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解讀中國文化與農業經濟的關係

中國文化,有着悠久的歷史,在我腦海出現的是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中國農業文化帶動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也使老百姓的生活逐漸走上了小康。那麼,中國文化與農業經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小編查閲很多書籍,也準備了很多資料,接下來,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者的關係吧!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農業對中華文明的形成、發展和延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斷的古老文明,創造了上下五千年的燦爛輝煌歷史。作為泱泱農業大國,有着上萬年的農業文明史。農業生產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衣食物品,也為中華文化的形成發展提供了色彩繽紛的精神資源,奠定了中華文明的物質基礎和文化基礎。從刀耕火種到男耕女織,從精耕細作到現代農業,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們的先人在這片熱土上從未停止過對文明的探索,世世代代傳承發展中,孕育留駐了異彩紛呈、燦若星河的文化藝術遺產。文化高度是文明程度的反映,文明程度是文化維度的座標。作為中華文明的本源文化,農業文化在廣大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不斷創造演繹、積累進步,成為我國浩瀚無垠、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解讀中國文化與農業經濟的關係

在人類文明進程中,農業文化持續不斷在國際之間以及地區之間傳播、交融和演化,因此農業文化也是世界各民族共同創造、共同享有的文化財富。文化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學界至少有數百種定義。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推而言之,農業文化就是指農業生產實踐活動所創造出來的與農業有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內容可分為農業科技、農業思想、農業制度與法令、農事節日習俗、飲食文化等等。其發展可分為原始農業文化、傳統農業文化和現代農業文化三個階段。

農業文化與傳統文化淵源極深,它既是歷史發展的根脈,又是未來發展的基礎,是現代社會發展取之不盡的寶藏。可以説,農業文化對人類文明進步所起的作用,永遠是激發人們發明、創造和創新的動力源泉,也是任何一個領域所無法取代的。比如遠古時期教民畜養織網捕撈的伏羲、制耒耜授稼穡藝五穀的神農、執掌天文曆法醫藥的黃帝、傳授植桑養蠶技能的嫘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領袖大禹等等,相傳我們的先民在他們的帶領下不斷地去發現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藝術家開拓了無限的創作空間。再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商代耕作方式協田、漢代的耕作發明二牛抬槓、魏晉旱地耕作模式耕耙耱、唐宋水田耕作典範耕耙耖和明清的生態農業——農、桑、牧、漁等等,這些農業活動歷程不僅揭示出中華民族在作物育種和耕作方面為人類做出的特殊貢獻,而且為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石。

農業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農業生產的不斷演進促進了整個社會進步,農業與文化之間存在天然的血緣聯繫。沒有農業,文化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有哲人指出,農業是中國文化的根基之所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孕育和產生了文化,文化發展反過來又推動了農業的進步。農業與文化從來就是密不可分的,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英文“農業”一詞Agriculture,就是由前綴Agri和Culture(文化)合成而來的,充分地表達了農業與文化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繫。從繁體漢字“農業”的字面上看似與文化無關,但隱藏在其之後與文化的關聯,實際上是極其密切的。通過探討農業與文化的相互關係,我們可以體會到農業文化的深刻內涵。

  一、農業支撐了文化的發展
  我們的中華先祖,歷經遠古漫長的混沌蠻荒時期,在距今一萬年左右,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由於生態變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動植物不能滿足人類生存的需要,於是原始農業應運而生。有了農業,人類終於擺脱愚昧落後的狀態,人們賴以生存繁衍和各項事業發展也有了堅實的基礎。中華大地眾多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證明,人們發明和創作了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藝術、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諸多領域的工具、器物和藝術品。自古以來,中國農業對世界文明進步都做出了重大貢獻,也給我們留下了異常豐厚的農業文化遺產。這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和智慧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珍稀瑰寶。

《管子·牧民》指出:“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禮節和榮辱這些文化現象必須要有基本的物質條件作保證。倉廩和衣食都要依賴於農業,前者是來自於農業的收成,後者是因此而得到的成品,都與農業直接相關。以農業文明的產生為標誌,人類社會開始進入文明社會,人類原先單純依賴採集與狩獵的生活於是發生改變。而正是因為種植與畜牧業的發展,人們開始聚族而居,人口規模逐漸擴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區,繼而出現了城市與國家。通常我們説中華文明有五千年的歷史,那是以文字和城市等的出現為依據,實際上,文明應該從發明農業和畜牧開始算起,因此中華文明就有上萬年的歷史進程。可見,文明的演進與農業結下了不解之緣,農業生產不斷髮展,農耕方式不斷改進,出現了社會大分工,勞動的分化導致手工業與商業等從傳統的農業文明中分離出來,分工又直接創造了文明的其他要素,豐富了文明的本質內涵。

