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風土人情

崖葬洞之崖葬的歷史和分佈介紹

生活就是一場受苦,要經歷的很多,受傷的時候總會有,我們在受傷中才會成長,因為這樣,我們會説做人難。生當為人,要經歷生老病死,死亡是我們的最終走向,誰也躲不開。那麼大家對喪葬習俗瞭解多少呢,下面一起看看崖葬的歷史和分佈介紹。

崖葬洞之崖葬的歷史和分佈介紹

崖葬
崖葬:人在崖下可見棺木,故名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遺體的一種葬俗,也是風葬即露天葬的一種。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的一種古老的葬法,包括懸棺葬和崖洞葬。人們將棺材放在鑿出的山崖平台上,或在峭壁上鑿孔再打入木楔,木楔上放置棺材,或將棺材放入天然巖洞之中,巖壁上雕刻各種圖案,銘文等等。因工程艱險,耗資大,在古代主要在貴族中盛行。

崖葬歷史
崖葬習俗早在中國古代濮、越、巴、僚、漢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臨海水土誌》對崖葬已有記載。我國目前已發現有殷商、戰國、兩漢、南北朝、唐、宋、元時期的懸棺。以四川地區為多,蜀地人以為死人的靈魂昇天可為仙,入地則成鬼,故以崖葬為高尚。

北方人和漢人有少數地區使用崖葬。比如,漢代中山靖王與山東曲阜魯王的墓葬方式就是崖葬,眾多的崖穴是由人工開鑿而成,規模宏大,儼然地下宮殿。

崖葬分佈
中國的崖葬主要分佈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區,貴州,廣西山區、西江流域,湖南、貴州和四川接壤處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東南的長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雲南的烏蒙山區北麓至金沙江邊,台灣各島嶼。據碳14測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3840±90年,約當於春秋、戰國時期。

及至近代,部分壯族、布依族、苗族、瑤族、仡佬族,以及現在貴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灣蘭嶼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葬具
葬具有多種:葬屍多用木棺、石棺、陶棺和布袋;葬骨或骨灰多用小匣、小函和陶甕。一些崖葬處還伴有崖畫、享堂或木偶。崖葬的葬所,有的僅置一、二葬具,有的置有數十葬具。同一處的若干葬具有的是同族或合寨擇期舉行儀式後同時葬入的,有的則是陸續葬入的,待葬滿一穴後再另擇它處。

越南、泰國、印度和緬甸交界處,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的琉球羣島及美拉尼西亞羣島和波利尼西亞羣島一些地方,也有崖葬習俗。

總結:看完小編整理的文章,有的朋友會覺得害怕吧。對於死亡,每一個人都有着恐懼,因為那是未知的東西,不知道自己將會到達什麼地方。

標籤:崖葬 分佈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