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國學 > 其他國學

中國瓷器文化故事:與瓷器有關的故事

陶瓷存在由來已久,中國是陶瓷的故鄉,陶瓷技藝是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歷史長河裏的熠熠生輝的珍寶。陶瓷技藝在中國起源得很早,若是追溯其起源,可追溯至紀元前的4500至前2500年的時代。那麼,你對陶瓷文化了解多少?下面我們就來講講與陶瓷相關的一些內容吧。

中國瓷器文化故事:與瓷器有關的故事


 陶瓷介紹:
  瓷器是中國古代偉大的獨創的發明之一。中國製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制瓷工藝是在製陶工藝的基礎上發明的。瓷器與陶器的燒製過程非常相似。但瓷器與陶器卻有着本質的區別。瓷器的坯料是高嶺土(也稱瓷土)、正長石和石英混和而成的,胎表還要施一層有玻璃質的釉,然後在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燒,成品質地堅硬、吸水率極低、敲擊能發出清脆的金屬聲。陶器的坯料一般是粘土,胎表多不施釉或施有低温釉,焙燒的温度在700度到800度之間,少數陶器可達到1000度。陶器的質地不如瓷器堅硬,吸水性比較強,敲擊時發出的聲音不清脆。

從考古發現的材料看,商周遺址中出土的青瓷器皿有甕、罐、瓶、尊、碗、豆等等。它們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原始青瓷。從此以後,制瓷工藝逐步發展,由青瓷發展到白瓷,再由白瓷發展到彩瓷,唐代青瓷發展到頂峯。唐末詩人陸龜蒙曾用“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峯翠色來”的詩句來形容越窯(今浙江紹興)青瓷動人的色澤。唐宋時期,白瓷也發展到高峯。唐宋文人是用“類銀”、“類雪”、“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罄”等語句來讚美白瓷的。明清時期,彩瓷發展起來。明代的青花瓷、鬥彩和清代的素三彩、五彩、琺琅彩,都飲譽中外。1610年,有一本名為《葡萄牙王國記述》的書,讚美中國瓷器説:“這種瓷瓶是人們所發明的最美麗的東西,看起來要比所有的金、銀或水晶都更加可愛”。

上面我們極為簡略地回顧了中國瓷器的發展史,下面我們講兩個瓷器的故事。

在200多年以前,北歐的瑞典王國有個地位顯赫的貴族,他酷愛中國的彩繪瓷器,因此不惜重金派遣專人萬里迢迢到中國來定做瓷器。他為了顯示自己高貴的地位,嚴格地按照貴族等級的標準預先繪製了成套的圖案,要求中國工匠必須依照他的圖案燒製彩繪瓷器。

他派遣的人乘帆船在海上漂泊了好幾個月才到達中國,不幸的是攜帶的制瓷圖案被海水浸濕了,周圍滲出一圈淡淡的水痕。”

中國工匠接到圖案後,發現了上面的水痕,但由於無法核實這水痕是否是作者的本意,只好忠實原作,把水痕也當作圖案的組成部分燒製在瓷器上。

這位貴族收到成品後,起初有些不高興。他認真地拿成品跟原稿核對,才驚奇地發現瓷器上水痕的成因,情不自禁地讚歎中國製瓷工匠的技藝高超絕倫。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前來觀賞的人絡繹不絕。
這件由於誤會造成的瓷器成了極為絕妙的珍品,如今它已經成為瑞典無價的國寶,也是中瑞兩國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物證。

中國的瓷器馳譽全世界,到處受到人們的喜愛。17、18世紀,在歐洲市場上,中國的瓷器用黃金一樣貴重。那個時候,歐洲人對瓷器的認識簡直可笑。當時有一種薄如蛋殼的“脱胎”瓷器傳入歐洲。這種瓷器既薄又輕,光鑑照人。特別透明。於是有一位法國作家,裝成行家,竟然神乎其神地吹噓説中國瓷器是用蛋殼、貝殼製造的。歐洲的王公貴族為了滿足強烈的佔有慾,發狂地逼迫騙人的煉金術士給他們仿製中國瓷器。在18世紀初,法國人還只能製造含有大量玻璃質的強度很低的軟質瓷器。半個世紀的光景過去了,仿製質地堅硬、素肌玉骨、絢麗多彩的中國瓷器的工作毫無進展。於是,一個叫奧裏的神父,竟然派遣一個叫安特略可的傳教士到中國江西景德鎮去盜竊中國的制瓷技術。

在景德鎮,安特略可裝成傳教的使者,整天出沒在窯場中,到處亂竄,蒐集技術情報。1712年和1722年,他通過兩封長信,把景德鎮制瓷原料高嶺土和瓷石的使用情況及整個工藝過程,都原原本本地告訴給奧裏,並且偷走了高嶺土和瓷石的實樣。這樣,在安特略可到中國20多年之後,法國才製造出真正的瓷器。

標籤: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