農業為文化提供物質保障是顯而易見的。人首先要維持基本的生活才談得上文化活動。如果人的最低物質生活無法維持而滅亡,那麼,其固有的文化本質也會隨之消亡。所謂最低物質生活,就是指日常衣、食等一些最起碼的生活物質,其中主要來源於農產品。稍微擴大一點,還包括住、行、醫藥等。《管子》稱:“民之所生,衣與食也,”“衣食之於人,不可一日違也。”中國自春秋戰國以後就強調“農為國本”、“食為民天”、“重農輕商”、“重本抑末”,歷代的統治者如果在糧食生產上有所懈怠,就會招致天譴人怨乃至覆亡,這就是重農思想產生的基礎。“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從歷史經驗看,凡是重視農業、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朝代就生機勃勃、興盛發達,凡是不重視農業、橫徵暴斂對待農民的朝代就每況愈下、沒落短命。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與農業關係更為密切.中國的農業在春秋戰國以後就形成了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的特徵,人們食物以素食為主,形成了中國特色的食物結構,即“飯”與“菜”結合的結構。為了彌補身體營養的不足,古人一方面食用較多的豆類(主要是大豆)和蔬菜,在肉食少的情況,基本滿足了身體對蛋白質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中國的飲食文化特徵在飲食原料相對粗糙的客觀條件下,創造性地發明了眾多的獨特的烹飪技術和方法,“化腐朽為神奇”,使得普通的原料能夠烹調成美味的、可口的食物,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烹飪文化。相對於歐洲農業畜牧業比重較高,烹飪技術與飲食文化更加註重餐具的品質,中國農業所提供的飲食原料的品質相對粗陋,使得烹飪術在中國得以充分地層示其魅力,烹飪技術與飲食文化更加註重飲食的口味。由此中國的烹飪技術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至今為世界所稱奇。

古代人類服飾原料主要由農業供給,新石器時代已開始出現並使用纖維,從此揭開了人類纖維衣料的歷史,也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服飾發展歷程。《禮記·禮運》有曰:“昔者先王未有宮室,未有絲麻,衣其羽皮.後世有聖,治其麻絲,以為布帛。”種桑養蠶是中國的重大發明,男耕女織由來已久,繅絲與紡織由此衍生而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的遺址中,出土了許多與服飾相關的紡輪、骨針、骨笄、紡墜等實物,還有不少紡織物殘留痕跡。動物纖維中蠶絲的利用以我國為首位,至少在4700年前我國就有了質量上乘的絲織物。中國的絲綢之路很早就聞名中外。

中國醫藥與農業相關性強,從傳説中醫藥之祖神農氏嘗百草遍尋治病解毒良藥,到人文始祖黃帝創建醫學,再到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均可為證。“天人合一、藥食同源”,其中列為上品的是具有補益作用的藥物,多半是糧食、動物臟器等優良食品,治療中以藥療、食療相結合,目的是扶正補虛,強身防病,保證人的正常生理平衡,從而恢復健康,延年益壽。

即便是血淋淋的戰爭,也與農業關係極大,可以説農業是戰爭不可缺少的經濟基礎。現代化的戰爭出現以前,戰場和給養運輸線上所消耗的物資,從糧草到兵器,大部分都由農產品直接或間接供給,所以農業的強弱直接關係到戰爭的勝負。而停止戰事達成和解被稱為“鑄劍為犁”、“化干戈為玉帛”。有學者歸納出一個規律,即農業養活了戰爭,戰爭反過來吞噬着農業,被吞噬的農業又餓死了戰爭,以後農業逐漸恢復過來又孕育着新的戰爭。

此外,很多從事文化活動所需要的物質,都與農業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書法”是中國的獨特藝術,所需要的“文房四寶”除硯以外,紙、筆、墨的材料都來自農業,如製紙的纖維、膠合劑、工具,制筆的毛、竹管,制墨的煙、膠。中國的建築所需要的木材、油漆、燒製磚瓦的燃料都是依賴農產品。中國歷史上曾經流行“厚葬”,而其“衣、衾、棺、槨”沒有農業作後盾是不行的。

