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建築民居

草原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草原文化有着鮮明的地區特點、民族特點,以及具有時代性的特點。隨着時代在不斷進步,草原文化所體現出的文化特點,可謂豐富多彩,獨有風姿。我想朋友們如果看到一片這麼大的草原,一定會愛上他們的。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草原的風光吧!


  1、奮發進取、自強不息是草原文化昂揚激越的主旋律。
  蒙古草原地處亞洲北部腹心地帶,氣候乾旱,春季多風,冬季漫長、嚴寒,氣候條件要比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嚴峻得多。在這種自然環境中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草原民族,形成了刻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性格特徵和文化傳統。在草原民族歷史演替的過程中,往往形成弱小的、落後的民族歷經艱難、發展壯大、追趕先進文明的進程。

草原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例如,拓跋鮮卑原來居住於大鮮卑山,即呼倫貝爾的大興安嶺地區,現今鄂倫春自治旗的嗄仙洞即為著名的“鮮卑石室”,即拓跋鮮卑的祖廟所在之地。到推寅擔任首領時,決議走出山林,向南遷徙。歷經艱難險阻,先遷居於大澤即呼倫湖地區。呼倫貝爾草原水草豐美,較之大興安嶺的自然環境顯然改善了許多。於是部眾繁衍,牲畜蕃息。為了爭取更為廣闊、優越的發展空間,到鄰擔任首領時,決議再次南遷,因鄰年邁體衰,傳位於其子詰訜,率部眾啟行。史稱,拓跋鮮卑的南遷歷經九難八阻,經數代人不懈追求,遷徙到陰山河套一帶。到力微擔任首領時,諸部來歸,實力大增,東進土默川,建立代國,定都盛樂。此後拓跋珪於公元386年建立北魏,成為塞北的強大政權。後來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洛陽,統一中國北方,為中華民族的第二次大統一奠定了基礎。

再如,原為東胡苗裔的蒙古族,祖先也是居住在大興安嶺、呼倫貝爾草原地區,後遷徙到鄂嫩河上游、肯特山一帶。成吉思汗崛起之時,蒙古民族積貧積弱,世代受到金朝的壓迫欺凌,也受到周邊強大草原部落的侵凌。成吉思汗審時度勢,內聚人心,外擊強敵,不斷吸取先進民族(即使是敵人)的優秀文化,使蒙古民族迅速地壯大強盛起來。40餘年時間使弱小、貧困、落後的蒙古族成為縱橫歐亞大陸、屢敗強敵的強大力量,並且為中華民族的第三次歷史性統一拉開了帷幕,為東西方的文化交流掃除了障礙。

值得重視的是,草原文化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包容性。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權,大都兼收幷蓄,體現出多元化的文化發展特點,這與中原文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排他性文化大不相同。有元一代的統治階層中,不僅有蒙古人,也有來自西域、中亞乃至歐洲的色目人,來自雪域高原的藏族人,原為氈帳出身的曾為對手的契丹族、女真族人,中原的漢族人等。在宗教方面也是傳統的薩滿教、佛教(包括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道教和平共處。草原民族的崛起、強大,往往是在中原王朝腐朽、衰落的同時形成的。當中原文化在日薄西山、物慾橫流、道義淪喪的末世氛圍中沉淪、掙扎之際,新興的草原文化則挾大漠雄風,以凌厲磅礴的氣勢,摧枯拉朽,激發中原文化中的奮鬥昂揚的正氣,從而開一代風氣之新。

2、質樸天然、本性純真是草原文化的特點。
  草原文化天然去雕飾,沒有中原文化的繁文縟節、粉飾雕琢、清規戒律的禮法約束,因而能夠更真實貼切地反映人們的本質特性。其歌,或昂揚激越,或豪邁粗獷,或熱烈奔放,或如泣如訴,情感流淌,自然質樸;其舞,或盤旋騰越,或舒展輕柔,或矯健剛勁,或婀娜多姿,抒情達意,美在天成。由於自然的、社會的、歷史的原因,古代的草原民族大都沒有自己的文字,因此留傳下來的文字記載大都是依靠中原文化的轉述,實屬鳳毛鱗角,而且其間誤傳的也不少。即使如此,從碩果僅存的若干詩歌中,也可領略草原文化的獨特風采。

