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傈僳族非遺文化有哪些?傈僳族非遺文化大起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一些經過長時間的傳承下來的文化,他是我國文化中的精髓,很多已經面臨着消失的現在,保護民族文化就是保護本國文化。傈僳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在這個民族之中有着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單。你知道都有些什麼嗎?現在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傈僳族原生態歌舞、服飾、婚俗、闊時節、口弦、葫蘆笙、火草織布技藝、民間文學等等,都是本縣最具民族特色的極其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一不閃爍着德昌傈僳人民的睿智光芒。目前,德昌縣已成功申報了5個省級、8個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3個省級、8個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傈僳族非遺文化有哪些?傈僳族非遺文化大起底

2009年6月,德昌縣傈僳族服飾、刺繡、葫蘆笙三個項目亮相第二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成為2萬多平方米的博覽展區內展出的90項國際非遺項目以及1300餘項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項目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備受世人關注。

2010年8月德昌縣傈僳族火草織布技藝、葫蘆笙演奏參加了第六屆中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備受遊客青睞。

2011年5月29日至6月11日,德昌縣傈僳族火草織布技藝參加第三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展演,傈僳族文化再一次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傈僳族服飾
  德昌傈傈人從前穿的自制麻布衣(俗稱“火草衣”)。男子頭上包纏青布“葫蘆”帕,着偏襟短衫,衣長至臍,褲長過膝,腰繫麻布帶,外罩一件無領無袖的山羊皮褂(冬天增加一件用羊毛捻線織成的上衣)雙腳纏青布(帶)裹腿。成年婦女頭上包纏青布帕,帕寬尺許,紋呈“人”字,盤大盈尺身穿花領偏襟繡花窄袖上衣,衣長過膝;裙多皺摺,長至腳踝,裙邊繡數行水波紋(俗稱“火草裙”);腰扎一條用羊毛編織的紅腰帶,帶寬5—6寸。小孩不分男女,幼時只穿上衣。年齡稍大才穿褲(裙)。男女老幼均赤腳,夜間傍火塘而眠。德昌傈僳服裝多用自織的布(俗稱“火草布”),系將自種的火麻以及於山坡採來的火草,分別捻成線,再用織布架自編成布。男裝多為本色(白色),稍加繡飾;女裝則精心搭配綵線,挑花刺繡,主要繡飾衣領、衣袖、裙子腳邊、背裙、蓋頭和挎包(傈僳語叫“臘表”)。繡的花樣有:三跳針、羊蹄叉、波浪花、八角花、小蟲連串、樹林、蝴蝶花、小動物等,圖案古樸大方,色彩豔麗。腰帶織成後,用野生大血藤、倒鈎刺果煮染成血紅色,襯以黑紋路,獨具特色。傈僳人無論男女老幼,外出均挎一隻白底繡花布包,包為方形,長寬尺許,十分美麗。家中所有成員的衣服穿戴,均由婦女編織、縫製。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嘎且且撒勒舞
  “嘎且且撒勒舞”傈僳語意為來跳美好的舞蹈。相傳是由72種曲調組成的72種舞蹈。傈僳人但凡祭慶典禮、紅白喜事、逢年過節、慶賀豐收和戰爭、祈禱神靈,或男女青年相聚,都跳嘎且且撒勒舞,充分展示了傈僳人熱愛生活,以及豐收的喜悦,節日的歡樂,男女間美好的愛情和戰爭勝利的狂歡等等。嘎且且撒勒舞又是傈僳青年男女表達情愛,建立個人關係的重要媒介。但原則上是點下包穀到收成之前是不跳歡慶舞的。

嘎且且撒勒舞包含很多種不同曲調、不同內容和形式多樣的舞步,往往是一曲接着一曲,連續不斷的跳完為止。主要有《衣採拜華》、《七古尼查》、《匡娃娃》、《拉不拉呆呆》、《馬嚕塘嘛更奪呆》、兩腳、三腳、四腳舞等等。

