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間工藝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羣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裏。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全唐詩》)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詩》)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


   《中秋見月和子由》 (宋)蘇軾
  明月未出羣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脱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 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鳴露草。
  捲簾推户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宋詩鈔》)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户,桂枝撐損向西輪。 --(《宋詩鈔》)


   《中秋》 (宋)戴石屏
  把酒冰壺接勝遊,今年喜不負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
  《一剪梅》(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粧鏡台。
  玉户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