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世界未解之謎之西漢黃金消失

愛好歷史著作的人,在研讀西漢的史料,時常會產生疑惑,為什麼是在西漢這個朝代,黃金數量會如此巨大?而在西漢末期時,大批數量的黃金,卻消失了。到底這一詭異離奇的現象,真相如何呢?欲知詳情,且看下文的世界未解之謎。

世界未解之謎之西漢黃金消失


  一、黃金盛行時期
  西漢的貨幣制度極亂,從劉邦建漢之初(公元前202年),到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銅錢的形制重量均不統一。起初是錢小如榆莢的“莢錢”,約重三銖(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等於舊制一兩);後來在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改為八銖錢,4年後又改回重三銖的五分錢;至元狩五年,銅錢的重量就一直在三銖或是四銖之間遊移。

加上民間私鑄盛行,各郡國錢形不一,市場上用的錢十分混亂,民間的煩苦可想而知。此時的黃金,正如1948年前後國民黨政府法幣大貶值時吃香的洋銀,是西漢混亂幣制下以自身天然貨幣屬性躋身市場的“救命稻草”。換句話説,正是西漢混亂的幣制,才使得作為上幣的黃金重要性不言而喻。無怪乎清代學者沈家本曾説,漢代“凡物之平價皆當以黃金為程”,這從另一側面説明了漢代銅幣信用差的狀況,穩定的黃金才足以成為權威的價值尺度。

黃金在漢代到底能買些什麼呢?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史學研究所的王剛曾進行過專門的研究,他根據出土的“居延漢簡”及成書於漢代的《九章算術》、《漢書》的記載,以一斤黃金為基數來摺合其他物品進行換算,計算出來西漢中後期一斤黃金能買1250個竹、或1250斤豬肉、或25匹布、或40只羊、或142只雞。如果買糧食,一斤黃金可以買50石,按照《墨子·雜守》中“日二升、三升、四升”的吃糧記載,以一天吃4升計算,大致可以吃1250天,即三年左右。也就是説,在西漢一斤黃金能購買一個人三年的口糧。

黃金的巨大購買力,對人們而言也意味着巨大的誘惑。加上黃金價值穩定、攜帶方便的優點,西漢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對黃金錶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對皇帝及政府而言,足夠多的黃金是金融安全的後盾;對普通民眾而言,黃金更是安身立命的保障。

仍然拿前文提到過的“酎金”制度來説,這一每年強制性交納給國家用於祭祀的金子算起來會有多少呢?也有學者算過這筆賬:政府規定諸侯國要按人口數來計算酎金的數量,每1000人上繳4兩黃金,不足1000人的小諸侯國也按4兩算。其中中山國的人口最多,為66.808萬,需要交納2672兩黃金。加上其他諸侯國的酎金數,西漢政府每年可得黃金1500餘斤。再加上列侯的酎金,僅“酎金”一項便可得黃金1600斤左右。這還不包括通過罰金、沒收財產等等手段所得到的黃金。因此,皇帝每年的斂金量絕不在少數。新朝王莽瘋狂斂金六七十萬斤的事情,就更不在話下了。

普通百姓看待金子,更多是視之為安身立命、甚至養老送終的保證,輕易不會拿出來使用。《後漢書》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即是很好的説明:廣漢新都人王,在去往京師的路上遇見了一個病重的書生,書生對他説:“我本來要去洛陽,沒想到重病纏身,命在須臾,我腰下有黃金十斤,願意送給你,只希望我死後你能用它將我埋葬。”王還沒來得及問其姓名,書生便離世了。王當即用一斤黃金為書生辦理了後事,其餘的金子都悄悄地埋在書生的棺材下。

二、不再是貨幣的黃金
  東漢以後,人們再也看不到帝王將相揮金如土的記載,相反卻看到一個個惜金如命的守財奴形象:南齊東昏侯蕭寶卷,尤其吝嗇金錢,不肯賞賜,有一日,他的寵臣茹法珍叩頭請賞,他反問道:你這賊子,為何唯獨要找我要錢?武陵王蕭紀藏有很多黃金餅,每次打仗便懸金以示將士,但最終卻不兑現承諾,看到戰事吃緊,寧州刺史陳知祖向蕭紀請求散金銀募勇士,蕭紀不聽,陳知祖痛哭而去,此後再也沒有人願意為蕭紀賣命。這説明,東漢即使是王侯將相,手中持有的黃金數量也已今非昔比。因此有人説,黃金到了東漢就突然消失了,並且成為一個迷案。

對此,傅築夫有自己的看法,他説:“所謂黃金從東漢初年起即突然消失,是説黃金從那時起不再作為貨幣使用了,既然不再是貨幣,當然就不會再在市場上出現……在這種情況下,誰都會把具有忠實價值的黃金和優質銅錢收藏起來,不再拿出來使用,這就是劣幣之所以能驅逐良幣的原因所在。

所以説良幣被驅逐,不是説良幣被淘汰,而是劣幣把良幣驅回到各自的金庫中,不再在市場上露面了。當這種現象發生時,其所以表現得很突然,是因為此事關係着各人的切身利益,反應都很快的,誰不把自己所有的黃金趕快收藏起來,誰就要蒙受巨大損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不約而同地都把自己的寶貨收藏起來,於是黃金就突然不見了,這就是這個千古疑案的祕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