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國學資訊

古琴的發展與定型 你都瞭解多少?

古琴是我國最早的彈撥樂器,文化底藴豐富,有着三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它的藝術價值不是一般的樂器可以比較的,在古代,古琴就很受歡迎,不管是詩友會還是其他類型的聚會,古琴的起源、發展和定型你都瞭解多少,一起往下看看中國樂器文化吧。

古琴的發展與定型 你都瞭解多少?

  古琴的起源與定型
  古琴,也叫“七絃琴”,原本只稱為“琴”,近代以來,為和其他樂器區分,始稱“古琴”。古琴足我國最早的彈絃樂器,作為一種傳承了三千多年的藝術,古琴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遠遠超出了一般的樂器,它所藴含的歷史韻味和哲學理念也遠遠超出了單純的音樂範疇。

  任何一種文化的起源都是在其社會歷史因素的作用下產生的。古琴文化在幾千年的創造和累積中,從起源到定型,從作為伴奏樂器到成為獨奏樂器,從為禮樂服務到成為文人的自娛之器,其發展史是音樂形態的發展史,更是華夏文化的沉澱史。

  絲桐徽金黃,本是太古器。
  在昔重正聲,寧為蹈淫事。
  有虞弦南風,孝德亙天地。
  ——范仲淹《蘇舜欽學琴》

  距今約一萬年前,我國進入新石器時代。那時,生產力的進步使得先民有更多的精力從事精神、藝術活動。祭祀活動的發展、原始樂舞的誕生為琴、瑟、鼓、壎等樂器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尚書·益稷》中有這樣的記載:
  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羣后德讓。下管鞀鼓,合止木兄?敵,笙鏞以間。鳥獸踉蹌,《蕭韶》九成,鳳凰來儀。

  在這一樂舞活動中,音樂儀式以石磬為先導,繼而是琴瑟類絃樂器的彈奏來引出歌詠,這樣的儀式成為維繫社會羣體間相同意識形態的紐帶。

  雖然古琴出現的具體時代至今沒有確實的證據,但是作為一種樂器,特別是具有代表性的樂器,它的產生必會受到社會生產技術的限制。也就是説藝術的產生源於實踐,因此研究古琴的起源必須探究有利於^琴產生的技術基礎和審美傾向的土壤。作為一種審美的手段,古琴的產生同樣有其歷史源由,古琴作為一種藝術,其產生必然有一個從非藝術走向藝術的過程,我們應該追溯她的歷史源頭。在探討古琴產生的偶然性時,往往會想到是因為古人在使用弓箭或者是某種紡織工具時,發現弦在經過彈射時會發出悦耳的聲音,而使人感到愉悦的感覺,才將弦固定在木頭上而改制成了琴瑟之類的絃樂器。關於這個觀點,許健在《琴史初編》中對這種可能性曾加以論述。

  絃樂器出現的最重要物質基礎是製作弦的蠶絲的養殖和生產。我國是舉世公認的蠶絲的起源地。考古證明,在良渚文化時期(約公元前3300至前2200年)已有家蠶的養殖,而這個時期與虞舜所處的年代大致符合,因此,可以説約在虞舜時期,中國人已開始養蠶。自那時起,琴絃一直以蠶絲製成。絲絃的特點在於韻味淳厚,柔和飽滿,敏感細膩,這正是其他質材無法取代的。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許多古琴文化研究學者、專家,都比較傾向於琴產生於虞舜時期的觀點,同時大量的古籍資料中提供了相關的文字記載:

  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侯。故天子之為樂也,以賞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穀時熟,然後賞之以樂。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綴遠;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綴短。故觀婪舞知其德。聞苴諾皂廿苴行也。

  劉籍《琴議》中也説:
  是以舜操五絃之琴,其辭日:“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在另一部典籍《尚書·堯典》中是這樣描述的:

  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温,寬而慄,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夔,相傳是虞舜時期的樂正,關於他和古琴的聯繫有兩種説法:一種是用琴來象徵夔龍,把琴的起源與神話傳説中的晏龍聯繫起來,而在古琴的發展史上確實出現過只有一足的獨腳琴,下圖為出土古琴中年代最早的、湖北隋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春秋末年的十絃琴。