二、農業融入了本源文化的內核
  農業不僅為文化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而且還構築了原始科技和哲學產生的舞台。農耕文明的深厚土壤直接培育造就了包容、和諧、內斂、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是本源文化發育成長的搖籃。漢字具有集形、聲和義三者於一體的特性,是華夏先祖的偉大發明,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今天人們所熟知的文字,如“錢”字,原意即為一種農具。日常生活中許多文化現象,也來源於農業生產活動.諸如“沒有種子,哪來莊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概念,都是取之於農業生產活動。而中國古代智慧之宗,傳統哲學也來自於農業生產過程,是其抽象而來的結晶。中國的哲學無論是自然哲學或者是帶倫理特徵的社會哲學,均脱胎於農業生產活動,特別是自然哲學與農業生產的關係更為密切。

中國早期的農業生產知識,很早就形成了一個哲學體系,這個思想體系以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為核心。“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天地各安其位,萬事萬物才能生長髮育。古代哲人宣揚的參天地、贊化育,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都根源於農業生產的實踐,是農業生產活動中的外在表現。其中的“天時、地利、人和”,“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等,實質上正是我們祖先在農業生產和與自然作鬥爭中所認識、所總結出來的自然哲學宇宙觀。其形成過程是:最早認識了天時的決定力,出現了“月令”,進一步認識了地域條件也有決定力,出現了“土宜”,最後認識了“順天時、量地利”,“人力可以勝天”等道理。對天、地、人的關係認識,一步比一步擴展前進。這些觀念與知識孕育於先秦,在後來各個時代的農書中,都可以看出這一內藴所折射的光芒,而且影響愈來愈大。人力可以勝天的思想,成為我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國農業和中國哲學中還有一個重要思想,就是陰陽五行思想。《詩經》中“相其陰陽,現其流泉”指的就是陰陽的原始含義,即觀察土地是否向陽。《呂氏春秋》中“下得陰上得陽,然後鹹生”,也是説農耕中向陽與背陰的問題。後來在農業中繼續使用陰陽的本意,即通過調節陽火與陰水來進行耕作。而在哲學中則使用陰陽的抽象含義,成為分析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自然現象,這是農業生產必然要利用的五種東西。五行的相生相剋也可以看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互相制約關係。

從農業生產到哲學的抽象,一般經過兩個過程,首先是從農業生產中概括出指導農業生產的一般原則,或者叫農業哲學,再從指導農業生產的一般原則上升到更一般的哲學思想。從農業生產、農業社會研究中國哲學的產生髮展,也是研究中國哲學的一種思路。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雖各執一詞,但都是在中國這塊農業土壤上發育起來的思想派別。絕大多數思想家還保持着理論研究與農業生產的聯繫。他們認識了季節性(天時)和地區性(土宜)對植物特別是農作物中禾穀類的限制作用,知道應當及時地耕種、收穫,然後“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大家才能有吃的。因此,認識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日、月、雨、露之所在的道理,山、林、川、澤之所育的利用,是“民之所仰,君子之所以為養”。先秦諸子之所以在根本上彼此都認同“天、地、人”結合的“三才”觀與“民惟邦本”、“食為民天”的農本觀念,就是因為他們具有農業的基本常識,使他們能從不同的角度做出哲學的概括。

  三、農業孕育了多彩的文化類型
  我國是世界農業大國,中華農業文化燦爛異彩。中國的農業文化是一種集大成的文化,集合了儒、道、佛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包括語言、詩歌、科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等,這些都與農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在古代,農業生產活動是一個相當繁重的體力勞動,人們為了舒緩勞作之苦,從中獲得樂趣,於是乎歌舞因之產生。比如秧歌,就是發端於農業生產之中.秧歌,本意是插秧時為協調勞動節奏,消除疲勞而唱的歌,最後走出了田野,進入到都市人們的生活之中。此外還有樵歌、牧歌、漁歌等,這些反映農事活動各個方面的民歌是中國詩歌發展的源泉,中國的詩歌因吸收民歌營養而不斷髮展的。再比如社日,原是祭祀社神祈求豐收的儀式,後來也發展為一種舞蹈藝術。

遠古時代人們製作了大量彩陶,從那些彩陶精美的紋飾中我們看到古老的藝術,有農業與自然崇拜,有漁獵、採集、農耕與編織,有生產與生活圖景,從中可以追尋到雕刻、繪畫、手工製造等文化形式萌芽與發展的軌跡。

