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土家族吊腳樓的傳説故事

眾所周知,熱帶的建築,一樓都是給牲畜住,二樓才開始人住,因為蚊蟲的原因。所以,生活在這一代的居民大多數的房間都是在二樓。那麼,你們知道土家族嗎?土家族的吊腳樓又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先來看下以下這個傳説吧。

土家族吊腳樓的傳説故事

傳説一
  許多年前有個以打柴為生的後生,每天天一亮就起牀了。吃過早飯,上山打柴,午時左右,後生已經挑着柴來到集市上。傍晚,後生回了家,做了晚飯,吃完安歇。後生的爹孃都過世了,又沒有兄弟姐妹,這樣孤孤單單的日子一過就是好幾年。

這天,後生賣柴回來,老遠就看見自家的茅屋冒着裊裊炊煙,以為失火了,也顧不得疲勞,一路奔跑過來,及至進了屋,他一下傻眼了。

只在遙遠的記憶中,有過這樣温馨的時候:火爐裏火正旺,小木桌上,有熱氣騰騰的飯菜,正飄散着異香。地上乾乾淨淨,屋子收拾得整整齊齊,昨晚換下的有着濃郁汗味的衣服晾在窗前的竹篙上,還在滴水呢。

以後一連幾天,天天這樣。後生有點害怕了,是不是神仙下了凡?真要是這樣,他一個窮光蛋,可消受不起。他決定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

這天吃過早飯,他照樣上山打了一捆柴,與平常不同的是,他沒有將柴挑到集市上賣,而是挑到家附近,然後找了個地方藏起來,兩眼巴巴地望着屋子。過了兩個時辰,約莫已是做晚飯光景。後生正等得心焦,忽然看見一隻火紅的狐狸,自山坡飄然而下。

紅狐到了茅屋附近,很快在地上打了個滾。後生一陣眼花,再定睛看時,只見一個姑娘走進了茅屋,隨即茅屋升起了縷縷炊煙。

原來是狐仙!後生心中一陣狂喜,拔腳就要向茅屋飛奔,但他猛然又站住了,不行,這麼魯莽,狐仙會被驚走的,總得想個法子留住才行。

呆了片刻,他悄悄地走過去,把尚帶着餘温的狐皮捲起來,躡手躡腳地潛進吊腳樓,爬到閣樓上,將狐皮用一件舊衣服包了,塞進一口破舊的木箱。然後又悄悄來到屋外,背起柴捆,向茅屋走去。

後生大步地走到院壩裏,將柴捆重重地放下,然後向廚房走去。他聽到廚房一陣忙亂,姑娘推開門來,愣住了。四目相對,兩人都有些驚慌,説不出話來。後來,也不知是誰先説了話。

狐仙走不了啦!她找不到自己的皮,再也無法變回狐狸。她本來就很喜歡田姓後生,幫他做事,就是看他勤勞。這一下回不去了,於是他們成了親,有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後生依然天天去打柴,只是他再沒有從前那樣辛苦,衣服破了有人補,髒了有人洗,餓了回家有熱騰騰的飯菜,屋子裏不再冷清,兒子已經會喊爹了。

有了狐仙的幫助,後生幹活就更加賣勁了,每天天不亮就起牀打柴,一天到集市賣兩個來回。漸漸地,錢越攢越多。後生用攢下來的錢買了耕牛和農具,就這樣,一家三口過着男耕女織、甜蜜幸福的生活。

隨着糧食和錢物的增加,存放的茅屋已經不行了,必須對自己的茅屋進行改造。設計怎樣的房子呢?夫妻倆認真的協商了一天,決定建造一棟“一正兩廂”二層的樓房。他們請來了九九八十一個心靈手巧的木匠,用了一百零八根柱頭,花了九九八十一天,一棟嶄新的吊腳樓完工了。為了答謝木匠師傅和鄉親近鄰,他們辦了九九八十一桌宴席,慶祝了整整三天三夜。

後來,土家族建造房子,都要建成“一正兩廂”二層的吊腳樓。

傳説二
  很久以前,土家人的祖先居住在山洞中或大樹下,靠狩獵、捕魚為生。天上張天王看見土家人世代住山洞和大樹下,生活很苦,他要去東海龍王那裏借一座殿宇來送給土家人。張天王到了東海龍宮,見到龍王就直説了。龍王心想:我的殿宇又大又重,量你也搬不動。於是就答應了。張天王來到一座吊腳三柱二騎的殿宇前,用手輕輕一提,就把殿宇提起來了。龍王一見,後悔不該答應。只好勉強地説:“用後還回來。”張天王説:“七天就還回來。”張天王提着殿宇來到土家山寨,叫土家族人仿造了一座三柱二騎(即三根柱子落地,兩根柱子懸空)湘西吊腳樓房。

七天過去了,龍王就來找張天王還殿宇。張天王説:“你要,我還你。”提起殿宇順手一丟,就把殿宇丟在一條河邊,橫擱在河的兩岸。“你自己去搬吧!”龍王自知搬不動,只好氣沖沖地回龍宮去了。從此以後,每逢雨水季節,龍王都要發怒漲洪水,讓水將河上的殿宇沖掉。人們也在漲水季節不能從殿宇中過河。於是人們又在橋下安上斬龍刀,龍再也不敢直闖殿宇樓房了,人們不但有房住了,來去過河也方便了。

相傳很早的時候,湘西一帶的土家人搭起一些茅草屋居住,砍草犁地,在燒荒之後的土地上種莊稼。這一帶古木參天,荒山老林裏有很多虎豹豺狼,蛇和蜈蚣到處爬。由於人們懼怕野獸,就燒起大火,還在火堆裏埋竹節燃燒,野牲口看到明晃晃的大火,嚇得不敢靠近,然而蛇蟲螞蟻卻不是很在乎這些,常往屋裏鑽。有個老年人想出一個主意,他喊一些後生砍樹條子,像扎木排一樣,在草棚子旁邊的樹上綁起架子,鋪上野竹子和細樹條,再墊一層樹葉和茅草,頂上支起茅草頂篷躲雨水。人睡在樹半腰上,蛇蟲螞蟻就不大容易爬上去。但是,放在地上的食物被蟲子爬過後,人吃了又嘔又瀉。這個老年人又想了個辦法,叫後生把一塊塊大巖板拉上樹,放平,再墊上一層黃泥,然後在上面支鍋弄飯,這樣糧食就不會讓蟲子爬了。

老年人的辦法很快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人們都照這個辦法去做,在大樹半腰間搭起大大小小的茅草棚,住在上面,腳是吊在半空的,民間就叫它為“吊腳樓”。

傳説三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户土家農民,夫婦倆拉扯着兩個孩子。每天丈夫勞動歸來,總是把蓑衣、斗笠放在階沿上。不料一天早晨,蓑衣和斗笠卻被拉到了牆雜旯裏,原來是狗在上面睡覺過夜。為了避免再出這種事,他們就找來了一根大竹篙,用葛藤綁在階沿外邊的柱頭上,用來掛蓑衣和斗笠。 一次,妻子坐在屋檐底下織麻補衣,兩個孩子老纏她,使她做不成活路,她只好找了幾節木槓,幾塊木板,就着掛蓑衣和斗笠的竹篙搭成了一個平台。她坐在上邊,繼續織麻補衣,再也不怕孩子吵鬧了。 人們見這樣很好,便進一步把平台發展成住房,就成了吊腳樓。

標籤:吊腳樓 土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