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黎族傳統文化 你具體瞭解多少?

黎族是生活在海南島比較早的人羣,他們在海南島的生活軌跡可能追索的上千年前。那麼關於黎族的傳統文化知識,你具體都知道多少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黎族傳統文化 你具體瞭解多少?

黎族先祖依靠的原始生產工具,打魚狩獵,刀耕火種,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最早開拓了海南島。秦漢時期,封建王朝開始統治海南島。漢武帝於公元前110年打開瓊島,設置珠崖、儋耳兩郡。南北朝時,俚人領袖冼夫人統領了包括海南島在內的嶺南地區,島上1000餘峒俚人均歸附冼夫人。冼夫人率其先請命於樑朝,後又歸屬於隋朝。唐朝以後,海南島成了與南海諸國繁榮貿易往來的交通要衝。隨着中央政權對海南島統治不斷鞏固,部分大陸漢人、苗族和回族也陸續先後不斷遷徙入島,與黎族土着居民雜居。大量移民的遷入,帶來了先進的鐵器生產工具和農耕生產技術,使黎族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

明、清兩代,封建地主經濟在黎族社會中已佔統治地位,大部分黎族地區的生產力水平與當地漢族相近,出現了定期的市場和墟場。但在五指山腹地則仍保留原始公社殘餘的共耕制生產方式。歷代封建王朝對海南少數民族採取打壓、漠視政策,致使少數民族生產發展緩慢,生活困苦。明朝海南籍宰相丘浚、大清官海瑞先後奏請朝廷,為海南人民減輕税賦。海瑞《平黎疏》為當時黎族同胞爭取到了一定的生存空間。

黎族的服飾文化
  黎族男子一般上身穿無領對胸無鈕釦麻衣,腰間前後各掛一塊麻織長條布,頭上纏紅布或黑布,形狀有角狀和盤狀,黎族婦女一般穿對襟或偏襟,直領或圓領上衣,上衣邊沿繡花,並綴以貝殼、銅錢、穿珠等飾品,下穿桶裙,頭髮紮成球形,插以骨簪或銀簪。黎苗族人在對服飾色彩的認識是簡潔和單純的,力求通過少數顏色去表現豐富的色彩變化,還對織出來形狀、色彩等,都賦予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象徵意義。

談黎族的服飾文化不得不提到千年黎錦紡織工藝,它是黎族服飾文化的典型代表。行走在許多黎族人聚居的村落,感覺跟漢人的鄉鎮沒有多大區別,除去個別牆壁上還塗有代表黎族風情的符號之外,唯一能提醒我們這裏是黎族村的事物,是老年婦女頭上的彩巾——着名的黎錦的一種,黎族人以此作為已婚婦女的標識。與略顯樸素的上衣不同,她們的頭巾以紅、黃、綠幾色交織而成,常見的是菱形、三角形等幾何條紋,有的還會繡上幾朵木棉花。木棉是黎族紡織的主要原料之一,這種雄壯魁梧的植物,在黎族人眼中是家庭興旺的象徵。黎錦真正令人們驚豔的,是桶裙、搖兜,它們的顏色更加豔麗,圖案也更加豐富:紅色長布上排着一列又一列的青蛙圖案,藍、黃、綠、玫紅等顏色有規律地交錯出現;黑色的底布上繡着一條龍船,下面有幾條大魚遊過,空中飛着一羣不知名的鳥雀,古樸中透着點童趣。還有的黎錦上鏽滿了人物,最上面是一排手持長矛的“紅色娘子軍”,中間的人雙肩高聳,彷彿正在跳舞的青年,底下則是一排雙手叉腰的赳赳武夫。黎錦以菱形為基本單元,由此組合出鳳凰、蝴蝶、蜜蜂、水鹿、穀物豐收、民族婚禮等複雜多變的圖形,人物造型大膽、誇張,整體瀰漫着一種熱情奔放的浪漫色彩。

黎族的紡織技術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文獻記載,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曆史,黎錦也被視為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相傳元朝黃道婆在改進紡織技術時便借鑑了黎錦的製作工藝。黎族人至今仍在沿用幾千年前的技術紡染織繡,就像有些黎族人還在屋內用三塊大石頭砌着簡單的灶。因為千年不變,黎錦被稱為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

黎族紋面及紋身文化
  黎族的紋面京身是黎族人主要的標記,據説黎族先人崇拜蛇圖騰,他們喜歡在自己身上紋上與蛇蟲一樣的圖案,而且黎族女子的紋面也體現了貧賤富貴的等級關係,紋面是有身份婦女的一種裝飾。黎族文身被人類學者譽為“人體上的敦煌壁畫”,見過黎族紋身文化的人會經久難忘:黑色的線條在臉上縱橫,下巴上也密密地布着幾道,像是用炭劃過一般,有些則像是被密密麻麻的大頭針扎過,遍及四肢。按照黎族老人的説法,女孩子要是不“打登”(黎語,指紋身),死後是無法到祖宗那兒報到的。在我們看來差別不大的紋身,對於黎族人來説有着特殊含義,這跟他們的服飾一樣,是區別於其他支系和部落的重要標誌。

