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幸運網

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間工藝

團圓節的變化 我國文化形態的變遷

團圓節是我國中秋節別稱,象徵着團圓的寓意。每當節日到來時,在外的人都會打電話問候一下家裏,噓寒問暖。在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往至今人們把月亮視作是團圓,以此來寄託心中思念家鄉的感情。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秋節的相關知識吧!

團圓節的變化 我國文化形態的變遷

中國節日大都與月亮的運動有關,其設定以月的弦、望、晦、朔為基準。在春節、端午、中秋三大傳統節日中,中秋節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淵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禮俗。殷人將日月稱東母與西母,周代依據日月的時間屬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禮,“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門外祭月。春秋戰國時,日月神被稱為東皇公、西王母。沂南漢畫像石中東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狀物(崑崙山)上,西王母兩旁跪有搗藥的玉兔,由此可知,晉代郭璞《<山海經>圖贊》中“崑崙月精”的説法言之有據,而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變而來。秦漢時期日月祭祀仍為皇家禮制,此後直至明清,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

團圓節的變化 我國文化形態的變遷 第2張

上古時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後,民間缺少了祭月的消息,這可能與古代社會的神權控制有關,像日月這樣的代表陰陽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與之溝通,一般百姓無緣祭享。隋唐以後,隨着天文知識的豐富與文化觀念的進步,人們對月亮有了較理性的認識,月亮的神聖色彩明顯消退。這時皇家也逐漸失去了對月神祭祀的獨佔權。對一般平民來説,月亮不再是那樣“高不可及”。唐人精神浪漫,親近自然,文人中秋賞月已成為雅趣,成為時尚,吟詠中秋明月的華章麗句尋常可見,如許渾《鶴林寺中秋夜玩月》雲:“中秋雲盡出滄海,半夜露寒當碧天。輪彩漸移金殿外,鏡光猶掛玉樓前。”

在宋代,中秋節已成為民俗節日。文人沿襲賞月古風,但其情趣大異於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輝聯想到河山的壯美,友朋千里,邀賞明月,詩酒風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發了感物懷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陰晴圓缺,喻人生變化無常,蘇軾《中秋月》“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就寄託着這種浩歎。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難掩宋人的感傷。不過對於宋人來説,中秋還有另一種形態,即世俗的歡愉。北宋東京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東京夢華錄》)。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熱鬧,在銀蟾光滿之時,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樓,臨軒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夢樑錄》);市井貧民“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

團圓節的變化 我國文化形態的變遷 第3張

團圓是中秋節俗的中心意義。宋人的團圓意識已與中秋節令發生關聯,宋代城市居民闔家共賞圓月,就體現了這一倫理因素。明清時期,由於理學的浸染,民間社會鄉族觀念增強,人們對家庭更為依戀,中秋節正是加強親族聯繫的良機。“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連,取團圓之義”(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月餅在宋代已經出現,但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大概始於明朝,小小的月餅在民間生活中作為團圓的象徵與聯繫親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饋送。現而今,中秋之夜,無論有月無月,吃月餅是必需的。即便有月,無心賞月,一家人圍着電視看晚會,也是再常見不過情景了。

節日文化是我們生活中的亮點,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文化的聚集,中秋節文化的變更展現了我國民眾心態的變化史,不變的永遠是心中思念家鄉的情感。