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占卜 > 周易命理

學《易經》有什麼好處?

測人和斷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高招,儘管從古到今,所用的方法眾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和易經緊密結合的。海內外很多朋友想跟鄭博士學測人和斷事,鄭博士自然很願意教授。但是,測人和斷事是一門綜合功課,換言之,不僅僅需要你的理論功底,同時也需要你的“臨牀經驗”。而這前提是你對易經的領悟如何,是透徹還是一知半解。

《易經》是我國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羣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如果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一本關於“卜筮”之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天人合一”是一種宇宙思維模式,它是《易經》哲學思想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鄭博士唸了十年哲學書,1992年從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其洋洋20萬字的博士論文也是從“天人合一”這個重要概念出發來論人的非理性行為學説。

學《易經》有什麼好處?

  鄭博士認為,《易經》的最高理想,就是實現“天人合一”的境界。《易經》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經》看來,天地間的萬物均“統”之於天,地與天相輔相成,不可缺一。但地畢竟是“順從天”的,所以,天可以代表整個自然界。儘管人作為天地之所“生”、只是萬物中的一個自然成員,但人畢竟不同於萬物。因為人有“仁義”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這就決定了人在天地萬物之中,負有一種神聖的使命。

  當人們去掉了各種各樣的社會角色,就還原到最基本的人——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系詞》説:“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是我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經》的總體哲學思想,是《易經》內涵的核心所在。那麼,陰陽是什麼?在自然界為天與地,在天象為日和月,在地球為山和水,在人類為男和女。這其實就是“易”了。

即是説,《易經》認為:無論是社會生活,還是自然現象,都存在着對立面,而這個對立面就是“陰陽”。最近,媒體爆出,央視新大樓的建築形狀就是陰陽,朋友們可以從網上找來看看,頗具諷刺意義。

 如果簡單説,一女一男,一陰一陽,便可以組成“易”。易經中的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兑,分別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以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這八個卦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只是8個不同的模式而已,其實每一個卦都有無窮變化的可能;而8個卦之間相互組合,又變出64個更加複雜的模式。概括起來説,這一切因陰陽的相互作用而變,陰陽乃產生萬物萬變的根源。
 
  那麼,易經的精神是什麼呢?朋友們請記住了,很簡單就是:變易、不易、簡易。
   無論陰陽還是八卦,其第一根本精髓所在是“變易”,即變化,也就是奧巴馬就這演講反覆主張的“change、change、change”。不過,鄭博士贊同一種説法:

   世界與人生其實絕不簡單、絕不單純,把人生提煉成維生素C,或者是提煉成氨基酸16,並不準確;因為,人生永遠是豐富的、複雜、變化的,只有複雜的體系才能包容一切,而這種複雜又要簡單。《易經》非常奇怪,它的64卦恰恰和人的64個DNA遺傳因子的排列完全一樣。把複雜的世界“提煉”為八卦或64卦之類,這就是“簡易”,簡化、簡單、抽象,便以“模型化”去運用。

學《易經》有什麼好處? 第2張

   那麼,究竟學《易經》有什麼好處?
《易經》是研究和掌握變化的學問,包含着“變易、不易、簡易”。“變易”是世界萬物的生存形態,“不易”即瞬息萬變的背後有不變的東西,比如人總將衰老、死亡;而“簡易”則是如果在萬變中找到不變的東西,以不變應萬變。比如,通俗地説,人生每天每時每分每秒都在變化着(變易),但總有一天會死(不易),那麼,人生的要義是:人怎麼活得更精彩(簡易)?

  過去學《易》老師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其中條條框框,其實,完全不必,鄭博士認為,死記硬背經文不是好辦法,採用“邊用邊學”的辦法不失為簡單的好辦法。最簡單的用,就是用“拋硬幣”來佔事,只要有一枚硬幣、一本《易經》便可以了。《易經》六十四卦,假如你每次找一個事情來查《易經》,重複的概率大概是一半,讀完64卦則大概查128次。

  這樣,學《易經》還可以像做遊戲一樣加深印象,一枚硬幣每拋六次肯定出現一個卦(從下而上,從左到右),然後查《易經》的書,對照經文,查卦辭,查爻辭,從所查文字中理解所測試的事情的含義或提示。每次你都帶着問題去找,記憶深刻清楚,這樣最難的經典也能用最簡單、有趣的方法很快學會。

