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二十四節氣之芒種節氣話梅雨是什麼意思?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就是芒種了,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這個時候總是大家在忙着播種的時候,這個時候的雨量充沛,氣温也會逐漸的變高,有利於莊稼的生長,在芒種來的時候大家經常都會説梅雨,那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二十四節氣之芒種節氣話梅雨是什麼意思?

芒種的梅雨是什麼意思
  梅雨指的是從我國江淮流域一直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常常出現的一段降水量較大,降水次數頻繁的連陰雨天氣。因時值梅子黃熟故名。又因這時温高、濕重、雨多,器物容易受潮生黴,故名黴雨。一般為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出梅後盛夏開始。中國曆書上向有黴雨始、終日的記載:開始之日稱為“入黴”,結束之日稱為“出黴”.芒種後第一個丙日入黴,小暑後第一個未日出黴。入黴總在6月6~15日之間,出黴總在7月8~19日之間。

正常梅雨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時間長達20~30天,雨量在200~300毫米之間,約佔當地全年雨量的20%~30%.但年際變化很大,入梅日期遲早可相差40天,出梅日期可相差45天。歷史上最長的梅雨季節達60多天,也有些年份卻一反常態,出現“空梅”,變成了“梅子熟時日日晴”,當然,這種情況歷史上並不多見。

我國南方流行着這樣的諺語:“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持續連綿的陰雨、温高濕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徵。

梅雨時節,氣温較高,雨量豐沛,十分有利於水稻、蔬菜、瓜果等多種作物的生長。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逐漸摸透了梅雨的脾氣,合理地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將農作物佈局和茬口安排做到因時制宜,讓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贏得了“兩湖熟,天下足”和“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到:“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莓也”.梅雨時節,空氣濕度很大,水汽常常吸附在人們的衣物、書籍、傢俱和食品上,時間一長,招來黴菌滋生。梅雨天氣的確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某些不便,但也應該看到,豐沛的天然降水,卻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條件。事實上,一個地區的降水狀況,對當地的社會發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江南地區那些無垠的稻田、蒼翠的林木、青青的茶樹、交錯的港汊,哪一樣離得開梅雨季節雨水的滋潤?

但梅雨若嚴重異常,便會引起這一帶罕見的洪澇或持續性乾旱。像1931年、1954年以及1991年江淮流域的洪澇災害,都是因為梅雨量特大而造成的。由於降水來勢猛,強度大,範圍廣,持續時間長,致使農田受淹,鐵路中斷,工廠停產,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損失。如果梅雨期間雨水過少,甚至“空梅”,則會造成嚴重旱災。

隨着氣象探測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梅雨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為了確保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梅雨到來之前,應清理好田間墒溝、疏浚城市下水道,對露天物資進行苫蓋,搶修危漏房屋,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穩妥地躲避梅雨帶。

  在這個忙碌的時節,還有一些經常見的天氣災害龍捲風、大風、暴雨,天氣是比女生的脾氣還容易善變的額,大家要注意看天氣預報瞭解天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