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建築民居

元宵節小報簡單又漂亮 元宵由來

導語:農曆的正月十五就是我們的元宵節,是我們過年的最後一個傳統節日,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富有詩意的一個傳統節日了,在這一天裏每家每户都會張燈結綵,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元宵節的由來和風俗。

元宵節小報簡單又漂亮 元宵由來

古人將“元”解釋為“第一”、“夜”稱為“宵”,農曆正月十五之夜為新年首個月圓之夜,故稱元宵節。此時,大地回春,民間老百姓張燈結綵,觀燈遊賞,因此元宵節又叫“燈節”、“燈夕”。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很多學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們來看與之有關的四個傳説。

古人認為“太乙”天神掌管着世間人類的命運,他手下有九條龍,掌控着人間何時遭遇饑荒瘟疫之禍,何時受旱災水澇之苦。自秦始皇始,皇帝每年都舉行盛大的儀式,祈求太乙神賜予國家風調雨順,以及他與臣民們健康長壽。到了漢武帝時代,朝廷尤其重視元宵燈會,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將元宵欽定為最重要的佳節之一,慶祝儀式通宵進行。因此,元宵節就是拜“太乙”神的日子。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己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第二個傳説,專管人間祥運的道教之神“天官”,其生日恰好為農曆正月十五。據傳他愛好熱鬧,因此其信徒們就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活動,祈求吉祥安康。“元宵節”稱之為“上元節”的,就是從道家從發。根據道教的“三元”,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是道教的三個節日。

第三個傳説,漢惠帝劉盈去世後,呂后垂簾。一批開國老臣如周勃、陳平等,一心保漢,合力清除諸呂勢力,在公元前179年,擁戴劉恆,這就是漢文帝。文帝廣開言路,施仁政,勵精圖治,漢帝國逐漸強大起來。而清除諸呂勢力的日了恰好為正月十五日,因此每到這天晚上,文帝就下詔張燈結綵,與民同樂,以示記念。又因正月為元月,“宵”指的是“夜”,文帝乾脆將正月十五日欽定為元宵節。

第四個傳説,東漢明帝時,佛教首次進入中國,不過並沒有對中國人產生很大影響。一天,明帝夢見皇宮裏出現個金人,正當他準備問清“金人”來自何方時,卻突然發現“金人”升入天空,最後消失在西方。第二天,明帝派遣一位學士前往印度取經,經過艱辛萬苦,學士最終帶回了經卷。明帝隨即下令建造一所寺廟供佛雕安身、收藏經書。佛教徒們相信佛能驅走黑暗,因此明帝下詔讓民間每家每户都張燈結綵,即“燈節”的緣由。後來,這個習俗傳承了下來,燈盞由最初簡樸,再到華貴,樣式也變得多起來,且慶賀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實際上,我國一直以來都有農曆正月十五日張燈的習俗,如在戰國時期楚國地區就早已存在。

至唐代,賞燈活動更加多彩,皇宮、街道上到處掛燈,還建有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至此,“元宵節”張燈一般為一日,少數時期也有三日的。據五代時期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百枝燈樹》載:韓夫人(楊貴妃的二姐)做“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彩奪目也。”

而到了宋代,元宵節才真正成為一個重要節日。從北宋時期就開始有三元張燈,太宗淳化元年(990)六月,免去中、下元,只保留上元張燈習俗,並沿襲了三日張燈的習俗,此後又延長至五日張燈,最終形成一種制度。

元宵節小報簡單又漂亮 元宵由來 第2張

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宵》載: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前自歲前冬至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遊人已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里,擊丸蹴踘,踏索上竿。趙野人,倒吃冷淘。張九哥,吞鐵劍。李外寧,藥法傀儡。小健兒,吐五色水、旋燒泥丸子。大特落,灰藥。榾柮兒,雜劇。温大頭、小曹,稽琴……更有猴呈百戲,魚跳刀門,使喚蜂蝶,追呼螻蟻。其餘賣藥,賣卦、沙書地謎,奇巧百端,日新耳目。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辭出門,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面北悉以彩結,山呇上皆畫神仙故事。或坊市賣藥賣卦之人,橫列三門,各有彩結金書大牌,中曰“都門道”,左右曰“左右禁衞之門”,上有大牌曰“宣和與民同樂”。彩山左右,以彩結文殊、普賢,跨獅子、白象,各於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搖動。用轆轤絞水上燈山尖高處,用木櫃貯之,逐時放下,如瀑布狀。又於左右門上,各以草把縛成戲龍之狀,用青幕遮籠,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自燈山至宣德門樓橫大街,約百餘丈,用棘刺圍繞,謂之“棘盆”,內設兩長竿,高數十丈,以繒彩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風動宛若飛仙。內設樂棚,差衙前樂人作樂雜戲,並左右軍百戲,在其中駕坐一時呈拽。宣德樓上,皆垂黃緣,簾中一位,乃御座。用黃羅設一綵棚,御龍直執黃蓋掌扇,列於簾外。兩朵樓各掛燈球一枚,約方圓丈餘,內燃椽燭,簾內亦作樂。宮嬪嬉笑之聲,下聞於外。樓下用枋木壘成露台一所,彩結欄檻,兩邊皆禁衞排立,錦袍,襆頭簪賜花,執骨朵子,面此樂棚。教坊鈞容直、露台弟子,更互雜劇。近門亦有內等子班直排立。萬姓皆在露台下觀看,樂人時引萬姓山呼。