  另外一種關於“夔一足”的解釋是,説像夔一樣善於調樂的人,只要有一個就足夠了。這是對他在音樂成就上的誇獎。不管哪種,都説明夔在音樂史上的影響不可忽視。通過作為大夫的夔在當時用音樂來教化民心,能夠看出在那個時代古琴已經開始為政治所用,君主和大夫以音樂作為一種統治教化的工具。

  琴學研究專家易存國認為:
  據《尚書》、《國語》等文獻,虞舜時代已有祭祀、禮聘等較為頻繁的社交活動。還有一條應該説至關重要的線索就是,中國人大約於虞舜時代開始養蠶,而由於蠶絲的堅韌等特性,琴絃大多用它來製成,表現一種圓潤蒼古的韻味。虞舜時代無疑具有產生古琴的土壤。

  雖然古琴產生的時期不定,形制還相當粗糙,但是它的初步架構已經顯現。《尚書》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説明在虞舜時期的古琴的形制是五絃。

  此外,在桓譚的《琴道》裏記有:
  昔神農氏宓羲而王天下,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

  琴長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數;厚寸有八,象三六數;廣六寸。象六律,上圓而斂,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廣下狹,法尊卑之禮。琴隱長四寸五分,隱以前長八分。

  五絃,第一弦為宮,其次商、角、徵、羽。蔡邕在《琴操》中也有論説:
  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御邪辟,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琴長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六日也。廣六寸,象六合也。文上曰池,下日巖。池者水也,言其平。下日濱。濱者服也。前廣後狹,象尊卑也。上圓下方,法天地也。五絃,象五行也。……(御覽引琴操雲:宮為君,商為臣,角為R,徵為事,羽為物。)大弦為君,小弦為臣。(田完世家注引琴操雲:大弦者君也,寬和而温。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亂。)

  琴的長短厚狹,並不僅是出於對音質的需求,它包含了當時人們的世界觀,不僅涉及對世界、時間和空間的認知,對於人自身,她觸及了人們對尊卑、君臣之禮的要求。這體現了古琴在當時並不僅僅作為一種樂器而存在,更為教化民心所用。上面提到,無論是伏羲、神農還是虞舜,制琴的本意就是“治天下”,利用琴聲來影響人的思想,利用制琴之法來表達政治上的追求。古人一開始就將古琴置於社會文化之中,使古琴中包含的中國文化精神慢慢地積澱,以至於在千年以後古琴成為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樂器。

  雖然古琴起源無法為人所知,但是留下三種古琴的樣式,都以傳説中的制琴者命名。一是伏羲。伏羲看到鳳凰停在梧桐樹上,就按照它的形狀,製造了一個三尺六寸六分的琴,數字用自天數,找尋神繭來作弦,用來“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以後做琴的人多照它的樣子。

  二是神農。按照諸葛亮的説法,神農琴長三尺六寸三分,來對應日、月、星三種亮光。宇林則説神農造的琴是五絃,琴長三尺六寸。桓譚在《琴道·新論》裏説神農“削桐為琴以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和天地之合焉”,並説“為琴七絃足以通萬物而考理也”。

  三是虞舜。虞舜琴長三尺八寸二分,度量衡用的是古王尺。揚雄在《琴清英》中説:“舜彈五絃之琴而天下治。”

  這些僅僅是古琴的雛形。在往後千百年間,古琴經歷了逐步發展與定型的時期,不僅是在形制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和文人結合,最後,成為歷代文人抒發情感、寄託理想的益友。上面提到過,古琴在產生初期曾作為祭祀和歌唱的伴奏,其地位極低,只是一種附屬樂器,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夏商周時期。

  在夏商周==代,古琴和其他樂器一起伴奏祭祀樂舞,起着敬神祈天的作用:另外,由於上層階級享樂的需要,古琴也用於演奏娛樂音樂,從夏朝的第一個統治者夏啟開始,君王大夫們利用古琴等音樂進行奢糜的享樂和狂歡,《管子·輕重》有云:“昔者桀之時,女樂三萬人,聲噪於端門,樂聞於三衢。”夏代末年,統治者過度利用音樂南此可見一斑。

