅配小米粥,薄脆配牛舌餅。麻醬燒餅色澤金黃,外焦裏嫩,香味濃厚,一刀切開,層次清晰、均勻,一般十五六層的最為地道。

7、硬麪餑餑
  硬麪餑餑是過去北京小吃中夜間供應的一種麪食,也是常見品種。由於人們生活習慣改變、生活水平的提高,走街串巷賣小吃的減少,這種小吃也斷了檔。硬麪餑餑的特點筋道香甜,過去均在夜間,有走街串巷的手藝人出售,吆喝聲在夜間傳得很遠。

小結:傳統的寒衣節也被稱之為換火節,在這個時候家家户户都是會停止燒火的,在這一天很多人都是隻吃涼的食物。當然也有很多的小吃,像是糖耳朵或者是驢打滾芝麻餅,這些都是非常好吃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