德昌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的跳法是:數人或數十人拉圈或兩排相對,以吹葫蘆笙作跳舞曲,同時也起着指揮的作用。起跳時,均以慢動作《鄂且》作起勢,然後由慢到快轉入各種曲牌的舞蹈,一般是女的先跳,然後男的在外圍觀察,看好同輩的女伴再插進隊列中拉手共跳,若是同性別就不論輩數高低均可拉手共跳。結伴領隊有一定規矩,如兄弟姐妹不能排在一起,輩份不合者不能緊挨,凡關係不合規定者中間一定要插入兩男和兩女隔開。表兄妹姐弟可以隨意結隊。婚喪有專門曲調,女的先跳。選擇專人蔘加。如婚禮中領舞由領親調伴奏,僅限領親有娃拿扒和送親的幾位女伴跳。領親舞節奏緩慢,舞步輕盈、充滿依戀之情,再跳合攏舞,節奏明快,腳有力,以示團結、強盛。整個領親舞共跳三次。婚禮時順時針三圈,意是送走不好的東西,然後才重三圈,將不好的踩死踩扁。請拜儀式完後,打跳開始前還須重複一次,之後才是集體舞蹈。

喪舞有父母的不能跳,逆時針三圈,再順時針三圈,其後外面的人才能加入其中,前面淒冷,意思是在世時養兒育女,唱歌流淚,比賽跳,男女方家裏的人比賽跳。

傈僳族的舞蹈並不是隨意就可以跳的,跳舞的時間只能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半到次年的二月末的這七個多月的時間裏,種下包穀以後就不能跳了,跳的時候要在七月半祭祀以後才能跳。

舞蹈的動作挖苕、扳包穀、摘東西、紡麻……這些是來自於生產勞動;攆麂子、鳥兒喝水、等又來自於狩獵;哐娃娃、團結舞、找朋友等動作又來自於生活……

德昌傈僳族的原始歌舞嘎且且撒勒以羣體性的羣眾表演為表現形式。參加跳舞的少則幾十上百人,多則千人以上,而舞蹈動作則以操練式、模擬式為表現,原始舞蹈的特徵十分顯着,藝術氣息和生活氣息非常濃厚。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傈僳族婚俗
  德昌傈僳族傳統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允許男子入贅女家,本人及所生子女均不改姓。締結婚姻首先滿足“姑表親”,即姑娘家的女兒必須首先嫁給舅舅家的兒子(俗稱“逮豬份子”),其次,堂“姑表親”和“姨表親”,時興“掉換親”。因此,無婚姻自由可言。傈僳族民諺:“嫁豬隨豬,嫁狗隨狗,嫁給石頭坐地守。”“姑娘菜籽命,撒在哪裏哪裏生。”因此,婦女受害尤烈,婚姻悲劇屢屢發生。舊時,寡婦再婚,須按親疏順序擇人“轉房”。無“轉房”對象的,才允許另嫁,但男方須給女方原夫家一件布(俗稱“奶母布”),以作補償。兒子結婚後另建新屋,同父母分開居住;幼子或獨子才留在父母身邊,並繼承家產。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舊的婚俗逐漸被新風尚替代。計劃生育和優生優育知識得到傳播,傈僳人近親婚配得到控制。現時,傈僳族的青年男女基本上已經是在自由戀愛的基礎上建立家庭。

德昌傈僳人婚嫁禮儀,至今保留下極富情趣的民族特色。每年農曆三月至八月,因忙農事無暇娛樂,更不舉辦婚事。説親、訂親日期,一般都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以後(忌在七月、九月、冬月等單月進行)。不興媒人,不講究彩禮,通常由男方父母(或哥、姐)出面去女方家説親,僅贈送糕點、掛麪之類微薄禮品。若女方家同意聯姻,當即收下禮物,並將女兒的生庚、屬相告訴男方家。婚期多定在臘月至次年二月。