  正是由於統治階級需求音樂,才出現了專業的樂工、樂師。古籍上記載最早的樂師為殷商時的師涓,現存記載最早的專業琴師是春秋時的楚人鍾儀,他彈奏的琴曲有明顯的南

  方音調,這種地方風格説明了古琴流派的產生是早有其趨勢的。師曠在晉國是一個頗受重用的樂官,他敢於反駁晉平公等統治者的觀點,而提出自己的見解。師曠的音樂才能與修養更是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他彈的琴能使玄鶴起舞,飛沙走石,雖有誇張成分,但也反映出他琴技的高超。繼師曠之後,還有師襄等人。但樂師的地位是低下的,根據考古發掘,有不少樂師為主人殉葬而被活埋。

  西周時見於記載的樂器有近七十種,其中打擊樂器最多,在彈絃樂器中,琴、瑟最重要,它們主要用於雅樂,作為歌唱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古琴的彈奏技術有了很大提高,出現

  了很多傑出的民間琴家,如傳説當時的琴人俞伯牙創作的《高山》、《流水》至今仍廣為彈奏且經久不衰。這説明在這個時期,古琴逐漸從伴奏樂器發展成為獨奏樂器,也從用於享樂

  或祭祀音樂變為抒發感情、表達志向的“悦己”的樂器,因此俞伯牙才會摔琴謝知音。

  古琴與文人結合後,成為個人修養的標誌。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各家除宣揚各自的政治理論、處世哲學外,也表達了各自的音樂審美見解。

  儒家的孑L子有着很高的音樂修養,他會很多種樂器,能鼓瑟、彈琴。孔子曾經向師襄學習古琴,並且領悟到彈琴要從熟悉曲調“得其曲”開始、經過反覆練習“得其數”、理解曲調內容“得其意”、自己塑造音樂中的形象“得其人”、最終掌握音樂的規律“得其類”。最後,他的老師師襄反過來對他佩服得“避席而拜”,這個故事説明了孔子在古琴上有着深厚的造詣。

  孑L子是想通過古琴來陶冶人的性情。約公元前481年,孑L子作琴曲《陬操》,以傷悼被趙簡子殺害的兩位賢大夫。現存琴曲《龜山操》、《獲麟操》、《猗蘭操》相傳都是孔子的作品。作為一個奴隸貴族的代表,孑L子認為音樂應分等級;作為一個教育家,他認為一個人的全面修養不能少了音樂。他教授六藝,重視古琴,從而古琴慢慢融人了儒家的文化之中。後應該是使生活得到美化的藝術,而不是作為政治的工具。

  墨子主張“非樂”,認為音樂會使統治者沉迷享樂,剝削人民,妨礙生產,但在實際上墨子本人可能也喜歡音樂。古琴曲中有一首《墨子悲絲》,典出《墨經·所染》一篇:

  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歎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之必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非獨絲也,國亦有染……

  胡適曾認為主張“非樂”的墨子不會去創作琴曲,《所染》篇是後人偽作,可以不讀;此曲也有人認為是後人為反諷,假託墨子所作。但《五知齋琴譜》、《琴學初津》、《枯木禪琴譜》等琴譜的編者,都認為此曲是墨子的作品。

  道家提倡虛無主義,認為“大音希聲”,在他們眼裏,音樂以及其他任何能牽制靈魂的東西都應該捨棄。

  不管如何,此時的古琴已經成為社會文化的表現方式和文人思想的載體,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秦統一天下後,在宮廷中設有專門的音樂機構“樂府”,成陽王宮中齊集了天下的音樂。但是秦朝的早亡使得它在音樂上的成就寥寥。

  漢朝沿襲了秦時的“樂府”機構,它的主要功能是為漢時的宮廷活動集制音樂,漢樂府廣泛收集各地音樂,包括少數民族和外域音樂,對於音樂的豐富和傳播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古琴在漢代也發展、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可以從很多辭賦中反映出來。

  劉向《雅琴賦》:
  觀聽之所至,乃知其美也。潛坐蓬廬之中,巖石之下。遊予心以廣觀,且德樂之情悟。末世鎖才兮智孔寡。窮音智至入於神。彈少宮至際天,援中徽以及泉。葳蕤心而自想兮,伏雅操之循則。

  此賦雖不完整,但很好地反映出漢代琴的形制及琴的演奏,“少宮”、“中徽”點出了當時的琴為七絃,彈奏者坐在位於山巖下的蓬廬中,將一腔心事都訴諸於“情情”的琴聲中,在此時,琴已經是自我傾訴的橋樑了。

