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打春牛來歷 立春來源於哪裏

打春,是立春的俗稱,在打春的時候有很多的習俗,這些習俗在很早之前就開始有了,一直延續到現在,有一些好玩有趣的風俗還是挺受歡迎的。比如打春牛,起源很早,盛行唐代和宋代。一起往下了解下打春牛的來歷吧。

打春牛來歷 立春來源於哪裏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另外還有采茶祭春牛活動,湖北地區還舉行龜子報春活動。除了皇曆上有春牛圖外,各地年畫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圖,作為春節期間的吉祥圖。

  牛是春耕的主力,從古到今牠都要搶先登場,而作為古老的民俗“鞭春牛”則是民俗記憶中的最惹人矚目的一道靚麗的風景。“鞭春牛”,又稱“祭春牛”,俗稱“打春牛”,又名鞭土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會,簡稱“鞭春”、“鞭牛”、“打春”,以致將立春稱之為“打春”,至今流傳在老百姓的口中。

  古人向有殘冬出土牛送寒氣的習俗,《周禮·月令》冬之月,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氣”出,作也。後來發展為用特製的鞭子打做好的土牛。鞭春牛,又叫鞭春的習俗興起於西周時期,高承《事物紀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到了漢代,鞭春牛風俗已相當流行。到了漢代,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於城門外,官員執鞭擊土牛,以示勸農的迎春,這種儀式,已經固定下來,並傳到了各郡縣。鞭春牛之後,老百姓哄搶碎牛的散土,認為“土牛之肉宜蠶,兼闢瘟疫”。爭來搶去,成了一個熱熱鬧鬧的“鞭春節”或“鞭牛節”。

  唐代,鞭春牛活動相沿成習。唐代以前,土牛、芒神(即句芒,司春之神)的顏色人們不太講究,而到了唐代,則土牛、芒神的顏色則要“各隨其方”,即一座城中,東西南北四門各造一土牛、芒神,其顏色必須與城門所在的方位相對應,如城東青色、城南赤色、城西白色、城北黑色。

  宋代鞭春牛更加普遍,《東京夢華錄》:“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鞭春牛之風日益活躍,由宮廷、官署而遍及鄉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小兒着鞭鞭土牛,學翁打春先打頭”楊萬里《觀小兒戲打春牛》一詩生動地記述了宋代鞭春牛活動。

  宋代鞭春牛時四門均都打開,各出土牛,牛身飾彩,鼓樂相迎,由人粧扮成主管草木生長的句芒神,鞭打春牛。地方官行香主禮。一方面宣告包括農事在內的一年勞作的開始,一方面祈禱當年的豐收。宮中也舉行由皇帝主禮的“鞭春”儀式。市民們則紛紛上前搶奪春牛等物,以兆利市。時人認為,“得牛肉者,其家宜蠶,亦治病。”街市上多有泥制的小春牛出賣。為了滿足百姓喜歡春牛的美好願望,彌補了市民未搶到土牛的遺憾,府前左右還專門仿效製作的小春牛出賣。這些小春牛花裝欄坐,上列百戲人物,非常漂亮。人們爭相購買,或將其帶回家中當作藝術品欣賞,同時以求吉祥如意。《歲時廣記》載:“立春之節,開封府前左右百姓,賣小春牛,大者如貓許,漆塗板而牛立其上;又加以泥為樂工,為柳等物。其市在府南門外,近西至御街。貴家多駕安車就看,買去相贈送。”於是春牛不僅是迎春儀式上的主角,也成了新春之際的吉祥物。而在不搞鞭春儀式的廣大鄉村,人們盛行在牆上粘貼春牛圖,以觀四時節序。

  鞭春牛,一般以四人抬泥塑春牛為象徵,由春官執鞭,有規勸農事、策勵春耕的含義,也是喜慶新春、聚會聯歡的形式。男人們“鞭春”時,女人們“戴春”,她們頭戴色彩豔麗的頭飾,也用裁剪的春燕、春蝶做飾物,老人和孩子則不忘“咬春”,也就是吃春捲、春餅。

  鞭春牛活動最初主要在中原地區進行,是以漢族為主的迎春習俗。唐代以後逐漸向全國各地擴散,而且直接影響並傳入到了北方的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之中。遼穆宗應歷九年(969年)正月己丑,也就是1040年前立春這一天,便備好酒,“命殿前都點檢夷臘葛代行土牛禮”(《歲時廣記》)。契丹人並於立春這一天舉行“立春儀”:皇帝入殿,拜先帝畫像、進酒,臣僚再拜。然後皇帝代“幡勝”(冠上的巾飾),並以等第贈臣僚幡勝,“於牛前上香,三奠酒”,由司儀“報春至,鞭土牛三匝”,還有“撒谷豆”、“擊土牛、食春盤”等儀式。同樣,金朝也繼承了鞭春牛這一迎春的習俗。《金史·海陵紀》明確記載:“立春,觀擊土牛”。而在金人的詩歌中記載鞭春牛的習俗更是屢見不鮮。“爭牛擊鼓欲驚雷”(嶽春甫:《立春》)、“土牛已着勸牛鞭”(朱弁:《善長命作歲除日立春》)是金代在立春時節鞭春牛風俗的真實寫照。

  鞭春牛的風俗,也傳到了蒙古族建立的大元王朝。受漢地風俗的影響,元代宮廷中亦有了迎春牛、鞭春牛等活動。每年立春前,太史院先要奏報立春具體日期,並且移文宛平縣或大興縣,準備春牛、句芒神等。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農司請中書省宰輔等官員一同在大都齊政樓南迎接太歲神牛。立春當天清晨,“司農、守土正官率赤縣屬官具公服拜長官,以彩杖擊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句芒神入祀。”(《析津志輯佚·歲紀》)中書省户部向皇帝、太子、后妃、諸王、宰輔及各種中央官衙進送春牛。

  到了明代,迎春禮儀更加廣泛。《明會典》中明確規定了《有司鞭春儀》,除用土牛迎接春天的到來,通過驗佔散病逐疫、祈求豐收、祈求吉利財旺以外,鞭春牛的習俗更加引起人們的重視,認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認為鞭春牛之土一可以塗灶卻蟲蟻,二可以宜桑宜畜,三可以得春為吉。

  清代,鞭春牛活動蔚然成風。方誌不乏記載。清末時期又改用紙牛,即以竹為骨架,外糊以紙。隨着東北的開發建設,鞭春牛的習俗再次傳到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地區在春天到來的時候,均有鞭春牛儀式。光緒《吉林通志》(記述地域包括今黑龍江省東部地區),民國《海城縣誌》、《開原縣誌》、《輯安縣誌》、《錦縣誌》、《雙城縣誌》等志書對此均有記述。

  小結:打春牛也叫鞭春牛,意義是送寒氣,促春耕。這個風俗在每年的立春都是很受歡迎的,可以通過一些習俗祈求豐收和吉利。

標籤:春牛 立春 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