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間工藝

2020年掛社是哪天 掛社是什麼

導語:在我們中國有着很多的傳統節日和習俗,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也會有自己當地特色的民俗習慣。那麼在2020年掛社是在哪一天呢?掛社又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0年掛社是哪天 掛社是什麼

2020年掛社是哪天
  2020年3月16日
  掛社
  掛社,湘西苗族祖先崇拜祭祀儀禮。農曆立春後的第五個屬戊的日子稱為社日。社日必須祭奠新亡的祖先,連祭三年,名曰“掛社”。祭法是上山採摘新鮮蒿菜和野葫葱,洗淨切碎,揉去苦水,加鹽炒幹,拌浸泡過的粳、糯米各半,加臘肉丁、豆腐乾、花生米、芝麻、紅棗、冬筍、豬油等煮成社飯,拿到新亡之祖墳上祭奠。祭滿三年,掛社終止,祭日改在清明節。

2020年掛社是哪天 掛社是什麼 第2張

春社簡介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無定日,先秦、漢、魏、晉各代擇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然此後又有官社、民社之分。民社下為二月二日,俗稱“土地公公生日”;官社日期不變,其祭祀為國家祀典,在社稷壇舉行。古代春社日,官府及傳統民間皆祭社神祈求豐年,裏中有飲酒、分肉、賽會、婦女停針線之俗。《禮記.明堂位》:“是故夏勺、秋嘗、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蠟,天子之祭也。”唐張籍《吳楚歌詞》:“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唐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元方太古《社日出遊》詩:“村村社鼓隔溪聞,賽祀歸來客半醺。”

春社是源自中國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社的時間一般為立春之後的第五個戊日(此處為中國古代干支紀日法,大體來講,古時紀日時,按干支順序以60日為一循環,如某日用干支紀日法記為甲子日,則次日為乙丑日,三日為丙寅日,四日為丁卯日……十一日為甲戌日……十三日為丙子日……六十一日重新為甲子日,六十二日為乙丑日,具體見干支。戊日,即是以天干“戊”為開頭的日期,下文提到的“酉日”、“丁日”等,皆是如此。)

春社在甲骨文中就有相關的記載,是中國最為古老的節日之一,距今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在元朝以前,在中國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但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僅有部分地區存在二月二日。

拜土地公的習俗,並稱此日為土地誕、福德誕等,但與傳統的春社不盡相同。在中國大陸北方部分地區的二月二龍抬頭節中,亦有部分民俗沿襲自春社。關於春社的興衰過程,有學者將其歸結為“起源三代,初興於秦漢,傳承於魏晉南北朝,興盛於唐宋,衰微於元明及清”。

2020年掛社是哪天 掛社是什麼 第3張

與中國諸多祭祀類傳統節日一樣,根據主辦方的不同,春社分為官社和民社。官社莊重肅穆,禮儀繁縟,而民社則充滿生活氣息,成為鄰里娛樂聚宣的日子,同時有各種娛樂活動,有敲社鼓、食社飯、飲社酒、觀社戲等諸多習俗,是傳統民間不可多得的熱鬧節日。“社會”一詞即起源於民社時的聚會活動。

官社與民社概念的產生:當時對“社”的祭祀活動,按主辦方的不同,可以分為“大社”(王為羣姓立社)、“國社”(諸侯為百姓立社)、“侯社”(諸侯自立社)、“置設”(大夫以下成羣立社)。這些由各級官府主持祭祀的社祭,通常被稱為官社,其所需要的資金等資源也具體由官府撥付,在先秦及以後的歷史中,官社在社祭的禮制、儀程和功能上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只是隨着政治體制和行政單位名字的改變,而轉換成太社、郡社、縣社等稱呼。

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等級結構與政治體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的設置不再是按照原有的社會等級來確定,而是根據行政單位和行政區劃來確定,置設開始漸漸演變成由民間自由組織的“里社”里社通常被稱為民社.

春社一般與“秋社”合稱為“社日”,歷來有“春祈秋報”的説法。清末民初著名易學家尚秉和稱,社日“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最古最普遍之佳節。”現今各地遍存的土地廟即是社日祭社時的遺存。

小結:掛社也就是祭祀祖先的一種禮儀,在許多的民族裏都會有各自民族特色的節日、習俗,這也是我們中國悠久的歷史。

為您推薦:
  身上有神保護的特徵 有什麼特徵
  小孩經常做噩夢換房間可化解嗎
  開車壓到蛇有什麼預兆 有什麼含義
  私家車忌諱擺放什麼呢 風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