領親前,男方家請兩名男子作證婚人(傈僳語叫“娃拿扒”)主持操辦婚禮。同時,請一位輩分高的老人(傈僳語叫“阿巴莫”)在領親前祝告家神、祖先,為娃拿扒各挎上一條麻布,作為領親人的標誌。娃拿扒帶上兩名小助手接受新郎一拜之託,帶上一小截羊腿骨啟程。四人來到女方家,先將那截羊腿骨交與女方家,表示“婚事既成,絕無反悔”。接着,女方家請的一位阿巴莫對女方家家神、祖先念誦祝福語,併為娃拿扒各挎上一條麻布,將兩條麻布交叉、打結,表示承諾領親。之後,娃拿扒與女方家邀來的女歌手(傈傈語叫“嘎媽”)對歌。嘎媽高唱《婚姻調》(傈僳語叫“夫嘎”),訴説父母養育女兒的艱辛;自謙新娘年幼無知,不會理家,託咐男方體諒,耐心開導,多加關照等。娃拿扒以歌作答,曉以理,動以情,勸慰女方家的人放心,讓姑娘出門。雙方有問有答,層層深入,生動感人,句句顯示歌手的機靈和智慧。對歌結束,娃拿扒與女方的伴郎、伴娘(一般是新娘的姨婊、姑爹或姐姐、姐夫)和姐妹在堂屋裏跳罷《送親舞》,然後領新娘出門。傈僳人婚嫁歷來簡樸從事,男方不給聘禮,女家不給陪奩,女兒的嫁裝,僅僅是一件長布衫、一張長布帕,家境好的陪送一牀被蓋。

女方家請的葫蘆笙手一路吹奏《送親調》,引着送親客轉山繞水緩緩前行,隊伍浩浩蕩蕩,熱鬧無比。途中,嘎媽與娃拿扒即興對歌,唱旅途的艱辛,贊新人的能幹,借詼諧、調侃遣去跋涉的勞頓。經過三次休息,來到男方家附近。男方家派出葫蘆笙手吹奏《迎親調》前來迎接。新娘進屋前,伴娘、伴郎和送親姐妹趕快將所帶被蓋高擎四角遮護新娘,此時,男方家的人抓些羊糞丸撒去,以示驅走貧窮和疾病,讓新娘帶來一生幸福和吉利。新娘進屋後,新郎及其家人暫不露面,意為可避免婚後相處不和睦。送親儀式以娃拿扒和女方伴娘、伴娘帶領大家在場壩上跳《領親舞》後即告完成。

傈僳人的婚宴簡樸、別緻:在地壩上擺四塊劈柴當坐凳,中間散放些青松針為飯桌。待九碗菜上齊後,新郎先來席間叩謝雙方的老輩;雙方的父(母)作為親家於席間正式見面。晚上,在堂屋裏舉行拜堂儀式。

新人拜堂,稱為“請拜”。贈送新人禮金,叫做“丟拜錢”。誰先誰後,依照輩份高低進行;贈多贈少,絕對無人計較。喝了小助手敬的酒,祝新人永世沒有口角;活到頭髮雪白,活到兩眼細小。賀親的客人丟完“拜錢”,阿巴莫給新郎、新娘吃“結合酒”(傈傈語叫“知四巴”),念祝福語:“對門流出一股銀水,這裏流出一股金水,金水銀水合上了,養兒育女,有吃有穿”。

“請拜”完畢,娃拿扒給新郎、新娘起新名(傈僳語叫“夫米咪”),表示新生活的開始。在場的人接受娃拿扒分贈的熟羊肝顆嚼食,一邊聽他起新名,直到認為起的新名合意了,便齊聲歡呼“嚓喔——”“嚓喔——”表示贊成、通過。從這時起,新郎、新娘不再用原來的名字。起了新名,婚禮結束,男女雙方客人齊聚場壩上,圍着大堆篝火跳《山羊、綿羊合攏舞》。舞步歡騰,氣氛熱烈,往往通宵達旦。