儒、釋、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佛教屬於外來文化),其生存、發展和發揚光大,均離不開農業社會和本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國古代沒有產生程式化教義的宗教,節日文化不像歐美地區主要以宗教為主,中國的四時節慶多是與農業有關,與農耕活動聯繫緊密,眾所周知最重要的春節,即是以期盼豐收為主題的。農業生產民俗顧名思義即是從生產中來,而其它的一些民俗活動,也直接或間接地從農業生產中產生。人們在定期的節日中,享受着傳統習俗與文化創意。

中國的農曆二十四節氣與物候概念,更是與農業密不可分。古時的農業主要靠天吃飯,曆法就是為了農業需要而創制的。農耕活動講究時節,所以“使民以時”很重要。夏代的歷日製度《夏小正》已把天象、物候、氣象和相應的農事活動列在一起便於人們掌握,後來二十四節氣逐漸在黃河流域成熟起來並傳至各地,自西漢鄧平等編造並由漢武帝頒佈的《太初曆》首次將其納入其中,後世各朝基本沿襲使用,成為中國古代官方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也成為最有代表性的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週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運行隋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地球圍繞太陽運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這一補充曆法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着千家萬户的衣食住行。

與農民衣食住行和民俗社會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各類民間藝術更是內涵豐富、門類繁多、包羅萬象、博大精深。特別是我國廣大農村的農民藝術,民族特色鮮明、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藴深厚、鄉土氣息濃郁,是中華文明之瑰寶、中華民族藝術之根。春夏秋冬、漁樵耕讀、梅蘭竹菊、花鳥魚蟲,既是生活美的靈感,也是藝術美的源泉。在祖國蔚為大觀的藝術海洋裏,農民藝術沐日月精華,通天地靈氣,融人心智慧,具有純樸自然、生動鮮活、天然和諧的突出特點,其形式與造型無所不在,或顯露或隱藏地分佈在生活所涉及到的任何空間裏,農民藝術創作的組構材質也隨地而取,無所不包:泥、布、面、石、木、土、金屬、紙、絲等物質皆是藝術家創作的原材料,甚至是魚骨、樹皮、樹汁、果殼、沙子、種子乃至冰雪、野草、羽毛等等材料,也正是利用如此眾多的物質,經過農民聰慧不凡的身手,宛如魔術般地演繹出古老神奇的文化藝術。農民藝術用料普通,往往就地取材,加入地域文化和創意元素後,反映當地自然歷史和社會生活的各種精彩,化腐朽為神奇,變平凡為高雅,有的氣勢磅礴,有的精妙人微,有的靚麗雅緻,有的巧奪天工,成為傳世傑作。絢麗多彩的鄉土民間藝術以其特定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的道德意識和行為規範。正因為我國曆史悠久,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文化燦爛,由此形成的中國農民藝術堪稱人類文明中獨具特色的藝術奇葩。

  四、中國農業文化的時空特徵
  其一,地域特色明顯的特徵。中國地域遼闊,天南海北、東西迥異,各地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環境千變萬化,所以農業文化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因為農業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地域文化現象。從南方的熱帶農業,到北方的寒帶農業,從東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山地高原,農業生產的地域類型十分豐富多樣。與之相伴而生的農業文化自然形成了帶有很強的環境生態特點的地域文化,這就是所謂的“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農業文化從內容到形式都反映了各地區的生態特點,是自然生態環境與社會人文環境的共同產物。例如北方遊牧文化、嶺南糯稻文化、江南圩田文化、西部竹樓文化、東南庭園文化等,都是帶有很強生態環境特點的地域文化。

其二,多民族的特徵。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歷史上,每個民族都對中國的農業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可以説,一部中國農業史,就是各民族的獨特文化多元交匯的歷史.各民族在其繁衍生息過程中,依據不同的環境資源稟賦特徵,因地制宜地創造了自己的農業文化。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在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中,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相互借鑑,相互學習,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特點,都有文化交流傳播的印記,共同形成了中華民族燦爛的農業文化。這其中既包涵着中國各民族之間的農業文化傳播,也包涵着中華民族與世界其他民族之間的農業文化交流和傳播。