此次,鄭博士將招徒帶學生,任何有志將易經學有所用的朋友,都能在諸如“做遊戲”當中學會並領悟其中博大精深的奧祕,屆時,你將不僅僅自己快樂無窮,更重要的是你能通過此來幫助他人,結緣眾人,心胸坦蕩。

不信?呵呵,看看這位朋友如是説:

最早接觸《易經》,是從學了《易經》會秉卦開始的,帶着滿腦子的神祕,到處找書來看,現在,手頭與《易經》有關的書已經有好幾十本了。

看得多了,方才發現,對於《易經》的理解,好像人人一部《紅樓夢》,是怎麼説、怎麼解都行得通的。而且,千百年來爭論的焦點都在這怎麼説、怎麼理解都行得通上。《易經》的特性,簡而言之,就是兩個字:“模糊”。應對一切事物都採取模糊的態度、模糊的答案、模糊的方法,讓人怎麼想、怎麼做,都是有道理的。好似萬金油,什麼地方都可以抹;恰似迷魂湯,灑在哪裏都管用。

無論怎麼説、怎麼問,就是不給一個標準的答案,準確的説法,讓你去想,讓你去猜,心中充滿了期待。世間事就是如此,知道了謎底,知道了結果,就沒有好奇心了。沒有好奇心了,就沒動力了。這大概就是《易經》的魅力吧,每一卦都是不確定的,又確定的。

幸好,讀了《易經》之後,我的專注點不在秉卦、解卦上,而在取其中一二點為我所用上,就沒有被其中的奧祕迷住。截今為止,《易經》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那六個字:“簡易、不易、變易”,兩句話:鳴謙貞吉中心得,勞謙君子萬民服。

人生的過程,就是戰勝艱難困苦而不倒的過程,就是歷經曲曲折折而不後退的過程。這就像《易經》裏面哪些卦象,永遠都是變動不居的,充滿禍福相依的。大凡幼年時節到少年時,所知甚少,便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得簡單;步入盛年,涉世漸深,考慮任何事情都漸趨複雜;中年,是考慮任何事情都很複雜的時節。上有老,下有小,肩負着方方面面的責任,想簡單都簡單不成;到了老年,所經所歷已經累積如山,浩如煙海,一切又復歸簡單起來。

簡單——複雜——簡單,而人生並不是按照這個程序生產出來的,障礙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亦不知什麼時候遇到。一切準備只是準備,沒有準備好,也有可能起動了;準備好了,可能一輩子都派不上用場。而且,全都是如此這般,起起伏伏的沒有一個定數。昨日有錢之人,一大早起來,遇到個什麼事兒,也許從此就變成窮光蛋了。幾分鐘前還是倒黴蛋的,這一刻突然時來運轉,紅透頂了。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人間萬象,敲定不了的。

於是,得出一個結論,錢存在哪裏最保險呢?存在腦殼裏最保險。本事在身,是誰也偷不走,動不了的。就像一個國家,實力不在有多少儲備,而在有多少的生產能力上。儲備是用一點就少一點,生產能力是越生產就越旺盛。有錢的人終究是用一分少一分,有能力人總是掙一分多一分。

檢閲人生,發現很多人都是驕傲死的。隨便點擊,都會發現:任何一個有些成就,而又缺乏憂患意識的人,沒有幾個是清醒的。同時,驕傲的表現形式極為豐富,諸如:樂極生悲的一類,安於現狀的一類,滿足得不知道自己究竟姓啥的一類,虛張聲勢的一類,張虎皮做大旗的一類,外強中乾的一類,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一類,只聞得好見不得差的一類,只想得到不願意付出的一類,都有驕傲的成分在裏面。

知道了驕傲的不是,便常以“不忘本,要勤奮”自勵,就有一些收穫了。黑白分明而又相互交融的雙魚圖,包涵了多少人生智慧、人生力量在裏面?這怎能一個無窮大了得,又怎能幾句話、一本書解釋得了!

關於易經,關於測人和斷事,關於人生和幸福,鄭博士和眾多想學習易經的朋友們一樣,期待有更多豐富多彩的內容展現在我們面前:

牽手易經,牽手未來,牽手幸福,牽手緣分,鄭博士等待這些牽手的朋友——

標籤: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