可見,北宋時期,東京的元宵節十分隆重。

不僅有“金碧相射,錦繡交輝”的燈山與“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風動宛若飛仙”的棘盆等各色景觀,還有很多遊戲、娛樂活動,“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里”。

又南宋時期,據吳自牧《夢粱錄》載:

今杭城(杭州)元宵之際,州府設上元醮,諸獄修淨獄道場,官放公私僦屋錢三日,以寬民力。舞隊自去歲冬至日,便呈行放。遇夜,官府支散錢酒犒之。元夕之時,自十四為始,對支所犒錢酒。十五夜,帥臣出街彈壓,遇舞隊照例特犒。街坊買賣之人,並行支錢散給。此歲歲州府科額支行,庶幾體朝廷與民同樂之意……更兼家家燈火,處處管絃,如清河坊蔣檢閲家,奇茶異湯,隨索隨應,點月色大泡燈,光輝滿屋,過者莫不駐足而觀……公子王孫,五陵年少,更以紗籠喝道,將帶佳人美女,遍地遊賞。人都道玉漏頻催,金雞屢唱,興猶未已。甚至飲酒醺醺,倩人扶着,墮翠遺簪,難以枚舉。至十六夜收燈,舞隊方散。

可知,南宋都城杭州元宵節的熱鬧程度不亞於北宋都城東京。

周密《武林舊事》也載了杭州城的各種花燈,如“蘇燈”“無骨燈”,尤其提到朝廷的獎勵措施,“天府每夕差官點視,各給酒錢燈燭,多寡有差。且使之南至升暘宮支酒燭,北至春風樓支錢。終夕天街鼓吹不絕。都民士女,羅綺如雲,蓋無夕不然也”。

而丁錫根《宋元平話集》更載有,宋徽宗時對元宵燈會非常重視,“從臘月七年級日,直點燈到宣和六年正月十五日夜。為甚從臘月放燈?蓋恐正月十五日陰雨,有妨行樂,故謂之預賞元宵。”

明代更是從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元宵節除了張燈,我們再來看看另外的一些習俗吧。

吃元宵。元宵是一種帶餡兒的甜食,是由糯米粉加上甜的餡料製成。元宵節就是因此食品得名。元宵的烹製方法十分簡單,將元宵倒入裝滿沸水的鍋中煮幾分鐘即可。清朝時期,符曾的《上元竹枝詞》寫出當時的元宵的餡、米:“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説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李調元的《元宵》詞則描繪了南方元宵節的場景:“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

猜燈謎。此活動起源於宋朝。燈籠的所有者將謎面寫在一張紙條上,然後將紙條展示在燈籠上。假如賞燈者猜出謎語,就將紙條取出,然後找燈籠所有者確認答案。猜對的話,他們就可以領取一份小禮品。由於這種活動十分富有情趣與智慧,很快在民間流傳開來。

放煙火。元宵節的白天會有舞龍舞獅、劃旱船、扭秧歌、踩高蹺。而夜裏除了燈會,就數焰火最好看了。當新年首個圓月升上夜空時,人們都會因燃放的煙火和空中的明月而興奮不已。

中國情人節。古代由於封建禮教束縛,男女之間平日裏難以謀面。於是,這些少男少女們好不容易盼來個可以自由活動的機會。少女們急切切更衣梳粧,藉着觀燈會情郎。宋代歐陽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讀來不免讓人心生悵惘。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描繪有此情此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外還有辦社火、走百病、耍獅子、舞龍燈、迎紫姑等。

實際上,所謂“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民俗就是一個“鬧”字。“‘鬧’元宵之‘鬧’就生動地映射出元宵節俗活躍的文化精神,元宵的鑼鼓、元宵的燈火、元宵的遊人編織着元夕的良宵美景,構成了中國傳統節俗的獨特景觀。(蕭放《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

元宵節小報簡單又漂亮 元宵由來 第3張

小結:事實上元宵節是我們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因為我們古代的女子是不能隨意外出的,只有在元宵節才能出來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