其三,古老悠久的特徵。農業文化又是人類最古老、最自然、最樸素、最原生態的文化遺產,至今我們依然可以在鄉村的某些生活習俗中發現原始農業文化的蹤影。中國各民族的農業文明進程具有明顯的歷史階梯性。有的地區發展程度較高,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較深,因此有的農業文化形式或種類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台,而在一些相對後進的地區依然得到保存和傳承,由此構成了農業文化遺產的聯繫古今的歷史鏈。數千年農業社會留下了豐富的傳統農業實踐經驗,然而目前這些經驗存在的社會經濟基礎正在急劇消失,很多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人已經超出勞動年齡。值得慶幸的是古農書和方誌記載了相當多的知識與經驗,但那僅僅是當時有知識之人的有限記載。傳統農業的研究需要多學科綜合研究,需要一系列的觀察、認識、篩選、改造、推廣的艱苦過程來傳續“香火”。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將紅河哈尼梯田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地試點,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以哈尼梯田為代表的水稻梯田是中國農業體系的完美經典,梯田文明本身所秉承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低碳、低耗的生活方式,和諧、詩意的棲居氛圍,足以匡正天人分裂的理念,高碳、高耗的生活方式,以及衝突、孤悽的棲居氛圍。

其四,平民草根文化的特徵。農業文化還具有鄉土民間草根文化特徵,它與農業、農村和土地緊密聯繫,與億萬農民共生共存。農業文化所具有鄉土特點,使它在歷史變幻風雲際會中,既不受歷朝歷代政權演替的影響,也不因反映潮流趨向的時尚文化而改變。它是幾千年農業發展中形成的與其承載者的生命共始終的文化,年復一年,綿延不絕,中國的農業文化沒有中斷。這就是農業文化的生命力,它能夠抗禦文明發展進程中的宮廷文化、官紳文化、精英文化和時尚文化的衝擊,在農民的日常生活中延續傳承,並深深植根於鄉村生活的土壤之中。

  五、農業與文化的關係日趨緊密
  農業的使命與其它行業如礦產開發不同,農業的使命顯得偉大而沉重。農業是基礎與根本,同時它具有廣泛的多功能性,除了遺傳育種,利用動植物資源外,還包涵經濟功能、福利功能、生態功能、環境功能、文化功能和維持生物多樣化功能等等。

有專家認為,人類文化的發展經歷可分為採獵時代、農牧時代、工商時代、休閒時代四個發展階段。其間農業與文化不斷交融,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展,產生了許多新興領域。同時,農業發展與資源環境密不可分,不同地區的獨特自然環境孕育了不同的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業文化特徵。在農業與環境不斷協同演進的歷史過程中,許多獨特的農業生產方式、工具、技術以及與之相關的農業文化作為寶貴的歷史財富被保留和傳承下來,我們能夠切身體會到,今天的高科技現代農業也始終是在受益於這些保留和傳承。目前,世界各國大力提倡的生態農業、有機農業、自然農業、生物動力農業等發展理念,都可以從歷史上的農業遺產中得到啟迪和借鑑。

在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各種文化相互碰撞,農業文化受到的衝擊和影響尤為明顯。近兩個世紀以來,工業文明的迅猛發展和進步,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使得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的矛盾愈益突出,善待地球、保護環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呼聲,日漸成為當今的時代最強音。在重温燦爛輝煌農業文化的同時,我們不能不對今天的發展模式進行審視和反思。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正在加快,城市數量和規模正在擴張,市區高樓林立,人口增多,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生活工作節奏加快,心理精神壓力加大,而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資源和石油基礎上的當代農業也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弊端,如土地減少、資源匱乏、水污染嚴重、環境惡化、極端異常氣候頻現、生物多樣性退化、糧食短缺、食品安全、鄉村貧困等等,因此人們更加關注和呼喚農業文明的諸多先進理念,農業文化遺產備受各方面高度重視。而致力於將農業與文化的諸多元素融人日常生活之中,實現農業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廣泛共識。其結果是農業與文化結合日益緊密,產業化趨勢明顯。這樣的產業是一種以創意為源頭,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綠色產業。由此所謂生態農業應運而生。這種生態農業就是遵循生態經濟學規律進行經營和管理的集約化農業體系,具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特點,是根據社會需要吸取傳統農業文化遺產建立起來的生態農業模式。

