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間工藝

中元節的來歷400字範文舉例

中元節,又叫“七月半”,傳説是地府大赦,“鬼門開”的日子。故而民間還有鬼節之稱。那麼,這中元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下文正是關於中元節來歷的400字範文舉例,感興趣的朋友就隨小編一起來瞧瞧吧。

中元節的來歷400字範文舉例

  範文一: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説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道藏》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脱“。民間則多是在此節日懷念親人,並對未來寄予美好的祝願。

道教節日能與傳統民書相應,主要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即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後,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

唐、宋以後,已成為民俗節日。正月十五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範文二:
  第一種説法:
  每年農曆7月15日是中元節又叫鬼節或着叫盂蘭節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節日.

中元節源自道教,後來佛教改為現現在俗稱的鬼節。盂蘭節在印度語中意指“倒懸”,“倒懸”指的的是釋迦十大弟子目連的母親死後受餓鬼之苦,不能吃東西。後後來得到釋迦幫助。用百味五果供養十方神佛並藉功德救母親。所以現在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農曆7月舉行普渡會,現在叫鬼節。

一般來説古時候都不願在這個月作嫁娶等重要事。

第二種説法:
  關於鬼節的來歷,傳説地藏菩薩,他的母親去世後來到陰曹地府,被關在牢房裏少不得受種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孝順的女兒,看到母親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這天竟恂私情,讓看守牢房偷偷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牢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們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説。那些跑回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託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為[鬼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