結婚當晚,新郎、新娘同屋“不同房”,須由伴郎、伴娘相陪,同宿於新房內。次日早飯後,新人帶着男方家未成年的弟、妹上山放羊,伺機避開弟、妹,自尋僻靜處親熱。婚後三天,新娘回門。一般當日返回,路程遠的,可留宿兩夜。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傈僳族闊時節
  僳僳族闊時節是傈僳族傳統節日。傈僳族語音譯,意為新年歌舞節、年節或春節。但是各地節期不一,雲南省華坪縣等眾多傈僳族聚居地的闊拾節是公曆12月20日起的半個月,而四川省德昌縣傈僳族的闊拾節由於封閉,又少受外界影響,仍保留着正月七年級至十五這個時間,節期與漢族的春節統一,習俗極傳統。臘月十五之後,各家各户一般按測算好的吉日開始掃塵,砍幾株株木樹枝葉,把屋裏屋外掃得乾乾淨淨。而房屋周圍的壩子、苞谷樓下則二十九日下午必須將垃圾掃成堆。臘月的三十這一天一早,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瀰漫在煙霧裏,人們都在燒掃塵堆積物。據説這個時候的煙霧會薰瞎老鷹的眼,新的一年家裏的雞不遭老鷹襲擊。

節前必須把衣服洗完,於是在臘月裏,村寨旁的溝溪裏便到處是洗衣的傈家女,只見她們用腳踩着衣裙,雖洗衣卻彷彿在跳舞,雙腳有節奏地舞着,而旁邊木柵欄、樹枝、石上則晾曬着五彩繽紛的衣物,這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年三十這一天衣物不能晾在自家房前屋後,意為新的一年雞不被老鷹叼,人一年四季不得病。不洗衣被認為不吉利。小孩子年三十前則到山坡上去採摘松毛,要選黃綠色長得好的松針,越好表示來年莊稼越好。年三十祭祀活動極為複雜,白天要上山尋一樹,在樹下殺公雞祭神,若離家遠,則一般要在樹下將雞煮好揹回讓全家團年時吃。

飯前用豬頭祭祀,飯後再燒豬頭燉。之後貼專門製作的有孔的紅紙祭祀,先天地、再家神、老人、門神、灶神、羊圈、苞谷樓、蜂桶、柴堆……祭祀完畢,收拾屋裏屋外,特別要將亂繩理順,意為新的一年裏免遇蛇。晚上準備好松明、松毛、水之後,人們就可串門聊天閒耍了。七年級早上,天不亮大人就悄悄收拾起牀,不驚動他人。先在屋頂上撒松毛,再烙糯米粑,在老人靈位上放上糯米粑,然後放鞭炮,迎接去世的老人回家,在屋外燒香紙祭族中死去的孤寡老人。傈僳族是狩獵民族,尊崇獵狗(他們稱為“攆山狗”),飯前要先喂獵狗,喂時放上糯米粑、肉、大米飯,看獵狗吃啥就表示新的一年主人家裏的這一物豐富,吃不完。之後,人才開始以地上的松毛為桌開始吃飯,要長輩先吃,吃飯必須先加三次飯後才能泡湯,據説不然出門遭雨淋。這一天是傈寨中最熱鬧的,女子早上就舉行梳頭比賽,之後就織布比賽;男子則攆山(狩獵)比賽,由於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的實施,今天攆山比賽沒有了,可男子仍多要舉行打靶比賽;小孩則以打彈弓、做遊戲為樂。八年級一早,村寨裏到處可見背背篼的人,他們揹着糯米粑、臘肉等去拜年,拜年對象主要是女方孃家父母等。八年級至初六是傈僳族走親訪友的日子。初六白天洗衣、找柴,晚上燒豬腳,祭祖先。初七這一天太陽未出來時要舉行送神活動,要祭鋤、刀等生產工具,祭後才開始使用。正月十五,祭獻豬項圈,祭獻家神大地等,闊拾節結束。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傈僳族葫蘆笙製作技藝
  傈僳族葫蘆笙的製作技藝歷史悠久,具有鮮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四川省德昌縣金沙鄉和南山鄉是葫蘆笙製作技藝水平較高的村寨。