當前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農業遺產可以成為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向城鄉協調發展轉換並良性互動的潤滑劑,可以成為現今“鄉村原子化”傾向和“袋裝馬鈴薯”現象的破解良藥。我們應該用長遠的眼光善待農業遺產,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原因是新農村建設的目標,需要傳統的農業遺產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農業遺產能夠促進“村落共同體”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壯大,成為傳統與現代完美耦合的典型要素。特別是從生產領域剝離出來的娛樂元素,如農業民俗活動,可以打造人文與自然融合互動的環境,塑造一個田園牧歌式的鄉村樂園,能夠在鄉村內部構建和諧,並增加鄉村經濟的文化氛圍,具有強烈的自娛和他娛作用。隨着現代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農業的範疇大大擴展和延伸,農業的文化內涵更為豐富和實用,農業文化產業取得長足進步,循環、綠色、生態、有機、低碳、環保、無公害、可持續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特色農業、創意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都市農業、精品農業、低碳農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甚至網絡上的開心農場與牧場也十分火爆。這些新的農業領域集合了多種學科、多種專業技術,注入了很好的文化創意,詮釋了生活品位和特質,擁有較高的文化含量與精神素養,也暗合了目前都市人羣對田園夢想的追逐。

其中創意農業就是以文化創意來提升農業的品位,把農業、農村、農民“三農”資源整合起來,將社會文化因素融人農業生產,將農產品與文化藝術創意相結合,提高農業產品的文化層次,增加農產品的文化藝術含量,融生產、生活、生態文化消費於一體,充分運用科技和文化因素來提高農業產品的附加值。其代表性的都市農業是在都市化地區及其延伸地帶,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牧漁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為人們休閒旅遊、體驗農業、瞭解農村提供場所。簡言之,都市農業緊緊依託並服務於都市,很好地將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等“三生”功能結合於一體。

時下流行的觀光休閒農業則是以農業經營為基礎,將農業和旅遊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產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遊業,以農業自然資源為基礎,以農業文化和農村生活文化為核心,利用農業資源環境、田園景觀、農業經營活動及農耕文化,吸引遊客前來觀賞、品嚐、購物、習作、體驗、休閒、度假,為人們提供迴歸自然、放鬆身心、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農業經營活動,對於優化農業結構,擴大勞動就業,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現代化新農村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我國農業文化資源非常豐富,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朝陽產業,應該充分開發利用農村民俗文化、民族風情、古代民居建築、民間節慶活動、農家生活、自然風光以及農民藝術、飲食服飾、製茶釀酒習俗等,通過交匯融合,使現代農業的內涵更為豐富,使農業這個人類最古老的產業煥發出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中國既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又是一個城市化和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中國既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和農業景觀,也具有中國特色的農耕文化和民俗風情人文景觀,還有獨特的城郊農業景觀,今後隨着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加大,經濟一體化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對綠色食品和生態環境的要求將會日益增強,因而發展都市農業和觀光休閒農業具有廣闊的前景。

縱觀而論,農業文化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生產生活的實踐總結,是華夏兒女以不同形式延續下來的精華濃縮並傳承至今的一種文化形態,應時、取宜、守則、和諧的理念已廣播人心,所體現的哲學精髓正是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精神資源。回望歷史,農耕歷程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訣從遠古吟詠而來。早在先秦時期民間流傳的《擊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就描述了鄉村閭里人們擊打土壤,歌頌太平盛世的情景。南北朝文學家庾信亦有詩為證:“興文盛禮樂,偃武息民黎。”體現了文化在衣食温飽解決之後的重要意義。中國上萬年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歷史,創造了發達持久和長盛不衰的傳統文化。同時,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又豐富了農業歷史的內涵。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有文字記載的幾千年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雖經無數次大大小小天災人禍的考驗,仍然一直蓬勃興旺,綿延不斷。事實證明這一技術知識體系具有可持續發展特徵。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讀傳家”,即既要有泛指勞動的“耕”來維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讀書學習的“讀”來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這種培養式的農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諧,契合中華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的樂天知命原則,樂天是瞭解知曉宇宙世界萬物的法則和規律,知命則是懂得生命的價值和為人處事的真諦。崇尚耕讀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奪式利用自然資源,這符合今天的和諧發展理念。

傳承歷史,才能創新,弘揚傳統,方可發展,文化紐帶,無法割裂。我們欣然地看到有關農業文化傳承功能的認識已經寫進了中央一號文件中:“農業不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給、就業增長、生態保護、觀光旅遊、文化傳承功能。”因此,充分發掘農業農村優秀文化資源培育打造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農民藝術項目,保護和傳承好傳統農業文化的人文精神與和諧理念,在弘揚民族文化、保護獨特景觀、發展休閒農業、推動鄉村旅遊乃至維繫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糧食和食品安全、促進資源持續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標籤:解讀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