例如,漢武帝北伐匈奴,迫使匈奴退回漠北,當時匈奴人作歌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悲愴悽切之情,溢於言表。再如,北魏初期敕勒人畜牧於大青山、黑河、黃河之間,史稱敕勒川(今土默川地區),安居樂業,人口大增,牛羊遍野,呈一時之盛。敕勒人性格豪放,擅長歌舞。公元五世紀中期,“五部高車(敕勒)合聚祭天,眾至數萬,遊繞歌吟忻忻,其俗稱自前世以來無盛於此”。敕勒人縱情歌唱道:“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詩大氣雄渾,粗獷勁健,以凝鍊樸素的語言,質樸真切的情感,描繪了敕勒川一帶的蒼莽遼闊的草原,水草豐美,牛羊遍佈,是千古傳唱的我國古代草原詩篇的代表作,對初唐、盛唐昂揚豪邁的詩風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不僅在中華大地膾炙人口,也流傳國外,甚至編入日本國的中國小語文教材。

而中原文化每到王朝後期,驕奢淫逸、奢靡頹廢之風大盛,例如:“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商女不知亡國恨,隔岸猶唱後庭花。”至於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溢美荒唐的文字,汗牛充棟,鋪天蓋地,不僅浪費筆墨,而且只能產生荼毒心靈的危害。

3、草原文化具有豐富廣博的內涵。
  關於草原文化的內涵,存在一種浮淺的、片面的看法,似乎只是喝酒吃肉、唱歌跳舞、騎馬摔跤,這是很有害的。固然,草原文化包含飲食、宴樂、衣、食、住、行等,而且對中華文化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例如,漢字中的“鮮”字為“魚”與“羊”的組合,“美”字乃是“羊大”為“美”;趙武靈王以短衣窄袖的“胡服”取代寬袍大袖的漢裝,以輕騎捷利、硬弓長槍的“騎射”取代滯重僵化的兵車,對中華文化均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但是,草原文化的內涵要寬廣得多、深厚得多。林胡、樓煩的“胡服騎射”,曾為華夏師表;東胡、匈奴都曾創造過燦爛的文明;從嗄仙洞中走出來的拓跋鮮卑,雅好鑿巖開窟,禮佛弘法,大同雲崗、洛陽龍門、敦煌莫高窟等,均肇興於北魏,使石窟文化藝術成為中華文明的—朵奇葩;契丹、突厥等草原民族,都曾叱吒風雲,在中華歷史上濃墨重彩地留下了自己威武雄壯的活動軌跡。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面對烽煙四起、戰亂不已、無法無天、惟以暴力是求的草原社會,成吉思汗從登汗位之日起,即頒行《大札撒》,約束部眾,引導蒙古民族從野蠻社會跨入法制社會。這是使一個弱小民族迅速成為強大民族的先決條件。在世界法制史上,作為草原民族法典代表作的《大札撒》是一座里程碑,它與中原農耕民族的法典代表作《大秦律》、歐洲的《羅馬十二銅表法》、古代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一樣,都代表了人類法制建設劃時代的歷史跨越。

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民族沒有文字,處於矇昧狀態。成吉思汗取得征伐乃蠻部的勝利之後,即命俘獲的原乃蠻部掌印官、維吾爾人塔塔統阿依照回鶻文字母與蒙佔語的發音,創制了蒙古文字——回鶻蒙文。從此,軍國大事皆可書於“白紙青冊”。成吉思汗並命令子侄與貴戚、重臣子弟學習文字,成為蒙古民族第一代有文化的人。其後蒙文雖然歷經演變,但是現在的蒙文仍然是以回鶻蒙文為本,甚至後金創制滿文,也是以回鶻蒙文為參照的。成吉思汗使蒙古民族從沒有文字的矇昧時代跨入有文字的文明時代,為橫跨歐亞兩大洲的蒙古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成吉思汗一生雖無著述,但是他的言論經輯錄為《成吉思汗箴言》,這是薈萃草原文化精華的智慧結晶,與孔子的《論語》同為閃爍着哲人智慧光芒的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其間包含着政治、軍事、經濟、道德、倫理等十分豐富的內容。正是因為以法制、文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做為基礎,成吉思汗才能使分散的、一盤散沙的草原民族團結起來,結為一體,在共同的法制約束、道德理念下形成強有力的凝聚力、向心力,從而迅速強大起來,連克強敵,成就一世偉業。國際上將成吉思汗評為10名人類的“千年偉人”的第一名,其道理恰在於此。

標籤: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