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間工藝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萬物生長生存都有一定的規律,生命如此,天氣也不例外,如今,隨着人類大肆的取用自然資源的同時,也因此引起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先不説全球變暖,日常的空氣已經瀰漫着一層讓人窒息的氣體,對此,世界氣象組織成立了“世界氣象日”,目的是為了讓全球的人都認識到這個問題。接下來先來看看下面對這個節日介紹吧!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1947年9月—10月,國際氣象組織(IMO)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了45國氣象局長會議,決定成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並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公約規定,當第30份批准書提交後的第30天,即為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正式生效之日。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30份批准書,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正式生效,標誌着世界氣象組織正式誕生。為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執委會第20屆會議決定,把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並從1961年開始,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的氣象工作者都要圍繞一個由WMO選定的主題進行紀念和慶祝。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各國廣大羣眾更好地瞭解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情況以及氣象部門在經濟和國防建設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推動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利、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

世界氣象組織是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開展氣象業務和氣象科學合作活動的國際機構,總部設在瑞士瓦。世界氣象組織擁有成員151個,中國是世界氣象組織最早的創始國和簽字國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的主要任務包括:促進世界範圍氣象觀測網的建立和推行氣象觀測業務標準化。促進國際間的氣象資料交換和提出觀測、統計資料的統一規格;促進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資源、農業以及其它方面的應用;促進水文業務的開展和加強氣象部門與水文部門間的合作;鼓勵氣象學及有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員培訓。

本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氣象組織主要活動集中在以下幾項國際合作計劃;世界天氣監視網計劃;全球大氣研究計劃;人類和環境的相互作用計劃;技術合作計劃;教育和訓練計劃以及世界氣候計劃等。

1971年10月,第2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此後,我國陸續加入了聯合國所屬的一些專門機構,其中最早批准加入的專門機構就是世界氣象組織。

全球氣候變暖使世界各地極端天氣引發的自然災害明顯增多,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通過全球綜合觀測,人類可獲得有關天氣、氣候和水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掌握這些信息雖然無法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但可以做到對災害進行早期預警,提前防範,以及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所造成的影響。

為使慶祝“世界氣象日”的活動更具有實際意義,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為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選定一個宣傳主題,號召世界各成員國以多種方式開展宣傳活動。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眾對自己密切相關的氣象問題的重要性的認識。每一個主題都集中反映了人類關注的與氣象有關的問題。主題的選擇主要圍繞氣象工作的內容、主要科研項目以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

2009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天氣、氣候和我們呼吸的空氣”,旨在呼籲人們關注氣候變化和空氣質量。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07年發佈的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認定,人類活動大量排放温室氣體是造成全球氣候變化的主因。IPCC還預計,隨着氣候變化加劇,洪水、乾旱和其他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將會增加。此外,天氣、氣候和空氣質量還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空氣中的顆粒物和相關污染物會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和心臟,導致人們患上哮喘、心臟病、肺癌等疾病。

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世界氣象組織就率先協調大氣成分的觀測和分析。目前,通過利用地面實地觀測站、遙感站、氣球探空儀、飛機和衞星組成的全球網絡,專業人員可定時採集有關温室氣體、氣溶膠和臭氧信息以及傳統的氣象和水文參數。掌握這些信息有助於人們對氣象問題的研究,進而做到對災害進行早期預警,提前防範,以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所造成的影響。世界氣象組織祕書長雅羅在今年世界氣象日的致辭中強調,由於90%的自然災害與天氣、氣候和水害直接相關,因此,加強氣象工作,防災減災,有利於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

相關知識:世界氣象日主題
1961年:氣象
1962年:氣象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貢獻
1963年:交通和氣象(特別是氣象應用於航空)
1964年:氣象—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
1965年:國際氣象合作
1966年:世界天氣監測網
1967年:天氣和水
1968年:氣象與農業
1969年:氣象服務的經濟效益
1970年:氣象教育和訓練
1971年:氣象與人類環境
1972年:氣象與人類環境
1973年:國際氣象合作100年
1974年:氣象與旅遊
1975年:氣象與電訊
1976年:天氣與糧食
1977年:天氣與水
1978年:未來氣象與研究
1979年:氣象與能源
1980年:人與氣候變遷
1981年:世界天氣監測網
1982年:空間氣象觀測
1983年:氣象觀測員
1984年:氣象增加糧食生產
1985年:氣象與公眾安全
1986年:氣候變遷,乾旱和沙漠化
1987年:氣象與國際合作的典範
1988年:氣象與宣傳媒介
1989年:氣象為航空服務
1990年:氣象和水文部門為減少自然災害服務
1991年:地球大氣
1992年:天氣和氣候為穩定發展服務
1993年:氣象與技術轉讓
1994年:觀測天氣與氣候
1995年:公眾與天氣服務
1996年:氣象與體育服務
1997年:天氣與城市水問題
1998年:天氣、海洋與人類活動
1999年:天氣、氣候與健康
2000年:氣象服務五十年
2001年:天氣、氣候和水的志願者
2002年:降低對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關注我們未來的氣候
2004年:信息時代的天氣、氣候和水
2005年:天氣、氣候、水和可持續發展
2006年: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
2007年: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
2008年:觀測我們的星球,共創更美好的未來(OBSERVING OUR PLANET FOR A)
2009年:天氣、氣候和我們呼吸的空氣(Weather climate and the air we breathe)
2010年:世界氣象組織——致力於人類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2011年:人與氣候
2011年:人與氣候
2012年: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
2013年:監視天氣,保護生命和財產
2014年:天氣和氣候:青年人的參與
2015年:氣候知識支持氣候行動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標籤:氣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