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民國服飾介紹,什麼是民國服飾?

不管在哪個年代,多多少少都會因地位、職業、性別、年齡而呈現不同的服飾穿着。在民國時期,很多著名人物都經常穿中山裝等等,可見民國時期中山裝是非常主流的。下面,我們來關注什麼是民國服飾?一起來看看。

民國服飾介紹,什麼是民國服飾?


  一、民國時期社會風尚的變化
  由於當時社會呈現出動盪不定,混亂無序,在這一時期,大量的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隨之出現。需要了解着一些社會問題,得應用歷史方法,考察當時人民的社會風尚變化。通過生活細節,可以看到大時代背景下的整體社會狀況。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民國時期,中國人的衣、食、住、行發生了較大的變動。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民國時期的衣、食、住、行的變化時中國文化從傳統向現代轉變的直接特徵。社會性質決定了整體社會的發展方向,中國的近代化是被迫逐漸向世界開放的。西方事物如潮水般湧入,無不利市三倍”,一些中國工商業者也紛紛以“愛國”、“挽回利權”的名義,投資於新式機織業。由於洋布比國產土布便宜,佈線密實且細,顏色豔麗,日益為人們所接受,並逐漸將土布擠出市場。民國以後,民族紡織業興起,布莊增加了國產的機織布。這樣一來洋布逐步打開中國市場,即這些新的東西在慢慢的擴張和滲透,由於東部沿海城市又跟多的港口,國外產品第一時間會在市場出現。加上東西文化差異,地域差異,城鄉的不平衡,東南沿海和內地;城市和農村日益凸顯為兩個獨立的世界。

同時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婦女運動越演越烈,首先表現在婚姻和服飾上,顯現出她們極強的婦女地位解放意識。清末民初,人們還任然保留着及其濃重的封建保守思想。其中表現在男人對女人裹小腳的畸形性需求的傳承,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封建保守思想在慢慢退出人們的社會生活。女子纏足一方面迎合中國傳統的對女性要求纖細、柔軟的審美觀;另一方面滿足一些男子的畸形性需求,因此女子纏足一直在封建傳統勢力中存在。儘管有大量的有識之士的反對和統治者的禁止,卻難以制止纏足之風。民國初建,妄想更新,社會上興起一種改良社會風俗熱潮,其中就有禁止纏足。由於地理文化因素,民國年間,纏足現象農村多以城市,小城爭多於大中城市,內地多以沿海。這也大致是民國社會風氣轉變的基本格局,20世紀40年代,隨着社會風俗的進一步轉變,纏足觀念逐漸退出社會風俗,加上政府的嚴禁,到解放以後,纏足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民國時期社會風俗,風尚,轉變的格局表現在農村落後於城市,中小城市落後於大中城市,內地落後於沿海。尤其可以在飲食文化上體現。

二、民國時期的服裝變化
  民國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以廢除傳統服飾為中心內容的服飾改革。男子服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逐步過渡的趨向,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的趨向。尤其便現在東部沿海港口城市,由於沿海口岸城市較早開放,得風氣之先,以京師宮眷顯貴為代表而被全國效尤的傳統京派服飾,漸漸失去了領導服飾潮流的優勢,轉而仿效蘇杭、上海。這一現象也表現出了西方文化滲透的方向。全國總體表現在,從東向西男子服飾由大量的中山裝和西裝向大量馬褂長袍的變化。男子服飾這一變化主要還來源於,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國留學,國內也大辦新式學堂,社會上出現了服裝西洋化得趨勢。各個學堂服飾皆效仿西式。社會上的西服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軍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軍服,第二類是駐外使館文職官員,買辦商人,留學生所穿的西服。在一類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學生服裝。這些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因此,傳入中國後,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風行一時。中山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它拜託了中國傳統的寬袍大袖,吸收了西裝的貼身、幹練的風格,但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給人以一種樸實莊重之感。各個階層皆可以穿,出一定意義上説明了它的活力。

服裝上的差別不僅僅是因為審美觀的不同,其中還有經濟因素和個人生活習慣因素,穿中山裝和西服的人,沿海多於內地,城鎮多於農村。在一,不論城鎮還是農村,沿海與內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鮮,穿着入時,窮人則大都維持温飽而已,穿着也沒法講究,以衣禦寒。

男子服飾有如此特點,女子服飾的變革主要表現在:隨着清末革命運動和女子解放運動的興起,一些新型知識分子把服飾變革與女子解放聯繫起來,認為傳統服飾是束縛婦女的枷鎖,主張予以改革。民國初年,女子衣着特點:首先是取消了服飾上的等級差別,這一舉措無疑不成為婦女解放運動推向成功的訊號。其次滿族婦女的服裝遭到摒棄。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服裝改變了傳統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變得更加稱身合體,並能體現女性的秀體之美。於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時成為時尚的代名詞。同時還有各式各樣的服裝,可以説是百花爭豔的服飾大潮流,歐洲國家時尚代表的巴黎各種流行服飾在當時應經到上海。上海的交際市場中女裝層出不窮,當時同樣在流行時尚推廣過程中,女裝很安裝有同樣的問題,這也是主要的社會問題。

民國時期,一直到現當代,由於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沿海與內地、城市與農村逐漸成了新舊兩個獨立的世界。城市無疑代表着新世界,新潮流,新時尚。農村經濟的不景氣,再多的新潮流,新時尚。縣城上、中兩級的青年婦女,她們的服飾與三、五年前的省會城市的時髦女一樣;縣城年長的婦女和鄉村婦女,其服飾仍是二三十年前的樣式;山鄉的婦女,他們過着更加窮苦的日子,服飾不講究,仍纏足。這些都表明但是時尚服裝變化下中國的整體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狀況。

在民國時期社會生活各個層面出現了傳統與現代、舊與新並存的局面。

標籤:服飾 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