傈僳族日常生活、生產勞動、逢年過節、紅白喜事等都離不開葫蘆笙。德昌傈僳族婦女喜歡彈口弦,男子喜歡吹葫蘆笙,葫蘆笙多為自制的五管葫蘆笙。製作葫蘆笙的主要工具為幾把專用刀具,原料包括黃竹、泡竹、空心竹、葫蘆、黃蠟等。製作過程主要有摘葫蘆、砍竹子、削竹製管、製作舌片、加工葫蘆笙鬥、粘管、配上增音器、調音等工序。

德昌傈僳族自織的布俗稱“火草布”,系將自種的火麻以及於山坡採來的火草,分別捻成線,再用織布架自織成布。其間,要經過割、曬、淋、泡、理、漂、繞、紡織等20多道加工環節,每一道工序都是靠她們的雙手親自來完成。

每年的六、七月間,勤勞的德昌傈僳族婦女們便三五成羣地上山採擷大山深箐裏的野生火草的葉片和割火麻桿。回到家後,將野生火草的葉片洗盡稍焐,剝下葉片背面的白色外皮搓成線,繞成團,叫火草線。把麻桿泡水剝下外皮後用自制的木頭紡線機紡成線,繞成團,叫火麻線。備織布時用。

德昌傈僳族傳統的火草織布方法是用簡易的自制織布機來編織,這種織布機操作起來簡單方便,用這種織布機可以織出單層和雙層的布料,也可以織出帶斜方格的圖案、帶花邊的腰帶,但火草布一般採用單層且不帶圖案的織法。在織布前傈僳族婦女總要三五成羣地約好,相互配合拉好線,拉線方法的不同可以決定布料的單雙層和長度寬度,一般每匹布要拉十多抱長(成年人兩手向身體兩測平舉的長度為一抱),寬度可以放一百多股線;然後把這些線一對一對穿過織布機子(傈僳語:耶喃),穿法的不同可以決定是否有方格圖案和圖案的大小多少;最後把線的兩端固定在柱子等東西上,把織布機掛好就可以開始織了。

織布時,織布者坐在機子前用腳踩動腳下的竹板,竹板會帶動機子一上一下把穿好的線平均地分成整整齊齊的兩份,這時織布者就把線放到中間然後再踩一下竹板就算織好了一道。火草線和麻線交織穿插使用,布是由火草線和麻線織成的。如果要織帶花紋的布,此時只要加上一些不同顏色的線就可以織出帶花紋的布匹了。為了使放好的線更緊,傈僳族婦女用竹片或光滑的木片向放線的方向反覆用力,有的家庭還配備了用幾百根細竹片密密的像算盤一樣的竹盤子(傈僳語:耶瑪),使用前也把拉好的線先一根根穿過去,每織一道線用它來加緊一次,用這種工具織出來的火草布又美觀又結實,而且省時省力。一般有經驗的傈僳族婦女織一匹火草布只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織好火草布後傈僳族婦女們會根據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在火草布上染上各種顏色,繡上美麗的花紋,做成像彩虹一樣的腰帶;納千針引萬線,做成像白雲一樣的白褶裙;在上面繡上美麗的花草萬物,做成傈僳人永不離身的花掛包。

小結:説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就想起前一段時間的:韓國成功申請拔河為韓國的非物質分化遺產,聽説下一步他們將申請韓國泡菜成為文化遺產。(呵呵……表臉)

標籤:非遺 傈僳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