  《淮南子·原道訓》:
  今夫盲者,目不能別晝夜、分百黑,然而搏琴撫弦,參彈復徽,攫援操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這裏不僅説明了當時演奏水平的高超,更提示了“徽”的出現。

  《正字通》日:“琴節日徽,徽十三,象十二月,某一象閏,用螺蚌為之近代用金玉、水晶為之。”

  《中國音樂詞典》對琴徽的註解是:琴徽,琴絃音位標誌。又稱徽或暉。在琴面嵌有十三個圓形標誌,以金、玉或貝等製成。其位置根據弦長的整數比,即發出泛音的地方,從琴頭開始,依次為第一徽、第二徽……直至琴尾的第十三徽。關於琴徽出現的時間,一説據《淮南子》“參彈復徽”之句,認為當在西漢之前;一説嵇康《琴賦》中有“徽以鐘山之玉”,認為比較確切的下限當在漢魏之際。琴徽是琴曲演奏藝術高度發展的產物。有了琴徽不僅便於奏出泛音,同時也便於根據徽位及其間的“徽分”(相鄰兩徽問均分為十等分,稱徽分),在琴譜中寫出音位的高低變化。此外,琴徽還體現純律的運用。

  漢代是古琴史上最有決定性的時代,琴在漢末大致定型為後世通用的形制。琴徽的出現和絃數定為七條,標誌着這一樂器的定型。

  《查阜西琴學文萃》有云:
  琴的構造從漢代未年就定型了。在此以前琴的外形要寬一些,是長方形,更早些時弦數不一定是七條,也可能沒有“徽”,後來逐漸形成前廣後狹而底平的七絃琴。從漢末起,一般的琴是用一塊三尺六寸長,六寸寬,兩寸厚的桐板,按一定規格刨成弧面,剜成一些“槽腹”(造琴的發展主要在槽腹變化發麪),用一片三分厚的梓木板合上,使整體成為共鳴箱;用硬木在頭部鑲上“嶽山”(包括軫池),在尾部鑲上“龍齦”(包括焦尾),在底面插上兩個“雁足”;全面通體上漆,最後嵌上十三個螺鈿製成的“琴徽”,這就是一張傳統的古琴了。在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獨腳七絃琴屬於西漢初期,距今已有1900多年,這説明七絃琴在當時已經極其普遍。

  漢代還出現了一批着名琴學專着和琴曲,如着名琴論專着有桓譚的《新淪》、蔡邕的《琴操》、揚雄的《琴清英》、劉向的《琴説》等。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因琴而相互愛慕結為夫婦,他們兩人的愛情為後人所稱道,《鳳求凰》等琴曲由此而來;而司馬相如為阿嬌所作的《長門賦》,雖然未能改變陳皇后的命運,但流傳千年不衰,根據這首賦,後人創作了着名琴曲《長門怨》。傳説是蔡文姬所作的《胡笳十八拍》也是一首着名琴曲。

  當時的琴曲、琴詞創作是根據文人自己的喜好、經歷隨心所作,相對於先秦,琴與文人結合得更加緊密,不再侷限於樂師的為政治而鼓琴。古琴由此開始慢慢脱離政治,而與文人相結合,隨着這種趨勢,古琴成為文人琴已經相距不遠了。

  漢代有不少名琴。琴客張道作了“鄉泉”,其樣式為二根琴絃,兩腰做成重月形;司馬相如的“綠綺”;蔡邕在聽到桐木在火中焚燒聲音,搶救出來後,用這桐材製成“焦尾”;此外,還有“靈機”、“四峯”、“聚雲”、“蟬翼”、“雲泉”等名琴。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古琴更加向着器樂文化的方向發展。魏晉時很多文人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心中的抱負得不到實現,他們寧願寄情於音樂,而古琴無疑是最理想的樂器。因此,在這個時代流傳下來的古譜中飽含着對豪門政權的不滿,尋求超脱世俗的情感。“竹林七賢”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無論是《廣陵散》還是《酒狂》都是當時苦悶壓抑的有識之士的寄情之作。此後,古琴就成為文人的託情之器,抒寫着代代騷人雅士的心聲。

  小結:古琴從古至今之所以能夠發展的這麼好,是古琴的文化底藴以及大家的喜愛,古琴所藴含的哲理也很多。

標籤: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