黎族的歷法
  以12天為一週期每天都以一種動物命名,順序是:雞日、狗日、豬日、鼠日、牛日、蟲日、兔日、龍日、蛇日、馬日、羊日、猴日,周而復始,盛行的節日是:春節、元宵、三月三、端午節、七月十五的鬼節、中秋節、冬節(冬至日)等,其中春節最隆重,其次是三月三。

總之,在開發和建設祖國寶島的歷史長河中,黎族同胞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與熱帶海島自然環境相適應的、具有獨特本土特色的文化:黎族文化。黎族文化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性、豐富性、多樣性、娛樂性和神祕性。我們在調查中,深深體會到了黎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祕古老,甚至為之震撼。黎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自己的文字,因此,其文化形態依靠口頭和行為世代相傳,延續至今,形成物質和非物質兩種文化遺產形態。黎族的物質類文化遺產,指以實物為載體的民族文化形態,具有很高的觀賞和實用價值。黎族文化主要表現為:

黎族建築文化:
  海南黎族人民居住的房屋很有特色,一般呈船底形和金字形,建房屋的材料是茅草、木料、竹子、紅白藤、山麻等。木料多用優質、堅固耐用的格木。船底形屋又有鋪地形和高架形之分,房門開在房屋的兩端。鋪地形的地板以石頭墊高,離地面1尺左右,高架形地板用木樁支撐,離地面6尺,上面住人。

黎族村寨部落文化:
  體現了黎族古老的建築文化藝術,具有濃厚的少數民族風情,其主要特點為船形屋、金字形屋。海南目前已建、在建十多個黎族村寨風情旅遊景點,如三亞百越文化村、鹿回頭風情園、黎陶文化村、仿古黎村等等。其中以保亭縣“檳榔谷”最具代表性,這些景點向遊客展示黎族村寨原生態自然風貌、黎族古文化和技藝、黎族風情和傳統手工藝品等。五指山區是黎族居住的中心地帶,五指山山腳下的初保村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黎族原始村落。據瞭解,五指山市擬將其打造成有別於“檳榔谷”、更具代表性的黎族原始古寨供遊客觀賞。不經任何改造的黎族原始的生產、生活狀態,無疑更具典型性、參觀性和吸引力。此景點在海南中線高速公路貫通後將與遊人見面……

黎族餐飲文化:
  在熱帶氣候條件下,黎族人創造了特有的飲食文化。特色飯有山蘭米飯、竹筒飯、山果飯等;特色飲料有“並(biang)酒”(糯米酒)、芭蕉酒、木薯酒等;特色菜餚有“南殺”、肉茶、魚茶等。

黎族傳統工藝品:
  體現了黎族民間手工藝術的悠久歷史和高超技藝。如黎錦、獨木器、陶器、樂器、繪畫等。黎族的非物質類文化遺產,指黎族人民世代相傳,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行為活動及各種技藝、技能、知識。其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是黎族人民歷史的積澱。主要表現為:

荔枝傳統手工藝技能:
  黎族的民間手工技藝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民族韻味濃郁。如織錦、雕刻、繪畫技術等。最值得一提的是黎族的織錦技術,其產品蜚聲海內外。宋末元初,傑出的女紡織革新家黃道婆年輕時因不堪封建家庭虐待逃至崖州,曾在崖州居留40餘載,向黎族婦女學習棉紡織技術,回故鄉烏泥涇(今上海縣華涇鎮)後,在黎族傳統紡織工藝基礎上加以改進,創造出一套先進的棉紡織工具和技術,為世界的紡織技術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黎族舞蹈及語言表演藝術:
  黎族表演藝術主要體現在民間舞蹈和歌謠上。其民間舞蹈分為宗教祭祀舞、生產勞動舞、生活自娛舞三種類型。代表作品是黎族的《打柴舞》(或稱“竹竿舞”),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可參與性。曾在大陸和多個國家巡演,被譽為“世界上罕見的健美操”。黎族歌謠花樣繁多,黎族人遇事、遇景、遇情而歌,即興演唱。歌調古樸粗獷,曲調優美綿長。詳細內容請點擊查看:黎族舞蹈考究圖文介紹

黎族民俗節慶文化:
  黎族的節日與其曆法緊密相連,其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是“三月三”。黎族人民通過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節日來紀念本民族的祖先和英雄人物。在這一天裏,黎族的祭祀、對歌、舞蹈、射箭等傳統藝術得以集中體現。黎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還創造了耕作文化、吉貝文化、敬雷文化、紋身文化、禮俗禁忌文化、自然宗教文化等等,其中黎族的打柴舞、三月三節、民歌、竹木器樂、船型屋營造技藝、服飾等均已進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唐朝宰相李德裕、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宰相李綱和名臣李光、南宋宰相趙鼎和名臣胡銓等先後被貶到海南,他們不僅融洽了當時漢黎之間的關係,對黎族文化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黎族文化的輝煌燦爛、絢麗多姿,是黎族人民發展經濟的一筆豐富的、獨特的、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源!

小結:根據歷史的調查,黎族可以算的上是海南島最在的人類存在,黎族在海南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海南島黎族的傳統文化也是非常的豐盛,海南島在方方面面都有黎族人生活的軌跡。

標籤:黎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